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胜亮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就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出生在21世纪,成长于中国高速发展的二十年,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新面貌、新信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加之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与交往方式。这些因素对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理论提出了挑战,新时代亟须新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认知。
目前学界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还不够系统,尚需进一步厘清。有学者侧重从新时代的政治性内涵和宏观角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也有学者强调从新时代的新交互方式或者大学生新需求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整体来看,已有研究还不够系统,尚需进一步厘清。强调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是理所当然的,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也是常见的研究思路。但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与学生的现实成长成才需求总是存在一些鸿沟,缺少一些递进和有效衔接。一方面,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较为宏观,教师的立场、行为、言语方式及内容所呈现出来的是宏大历史叙事,彰显的是超越日常生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互动对象——大学生自身却生活在非常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经历较少,对各方面事物的认识尚浅,很难理解这些宏大叙事的意义和内涵。所以,这种鸿沟的存在于某种程度上是客观的、必然的。而仅仅强调新时代的技术应用或学生需求,并以此构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又使得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性和政治使命被忽视。所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内涵就显得尤为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尝试构建一种能够蕴含上述多种角度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结构,并论述这一角色结构的细分角色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角色结构的深刻认知,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角色”一词原用在戏剧领域,指演员按剧本规定在戏剧舞台上扮演指定人物。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于分析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米德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动的人。另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多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之中,因此我们具有多重身份,也即多重角色。同样,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体系或角色丛,它是由与之紧密相关的一系列主体对其角色的期望所构成。对此,张爱琴等从宏观——社会需要、中观——学校环境、微观——教师自身三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p41-44)认为社会需要对教师角色定位起到决定作用、学校环境要对教师角色的形成和发起起到协调作用,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结构对教师角色践行水平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但当一个人被期望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时,就很容易发生角色冲突,造成角色扮演不理想乃至失败。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可简要归为两类:一类是仅从某一特定角度来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本文简称为“单核角色定位”;一类是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角色定位,本文简称为“多核角色定位”。“单核角色定位”类研究通常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进行定位,比如有的学者以某一最新理论为核心,如蓝波涛将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为理论的学习者、理论的传播者、理论的实践者;[2]有的学者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进行角色定位,如闵繁盛等将思政课教师定位为师生关系上的平等对话者、课程资源上的选取开发者、课堂形式上的主要组织者、思想观念上的引领促进者。[3](p142-144)也有不少学者从新时代的技术发展角度谈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如姜淼从新时代的技术特征角度提出高校教师需将自身定位为学习引导型教师、合作学习型教师、服务型教师,这实际上也是指明了高校教师的新角色;[4](p153-155)如陶辉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政课教师需要扮演智慧思政思维的实践者、智能思政课堂的组织者、智能思政资源的整合者等角色。[5](p95-96)“单核角色定位”下的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通常限制于思政课教师与某一特定主体的互动关系,虽然彰显了这一特定因素的影响,但缺乏对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主体或背景互动关系的考虑,进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角色,丧失了现实中角色的整体性。
基于对“单核角色定位”弊端的反思,有少数学者从多角度或者多个互动关系来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进行定位。赵中源分别以思政课教师与国家、学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基础进行思政课教师的相关角色定位。[6](p16-18)杨杏芳以哲学认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把高校教师的角色分为两类,即教师在“台上”的角色和在“台下”的角色,同时每一类角色又包括若干二级角色。[7](p113-117)这种角色定位的方法更进一步,将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类,从而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角色之间的关联。目前的“多核角色定位”类研究通常按照互动主体来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不同角色,但对于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则缺乏进一步的说明。这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师不能灵活地扮演这些不同的角色,容易导致角色冲突和混乱,进而不能发挥出其本来的作用与价值。如陈晓云等提出思政课教师扮演了三种角色,分别是学术人、政治人和绩效人,并且指出了三者之间彼此都存在一定的冲突,从而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发展,不利于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扮演。[8](p77-81)
不过,个体的多重角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多重角色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减弱甚至消解掉角色冲突。事实上,也有学者如傅显捷提出教师角色定位不仅包括明确的角色期望,遵从角色规范,还包括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化解角色冲突或进行角色调适。[9](p120-123)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角色定位时,如果一开始就注重多重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尽量建构出清晰明了的角色体系,那么就可以减少角色冲突及其带来的角色不适等问题。本文力图克服上述两种角色定位方法的局限,依据多角度的角色定位方法来归纳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体系,并对这一角色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多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之中,因此我们具有多重身份,也即拥有多重角色。同样,高校思政课教师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而是一个角色体系,它是由与之紧密相关的一系列主体对其角色的期望与赋能转换要求所构成。就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活动而言,它所涉及的主体包括国家、学生、学校、社会等等。这些不同主体在新时代形势下对思政课教师都有期望,本节主要阐述这些期望的具体内容,从而为下一节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第一,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赋能转换期望。在我国,高校思政课体系的开设及其目的首先是国家所赋予的,是为国家意志服务的,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所决定的。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个时代同时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人才,党中央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明确任务和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兴国必先强师”,强调“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10]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新使命,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新时代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总的来说,新时代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期望突出表现在希望他们能够扮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践行者和宣扬者,进而希望他们扮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角色。
