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感的临界点

2021-01-12 03:22刘胜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7期
关键词:悲苦诗云愁绪

刘胜光

抒情是詩歌最本质,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古人常有感于自然万物,进而悲及自身,愁于自我。因此,在古诗词中,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怀才不遇、思乡怀远、悲欢离合之作比比皆是。

我们就以悲谈愁,先从诗词中作者情感抒发的角度,去挖掘品味,探究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般来说,古时诗人的情感表达往往都遵循一个特点——贵隐忌显,这也给我们的诗词赏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诗歌情感理解也成了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自古多有人谈悲秋,却极少会有人说愁秋。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秋的景象给人的那种萧瑟和凄凉之感吧。悲属景,愁为情。悲所针对的是因愁而生的景;愁所展示的是因悲而生的情。中国文人尤喜写愁,也善写愁。可能是那种无限悲凉之下的愁思,更易表现作者的处境,也或许是积攒过多的忧虑与苦闷无处诉说,而最终凝聚成愁。但不管是哪种情思,都肯定是作者无处述说的一种临界点。当这种情感再也压制不住时,文人们便纷纷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去解愁。

宋代石孝友有诗云:“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辛弃疾有诗云:“欲上高楼去避愁”,却怎奈“愁还随我上高楼”。更多的文人则选择了以酒浇愁。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也拟泛轻舟”,怎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范仲淹更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的极境更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和那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连绵不绝。纵使“举杯消愁”,也只能是“愁更愁”。

当愁伴随着其他景物一同出现时,作者的情感也将达到一个临界点。那种“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处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环境,“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情境,最终使文人们“愁绪满怀无释处”(《葬花吟》)。当这种愁绪再次凝聚,那便是一个人的崩溃点。这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处宣泄的愁,才是最让人痛苦,对人的身心更具破坏性的一种情感。

南唐后主李煜一声浓重的叹息,却解决不了心中的那份悔恨,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道尽了自己经历的沧桑。沦为阶下囚的悲苦,让李煜悔恨不已,眼前的春花秋月也只是意味着自己屈辱生活的延续。他对人生已经绝望,对如此美景也只剩下了无尽的厌倦。多种情感的叠加,让李煜痛苦不堪。最后,他再次想起了那最熟悉的地方,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和许多美好的回忆的地方——“雕栏玉砌”。“只是朱颜改”的现实让他再次想到了物是人非的残酷。历尽风吹雨打的“朱颜”,沦为阶下之囚的一国之君,从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让李煜的悲苦悔恨遽然凝聚,成为他感情的临界点,最终化作“一江春水”的浓厚而又连绵不绝的愁喷薄而出。但这种愁,又有何解?这种愁让他如癫似狂,也就在当晚,李煜在寓所命故伎作乐唱了此词,让他彻底结束了这无休止的绝望。

悲苦悔恨或许还在李煜的情感承受范围之内,但这浓厚的愁,却让他看不到尽头。这种对人身心俱是摧残的情感,成为压死李煜的最后一根稻草。

猜你喜欢
悲苦诗云愁绪
太行山村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影 子
On Edith Wharto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mag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幸福
《IV诗云》
浣花笺上月下柳
给愁绪取个好名字
路遥笔下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