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1-01-12 14:07郭荣浩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集中力量现代化制度

郭荣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国家独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不惧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多次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如何让世界读懂这个饱经风雨、创造辉煌历史的执政党?关键是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因时因势而变、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研究多集中于两个方面。微观视角: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上的制度优势及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贡献。[1-3]宏观视角:中国如何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突破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发展转变。[4,5]但多视角、多层面对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加强。我们拟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三个层面,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制度优势。这样,既有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这条主线上的地位与作用,也为丰富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创新史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历史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实践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后发国家对国家现代化的渴望,新中国走上了全面学习苏联的轨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且集中的发展格局与制度安排,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探索出的后发国家独立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经验。

1.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缘起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是在向苏联学习的基础上推开的。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擘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毛泽东曾忧虑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6]新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发展。既然要发展,那么应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对一个后发国家来说,赶上甚至超越先进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经历过近代以来所受过的屈辱,中国共产党领导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自发的深切使命感。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不单单是一群革命者,也是追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更是拥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对经历过二十八年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相较于干革命,建设的经验可谓是极度缺乏。而苏联作为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其集中力量高速推进工业化的建设模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正如毛泽东所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7]

其次,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又处于社会主义阵营,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威胁与封锁。既需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又需要尽快恢复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合作化还是其他社会改造任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基于这些现实需要,必须集中力量把整个国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领导,着眼于全局来谋划国家的根本利益。以计划的方式集中配置资源以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大幅跃升,否则就很容易受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本的限制,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弱国到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毛泽东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8]作为新生的红色政权,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并以此来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只能继续沦为世界列强欺辱的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党对国家事务的全方位领导,形成了高效的领导力、动员力和执行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拥有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国家和社会高度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国家能力。

2.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就

后发国家在追赶先发国家的道路上,因经济基础薄弱和先发国家在世界市场的主导性地位,会面临重重困难,但新中国初期的建设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全国一盘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52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明确了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重要目标,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1980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1倍,棉花增长1倍多;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10]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包括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铸就了主权安全特别是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并创造了延续至今的相对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把国家的未来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回顾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历史,正是在这种集中力量进行高积累、高投入、全民动员、全民付出的方式下,中国最终完成了基础的工业化。也正是这前三十年的积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启示

事实上,任何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制度安排。对于新中国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一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安排既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国内外局势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上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

亨廷顿认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集中统一来完成政治制度化,有效地遏制政治动乱,从而实现有利于政治稳定的制度环境。”[11]实际上,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制度上实行相对集权的体制对后发国家来说是有利于现代化的要素积累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党、国家、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历史形态。通过党的领导并且强化国家的作用,让个人高度统一于整个国家建设之中,以此来集中一切力量实现国家的目标。上述这些制度的运行和深化,真正使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包括国民党在内其他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社会历史性转型的任务。

当然,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变化,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社会发展模式,再合理、缜密的计划都必须不断更新与发展,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现实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结合,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1.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2]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出来。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新时代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各国发展的核心位置。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强盛,就必须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就是为了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飞跃,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必须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集中力量破解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突破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转变的强劲增长极,实现新时代更大的跨越式发展。[4]

其次,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大国家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调合作,通过国家的顶层设计,整合不同部门的职能,优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在科技项目攻关上,突出目标导向,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高效的创新协同提升国家科技攻关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依托市场,面向未来增强国家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实现重大科技项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与市场经济逻辑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大国家能力实现了对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的再造。[5]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驾护航,“新”在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驾护航。新中国初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多以指令式的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有效激发经济的活力。邓小平就曾指出:“缺点在于市场运行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13]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市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市场调节自身也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陷。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集中力量办大事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整合国家的优势到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行业、最需要的领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多主体协同发力,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重要支撑。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是巨大的变革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因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民群众将创业精神与科学态度有机结合。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就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群众是重要的力量源泉,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既要有集中力量的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推进改革。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破解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14]把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好规划蓝图,合理规划资源向大事、要事集中。相较于以单一的计划和行政手段集中力量办大事,当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结合起来,实现中央和地方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提升各级组织的执行力,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共治、共建、共享。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优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下更好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实现新时代的中国之治。

三、理论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立足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新时代,我们一直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既立足基本国情,也开拓新视野,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立足基本国情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5]生产力的提高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适应我国经济基础与科技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制度设计。马克思也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6]制度设计和生产力发展一样,都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关键在于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基本国情。

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是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中国道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当前新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立足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解决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短板和弱项,集中力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新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体制机制,从而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优势更好地发挥作用。

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有能力也有自信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开拓新视野

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我们都需要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警惕,用历史的眼光和更加广阔的视野认真审视一切被认为是理想的社会方案。理想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明灯,而现实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绕过理性的判断直接将理想拿来进行社会实验,必然带来灾难。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17]因而,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既要敢于实验,也要及时纠错。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错误认识,如警惕科研举国体制、两弹一星模式不适用于现代的芯片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早已过时、市场经济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互相矛盾等错误言论。但是,事实胜于雄辩。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建设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三大攻坚战、嫦娥四号登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上的成功实践,有力地回击了这些错误认识,明辨了是非。

总之,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种制度设计,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审慎的思考。回顾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国家的发展并不顺利,即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也并不成功。用时过境迁的传统社会主义方案来解决当前的发展困境,就是对历史的遗忘和无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里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二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施机制,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施。三是努力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创新的经验表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因时因势而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集中力量现代化制度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陈晋:集中力量办大事何以成为显著制度优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辩证看待“集中力量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