谢林燕 李锦龙 张耀月
摘要:目的:对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接收中成药不良反應预防干预,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中成药不良反应预防干预措施。对100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对参照组患者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情况、患者对于各类药品的耐受情况、未遵从医嘱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00例参照组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50.0%,其中,未成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为(4/50)8.0%,40岁~59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6/50)52.0%。在各类中成药中,对患者应用中成药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0/50)60.0%。在参照组5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30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医嘱,占(30/50)60.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00)7.0%,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100)50.0%。实验组患者对于用药干预的满意度为(94/100)94.0%,高于参照组患者用药干预满意度(76/100)76.0%。结论:在对患者应用中成药时,应当对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据此采用针对性用药干预服务,提升中成药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满意度
在中成药制作中,原材料为各类中草药,通过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即可制备形成各类中成药制品。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不同患者病症差异较大,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药物配比控制难度大,如果用药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接收中成药不良反应预防干预。参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患者年龄在16岁至78岁之间,平均(33.5±4.3)岁。实验组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在19岁至73岁之间,平均(32.5±5.6)岁。
1.2方法
对100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指导,为患者介绍中成药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中成药不良反应预防干预措施:(1)加强用药观察,制定和实施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并且因果关系复杂,对此,在中成药不良反应管理中,应当制定并实施逐级、定期报告制度。(2)加强剂型和剂量管理。对患者体质、病情进行分析,并确定中成药各类剂型的特征,为患者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制剂。如果剂量明确,则避免剂量过量;如果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则尽量避免对患者应用注射给药方式;如果可对患者应用肌内注射给药方式,则尽量避免对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药物或者滴注药物[1]。(3)加强特殊人群给药量控制。对各类中成药的说明书进行分析,了解推荐剂量,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年龄、体重等基础信息进行分析,合理确定给药量。(4)中西药联合用药管理。如果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不仅会影响药效,同时还会造成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对此,要求保证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充分发挥各类药品的应用优势[2]。
1.3观察指标
对参照组患者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情况、患者对于各类药品的耐受情况、未遵从医嘱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时,采用本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如果评分在90分~100分之间,则为满意,如果评分在70分~90分之间,则为基本满意,如果评分在70分以内,则为不满意。
2结果
2.1参照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情况
在100例参照组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50.0%,其中,未成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为(4/50)8.0%,40岁~59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6/50)52.0%。如表1所示。
2.2参照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药品品种不耐受情况
在各类中成药中,对患者应用中成药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0/50)60.0%。如表2所示。
2.3参照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未遵从医嘱情况
在参照组5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30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医嘱,占(30/50)60.0%。如表3所示。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00)7.0%,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100)50.0%。如表4所示。
2.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于用药干预的满意度为(94/100)94.0%,高于参照组患者用药干预满意度(76/100)76.0%。如表5所示。
3讨论
中成药携带方式便捷,治疗效果显著,逐渐受到很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但是,在对患者应用中成药时,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产生不适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甚至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根据本次研究发现,对于由于中成药应用不当所诱发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对于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类型。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多,或者身患多种疾病,则需应用多种中成药进行治疗,如果服药过量,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各类中成药的品种差异比较大,同时患者耐受情况也有所不同,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另外,部分患者没有严格医嘱合理用药以及规范饮食,可出现不良反应[3]。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应用中成药时,应当对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据此采用针对性用药干预服务,提升中成药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蔡坤.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011(017):89-90.
[2]李发平,王亚南.8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心理医生,2018,024(035):58.
[3]周建华.41例住院病人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