第二,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赋能转换期望。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是一位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其首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互动中,学生的相关需求构成了对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期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也可以说是教师的基本角色,而且这一角色期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是“00 后”,与以往大学生不同,这代年轻人从出生即开始接触互联网。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进而形成他们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人生信念体系,可以说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生活在物质较为宽裕的社会环境下,视野开阔、富有创造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刺激与挑战。他们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希望高校教师能够使用他们所熟知的语言概念、生活行为方式来沟通交流。他们希望在一个开放、平等、能够充分表达自我的环境中与教师就社会现象与人生困惑进行讨论,他们希望教师能够直面问题,而不是通过空洞的理论来解释。虽然他们呈现出新的群体特征,但是他们同样爱国家爱民族,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也渴望建立自己的事业。总的来说,学生们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清楚理论,展示出思想魅力,扮演思想的启发者;他们也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言行一致,积极回应社会现实,扮演现实中的榜样;同时也期望思政课教师能够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扮演亲切的师友。
第三,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赋能转换期望。高校思政课相关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而且思政课教师的直接上级就是学校相关部门,受学校的安排与管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所以学校对思政课教师也存在一些角色期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校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承担起全校学生的思政课授课任务,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满意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表现为“教学人”角色;其二,学校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进行科研攻关或学术研究,争取科研基金的支持,推进学科建设,从而表现为“科研人”角色;其三,学校希望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扩大学校知名度,为学校发展集聚更多资源,从而表现为“宣传人”角色。新时代下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期待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即更突出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来调整角色。
第四,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赋能转换期望。这些期望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产品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抱有较大期望;其二,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积极融入社会,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建设抱有期望。就第一个方面来讲,高校思政课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即将进行社会建设的主人,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社会建设和发展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发挥毋庸置疑地受社会所期待。社会希望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这些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精神态度方面,一类表现为理解现实方面。在精神方面,社会期望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言行充满正能量,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理解现实方面,社会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现实中国,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快速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到国家发展的机遇和当前的挑战,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融入社会建设之中。就第二个方面来讲,社会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提出了角色期待。当前的社会是转型的社会、多元的社会,各种价值观鱼龙混杂,社会迫切需要正能量的主流声音。所以,社会期待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扮演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维护者和宣扬者,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各行各业,为社会大众带去各类先进文化,充实社会大众的精神生活,增强国民的“四个自信”和生活幸福感。
如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来自与之相关的多个主体的期望,但是若任由它们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不对这些角色进行“二次加工”,那么角色冲突便会不期而至。在以往的角色定位研究中,“多核角色定位法”已经显示出优于“单核角色定位法”的特性,而本文所提出的“结构型角色定位法”则更进一步,对“多核角色”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厘清多角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角色作用。以上文的分析为基础,本文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角色定位。它的丰富内涵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角色体系。不同于以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单核角色定位”思路,本文采取“多核角色定位”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对这些细分角色进行了二次分析,从而将它们纳入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之中。本文认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应由与之互动紧密的一系列主体对其角色的新期望与赋能转换要求所构成,不同主体分别要求思政课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与学生这个核心互动所展现出来的。所以这些不同角色又可以归纳为两个相互紧密联系的层次,即师生互动层次和思想引领层次,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次,新角色体系中的核心是明确的,即将师生互动层次上的教师角色作为这一角色体系的核心,表现为以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真实需求为切入点来统筹安排相关教育活动。以往的思政课实践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导致大部分学生兴趣不高。所以,本文将师生互动层次上的教师角色作为核心角色来对待。而新角色体系的目标和根本宗旨是思想引领层次上教师角色的成功扮演。最后,这两层角色都蕴含多种细分角色,也就是以上两个层次上的具体角色。在师生互动层次,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要扮演学生“小我”的成长辅助者,它可以细分为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实践机会的提供者、实践过程的辅助者。就思想引领层面来讲,思政课教师需要扮演学生“大我”的觉醒启蒙者,启发学生超越“小我”立场来思考个人与社会、历史、国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者。
