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湘愚 李茂平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经指出,“志愿服务是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1]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推动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目前,我国已建立包括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科技志愿者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志愿服务的“生力军”。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是伴随着青年志愿者扶贫济困服务活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十分贫穷落后。为推动我国建设发展,一大批热血青年,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发挥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奉献祖国和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在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展的建设农村水库、堤坝、梯田等义务劳动热潮中,表现最为积极、主动的就是广大青年,他们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建设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各地又掀起“学雷锋、做好事”热潮,广大青少年积极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当时国家各种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做贡献。1978年10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时期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进一步推动了“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蓬勃开展,各类雷锋小组、青年志愿服务队大量涌现。1987 年,国家教委、团中央颁布《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提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是智力扶贫、科技服务、公益劳动及勤工助学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有效推动并逐步向农村扶贫开发领域延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依托国家实施的大型公益项目积极参与农村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一是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该计划1996年试点、1998年正式实施,每年招募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一定数量的青年志愿者赴贫困农村地区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半的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推广、农技培训等服务,以“接力”的形式推动建立扶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二是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从1997年正式实施以来,每年暑假,各高校的大批志愿服务队伍奔赴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开展政策宣讲、支教支医、科技推广、助残助困等服务活动,成为推动贫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已有30多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奔赴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为期1至2年的扶贫服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三下乡”、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等的积极性高涨,各项扶贫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据统计,2017-2019年,全国有200多万人次参与“三下乡”活动,有5.36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西部计划,有0.66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扶贫接力计划。除此之外,每年还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它各种专项扶贫服务活动。其中,2019年“情系北大荒·建功新时代”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有1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赴黑龙江垦区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农业水平提升、特色产品开发等活动;“新疆学子百村行”专项活动中,有0.3万名大学生志愿者赴新疆各区域基层乡镇开展“红领巾小课堂”“助力‘访惠聚’社会实践”“青春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等服务。这些数量、规模庞大的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已成为贫困群众精神关爱、心理疏导、关系调适、技能培训、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影响。
1.专业性
专业性是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最为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本科院校农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有100多种,在每年开展的“三下乡”、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中,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运用他们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贫困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医疗知识普及等服务活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运用他们所学的农作物生产、农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等经营、管理知识,培训贫困群众开发特色产业和经营管理特色农业的技能;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运用他们所学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对贫困群众开展电商平台建设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家致富的能力;基础医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卫生知识宣传、保健技能培训及康复治疗服务,为农村残疾人、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运用所学文旅知识,帮助贫困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等。大学生志愿者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开展扶贫服务,既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又能培养大学生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团体性
全国各高校均有大量大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经常以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团体形式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或者依托社会公益项目,通过招募和组建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使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表现出明显的团体性和规模性。2016-2019年“三下乡”活动中,国家层面共计招募组建了5500多支服务团队赴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些服务团队主要包括理论普及宣讲团、国情社情观察团、科技支农帮扶团、教育关爱服务团、文化艺术服务团及爱心医疗服务团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团队。其他还有大量专项扶贫志愿服务项目也均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该计划自2013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国已有4000多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聚焦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开展助学支教、公益创新等志愿服务活动。另外还有“推普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青春行”“健康扶贫青春行”等专项实践活动,每个专项均组建了100—200支实践服务队,这些实践团队奔赴贫困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大范围覆盖扶贫对象和扶贫领域,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群众的多样化帮扶需求。
3.灵活性
大学生扶贫志愿者在服务时间、方式、对象、内容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一是服务时间灵活。大学生开展扶贫活动,可以在周末,也可以在寒假或暑假,或者是在劳动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节假日,还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和时间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在时间分配和安排上比较灵活。二是服务方式灵活。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既能以“草根”志愿者个体身份、零散方式参与,也能通过组织社团活动、以团体形式开展,还可以通过参与高校或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等组织的专项活动参与扶贫,扶贫的途径、方式多种多样。三是服务对象灵活。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扶贫服务是非强制性的,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扶贫对象。寒假、暑假时间较长,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选择比较偏远的农村贫困群众开展扶贫;在周末或其它时间较短的节假日,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选择学校周边地区的乡村或社区贫困群众开展帮扶活动。四是服务内容灵活。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有扶贫政策宣讲、贫困状况调研及助学支教、关爱帮扶、资助捐赠、农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健康、慰问演出、法律维权和环保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或群众需求灵活选择。
4.教育性
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一是深化大学生专业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志愿服务,一般都是利用寒暑假、周末或其它节假日进行,这些活动实质就是大学生专业学习、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有益补充,能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化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技能;二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及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知识报国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激发大学生为改变贫困农村地区落后面貌而努力学习、勤奋努力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三是深化社会道德文明教育。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目标,道德价值指向性鲜明,有很强的榜样性、示范性和教育性,能教育和吸引社会公众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传承扶贫济困、团结互助传统美德,弘扬社会道德文明风尚。
“扶贫先扶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扶贫必先扶志”,要取得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扶贫,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扶贫先扶志”成为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大学生参与农村脱贫攻坚的核心行为目标和实践原则。所谓扶志,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增强内生动力,从思想意识上鼓起脱贫致富的勇气,树立靠自己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2018年印发的《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对农村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脱贫攻坚中不能简单给钱给物,而是要增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有劳才有得”“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志愿者在扶贫志愿服务中,积极践行“扶贫先扶志”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扶志”活动。其一,开展思想动员,唤醒贫困群众脱贫斗志。一是通过举办“农民夜校”“脱贫致富讲习所”和公开演讲等途径、方式,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使贫困群众明白“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道理,增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意识,坚定“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信心;二是组织举办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或利用乡村的宣传橱窗、“大喇叭”、微信群、QQ群及远程教育平台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贫困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贫困户,在贫困群众中形成“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其二,进行政策宣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每年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中,都会招募和组建扶贫政策和党的创新理念宣讲团,大学生志愿者走村串户、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以“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方式,向贫困群众解读、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加深对国家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使大家从心底里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其三,组织文体活动,丰富贫困群众精神生活。在广大农村扶贫攻坚“战场”,大学生志愿者们以文艺演出、文体培训等方式,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举办文艺巡演。在每年的“三下乡”等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中,组建的“文化艺术服务团”通过精心编排贫困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巡回演出,丰富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2017-2019年的全国“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依托全国高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招募、组建了300多支“文化艺术服务团”赴贫困山区开展了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巡回演出;二是组织文体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募集和整合资金、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建立业余文艺队、篮球队,帮助村民建立“文化书屋”等,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同时在贫困农村地区宣传体育科普知识,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的健身方法,组织农村的年轻人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友谊赛,或者组织中老年村民开展健身操、广场舞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合作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他同时强调,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3]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中,可以分析得出,“扶智”有两方面内涵:一是通过教育扶贫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使贫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劳动致富本领。在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落后,贫穷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教育公平在贫困地区得不到有效体现和保障,贫困户“一穷穷三代”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贫困地区的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有些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谋生的技能,经济收入不稳定。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将“技能脱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大学生在高校接受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从事脱贫攻坚“扶智”活动的有利条件。其一,开展义务送学支教,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学生志愿者通过送学支教,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活动。一是开展送学支教的途径多种多样。