以师生的互动关系为基础,本文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概括为两类,即学生“小我”的成长辅助者和学生“大我”的觉醒启蒙者。这样概括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增加学生获得感;二是考虑了思政工作的特殊性质。思政工作既旨在提高学生成长过程中专业技能素质,更旨在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启发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其中学生“小我”的成长辅助者可以细分为多种多样的角色,但本文只突出思政课教师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辅助方面的角色,即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实践机会的提供者、实践过程的辅助者。以学生为中心来定义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四个引路人”角色定位的直接体现。[12]
本文认为师生互动层面的教师角色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体系的核心角色,这里的“核心”只是突出该类角色作为思政课教师其他角色得以成功扮演的前提性与基础性地位。这种地位奠基于两个事实:其一,思政课教师首先是一位教师,他的天然互动对象就是学生,没有与之互动的学生,也就没有相应的教师这个角色定位,失去了学生这个对象,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类角色也就没有发挥的可能;其二,由于师生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世界里,师生的互动首先要从学生视角下的具体现实问题出发,才有可能逐步进入思想概念层次,进入理论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课内涵丰富、思想先进,无疑能够解决当前大学生在个人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单一的理论讲解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沟通交往体系来完成的。这一师生沟通交往体系是丰富的、有机的,是直接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之中。通过这一师生沟通交往体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被彻底唤醒。陈建在《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中也指出,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伪在场”根源就在于师生之间缺乏真实的沟通交往体系。[13](p127-129)这种最为基础的沟通交往体系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才是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基本角色,没有这一角色作为基础与承载,教师的其他角色便没有实现的可能。正是在这种基础之上,教师的其他角色才有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以师生互动关系为基础的教师角色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
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是由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赋予的根本使命,它在教师角色体系中处于指导地位。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特性决定了它始终是各种思想交流与碰撞的集中地,但我国高等教育首先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教育,是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且必须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当前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尤为必要。一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原则大力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混杂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些思想经过日积月累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对我国高校主流思想阵地构成了威胁。在当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起贸易摩擦、打压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阻碍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国际大背景下,这种思想尤要警惕。另一方面,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成长于这一时期,他们汲取了大量的外来思想,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在学生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更要重视自己的本质角色,铭记自己的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落实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就是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为民族的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角色的主要构成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专业知识的讲授者、理想信念的铸魂者。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侧重于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多指师生之间和谐的、平等的、可信赖的、偏向情感性的一种连接,对应学生的“小我”;而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侧重于强调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和根本使命,以及对学生思想引导的最终目的地,强调对学生“大我”的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与本质角色并不矛盾,前者突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扮演教师的一系列角色的基础性与前提性,而后者突出强调教师承担国家所赋予的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离不开其本质角色的支撑与指导。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同其他高校教师一样都是和学生进行互动,满足学生的知识性需求和成长需求。但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的地方在于其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这正是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具体来看,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内容是思政课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需要其核心角色的展示和互动。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如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内容是思政课的灵魂,但灵魂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一定的载体才能展现和传递。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本质角色的实现是以其核心角色得到充分展现为前提和条件的。我们的思政课是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真实的、源源不断的获得感。而学生的获得感大部分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被关注、被重视、被回应和满足而形成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质角色离不开作为其实现载体的核心角色的成功扮演。
总之,要上好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思维必须要新,视野必须要广,业务素质必须要过硬,尤其是要扮演好新时代赋予的新角色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众多角色可归纳为两个层次,即师生互动层次和思想引领层次,可以将前者视为思政课教师的核心角色,将后者视为其本质角色。这两类角色的子角色具有辩证统一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结合实际,将这两个层次的角色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树立思政课教师的人格与魅力,用人格的力量教化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