大学生参与扶贫支教主要是通过“三下乡”、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来实施,其它还通过“为中国而教”“春雨工程”“七彩假期”“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班”等教育扶贫项目来实施。二是开展送学支教的数量和规模巨大。在2017-2019年全国高校实施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家层面每年均招募和组建100支“教育关爱服务团”,省级、校级、院系级都会按照要求招募和组建上万数量的大学生志愿者赴农村开展送学支教服务。三是送学支教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近年来,“三下乡”活动、扶贫接力计划等组建的教育关爱服务团、支教服务队,围绕“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情暖童心”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程、“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班”等扶贫项目,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爱心捐赠等方面的教育关爱、帮扶活动。其二,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勤劳致富本领。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智力和专业优势,在贫困群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能够发挥优势特长,助力贫困群众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升。一是对贫困群众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升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中宣部、教育部在近来年组织开展的“互联网+教育”进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招募、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深入贫困地区面向贫困群众开展网络信息化知识普及,在“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全国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组建的服务团队深入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等,帮助贫困群众提高普通话水平。大学生扶贫志愿者还依托高校资源和平台捐赠农业科技图书、建设“农家书屋”,方便贫困地区群众利用农闲时间自觉学习科学文化或农业知识,面向贫困群众尤其是农村青年开办“农民夜校”“脱贫致富讲习所”,对贫困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培训。二是对贫困群众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职业技能。每年“三下乡”、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及高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团自主组织实施的扶贫志愿服务活动,都会选拔一定数量的、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采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田间”相结合方法,开展农业科普讲座、农技培训和推广、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等服务活动。
“扶弱”即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从物质上、精神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扶、资助和慰问,帮助弱势群体走出生存、生活困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本文研究的农村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三类人员:第一类是农村孤残老人,主要包括农村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等;第二类是农村贫困儿童,主要包括农村的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第三类是农村特困人员,主要包括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三类人员在内涵上有交叉)。农村中的这三类人员是农村中相对于其它贫困人口更贫穷、更弱势的群体,是农村的特殊困难群体、特殊弱势群体,他们具有数量多、贫困程度深的特点,脱贫难度更大,这三类人员的如期脱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点内容,是整个脱贫攻坚战取胜的关键,是农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和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福利保障体系、护理补贴制度并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农村特殊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妥善解决特殊困难群体个案性困难。关爱和扶助农村弱势群体是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的重要项目和内容。其一,开展关爱帮扶,为孤残老人和特困人员留住欢乐幸福。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寒暑假的空闲时间,以个体、班级或社团等形式深入农村孤残老人、特困人员家中,为他们开展关爱、帮扶服务,协助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一是通过陪同老人聊天、娱乐,帮助孤残老人打扫卫生、做家务、劳动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爱心陪伴等服务;二是对行动不便、起居困难的孤残老人提供爱心捐赠、日常护理、托养照料、亲情陪伴等服务,为他们奉献爱心,提供慈善帮扶;三是通过向所在高校或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和物资,对孤残老人、特困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并提供副食品、粮油、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对农村特困人员进行关爱;四是积极参与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服务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那些具有勤劳致富愿望和劳动能力的孤残老人掌握实用增收技术或技能,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五是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宣传、普及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健康意识,帮助贫困残疾人开展医疗保健、功能训练等个性化康复服务,推动健身活动逐步融入贫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高贫困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二,开展捐资助学,为贫困儿童提供成才条件。贫困农村地区的一些适龄儿童,由于家庭贫穷而上不起学,只能辍学在家,帮助家里干农活。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虽坚持上学,但学习用品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得不到保证。大学生扶贫志愿者不仅是贫困地区送学支教的重要力量,还是捐资助学的重要力量。一是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资助和关爱,帮助贫困适龄儿童完成学业。大学生扶贫志愿者通过向高校及社会企业倡议和募集资金、物资,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提供助学金和学习、生活用品支持,防止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二是对贫困农村地区学校进行捐资办学,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学生社团通过申请高校支持和社会赞助等方式,在社会募集资金和物资、设备的基础上,向农村学校捐赠募集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等。
激励是一种需求,通过对需求的满足,激发起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创始人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激励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求的满足具有密切的关联,需求层次有高低不同,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4]。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性本质的终极目的。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们会经历欣喜感、完美感及幸福感等巅峰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培养了人们的洞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从而培养一种生活超越观,实现自我超越。另外一种激励需求理论是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该理论将人的核心需要划分为生存、交往和成长等三种需要。其中,人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需求表现为生存需要,比如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人们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需求表现为一种交往需要,比如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等;而追求个人成长成才、发挥个人潜能以及成就自我等,表现为一种成长需要,比如个人的自我职业规划、对未来工作的美好设想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与奥尔德佛的ERG理论有相似的地方。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支配和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是成就需要。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表现出强烈的成就需求。这种成就需求基于一定的理想目标,在强烈的成就欲望驱动下,人们就会勇于直面各种风险、迎接各种挑战,主动承担各种责任,直至获得成功[5]。对参与扶贫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来说,也需要适当激励,以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层面的需求,激发大学生乐于奉献、积极服务他人与社会、持续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的热情:其一,大学生志愿者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往、与学校交往、与农村贫困群众交往等多种形式的交往,大学生志愿者在交往中成长成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各种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其实就是一种交往活动,在农村扶贫服务活动中实现社会交往,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其二,大学生志愿者有强烈的成就需求,内在驱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扶贫就是强烈的成就需求,这种成就需求,表现为学习上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因帮助他人而获得赞许和认可的荣誉感,通过基层和社会锻炼后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满足感等。为满足这些成就需求,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帮扶、关爱服务,在奉献农村贫困群众、贡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使自我得到锻炼,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岗位适应能力,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得到提升。
据考证,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提出的,它根源于19世纪末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经验教育的形式,服务学习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建立并流行起来。服务学习是对大学象牙塔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一种挑战和超越,是将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的渠道和方式。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大学教育应当是开放式育人,大学育人应当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和贯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进入工作岗位后难以融入社会,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利夫金预言:“21世纪的服务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6]在服务学习模式中,则有效地解决了与实践、社会脱离的问题,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实现学校与社区对接,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道德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融为一体,达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7]。服务学习理论与志愿服务理论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志愿服务实质就是服务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服务学习在欧美国家高校甚为流行,大学生在服务学习中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在服务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品格教育和公民责任感形成。在我国,蓬勃发展和兴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从实践育人的视角分析,是一种典型的服务学习模式。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在奉献祖国和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升华道德情操。在我国每年通过“三下乡”等公益项目形式开展的扶贫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国家扶贫政策宣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过程中,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了解和掌握基层调研的程序、方法;在开展支教、支医和文化艺术服务中,学习和巩固教育知识、医疗知识和文艺表演技能,在开展农业科技和金融知识讲座、农技培训和推广服务中,学习和巩固财政、金融、农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生通过扶贫志愿服务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运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于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事业,将理论与实践、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符合服务学习理论的目标和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实践模式和育人方式。
公共治理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在世界各国公共管理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被各国学者广泛重视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美国学者罗西瑙对治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他指出,治理是基于共同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实施的管理活动中,虽然不属于政府系统、未得到政府授权,却也能够非常有效地发挥管理效能、获得管理实效。在罗西瑙看来,治理与管理、统治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治理的内涵相对来说更加丰富和多元,它不仅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政府机制,有时非正式、非政府机制反而更有效[5]。英国学者罗伯特·罗茨在他的《新的治理》著作中指出,治理使“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8]罗伯特·罗茨通过深入研究治理的几种不同形式后认为,要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必须建立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尤其是要发挥私人部门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公正、高效治理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推动和实现政府善治。从上述有关治理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治理有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或者政府与非政府合作部门,均可构成公共治理的主体;二是公共治理是上下联动、双向互动的过程,治理双方处于平等地位,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实现治理,能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志愿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是重要的社会治理力量。大学生扶贫志愿组织同时作为高校和社会的自治组织,同样具有其它社会治理组织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他们赴贫困农村地区开展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对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高校这个角度来说,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社团组织、志愿组织等,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治理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办学的透明度,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还可以加强高校、大学生与社会、政府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优化和改进;其次,从社会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志愿组织、高校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发挥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专业优势,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贫困,是政府、企业之外的有益补充,使农村的治理体系更加丰富、多元,农村互助、合作的氛围更加广泛而深刻,有效弥补政府、企业治理在某些方面的失灵或不足,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政府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