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妤晗,李 峰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3.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武汉 430223)
新时代大学生是与互联网共生的一代,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思想的重要方式,网络的复杂性、隐蔽性、开放性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特别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使命”“忠诚”“牺 牲”“担 当”“奉献”“拼搏”等方面的精神追求,以及国家、民族、信仰、理想、爱情、价值等思想困惑还有网络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热搜头条、舆论矛盾进行深度剖析。通过阐释对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中进行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分析舆情引导的现状,提出合理的治理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社交生活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消极负面的网络舆情容易消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滋生非理性情绪,影响其自身的道德判断,甚至产生网络暴力行为和现实过激行为。应高度重视、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与应对能力,抢占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话语阵地,及时回应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关注需求,在网络社交生活中及时进行舆情监测,以及时迅速化解舆论风险,实时传递权威信息,对学生进行明确的舆论引导。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密切相关,在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青年时期抓好网络社交的习惯养成十分重要。当代“0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网络生活特点主要表现在:网络普及率高、对网络的依赖度高、在网络上发声频率高。互联网技术革命使得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元,社交媒体也不断更新迭代,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较前些年再次发生根本变化:老牌社交媒体QQ 重新流行于“00后”大学生群体中,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社交媒体吸引着大学生,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渗透式地改变着大学生生活方式,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塑造人格、沟通世界的主要社交方式,要高度重视抢占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话语阵地,抓好良好网络社交的习惯养成。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1]当代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资讯极为发达的社会,大学生在网络端获取的资讯内容呈现出碎片化、杂乱化、短小化、视觉化、娱乐化等特点,学生面对片面的解读、舆论的错位、冗杂的噪音以及煽风点火的谣言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与甄别。当大学生群体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由于事件还未受到网络的广泛关注,没有形成较强的统一的力量,此时教育主体如果及时引导介入,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由传统“被动响应”向“主动引导”转变,在舆情发生的潜伏期和萌动期阶段做出疏解,就能实时传递权威信息,迅速化解舆论风险。
当今的“00 后”大学生追逐时尚、崇拜偶像,日常讨论也倾向于明星琐事、娱乐明星新闻,所以娱乐新闻的关注度在学生群体中高达58.9%。[2](p94)据《2020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参加粉丝应援的比例达到8%,粉丝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愈演愈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现象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3]当代大学生对娱乐新闻舆情的关注程度普遍高于时政舆情、学术研究舆情、校园舆情。由于现阶段网络的开放性,各种流量明星、平台网红靠某一个热搜事件受到广泛关注,而这类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和刺激性,从而形成道德错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对娱乐新闻的过度关注,容易带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应通过舆情监测,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时政,来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关注学术研究,来提升专业素质和科学素养。把握好学生的舆情关注点,才能更好地建构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对大学生舆情内容提供充分的引导。
学生群体在舆情发展中的角色有“主动参与”影响事件走向和“被动接受”影响认知两种情况。“主动参与”就是学生大量转载、转发、评论热点事件,自主讨论、呈现观点的参与行为。有个别学生受到不法势力的蛊惑产生“唯恐天下不乱”的思想走向,他们刻意扩散负面舆情信息,放大舆情信息的负面作用。另外,大学生群体参与粉丝群和饭圈也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在网络互撕谩骂、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行为,在网络世界忘记了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被动接受”就是通过浏览、关注热点事件,舆论的消极面影响了自我认知、发生心理错位的现象。这两种现状十分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成长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面对社会舆论错位、不法分子带节奏、恶意营销造势等情况往往会缺乏甄别意识和判断能力,不能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
例如,2021 年7 月官方发布通告声明“吴某凡因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通告一出,吴某凡的粉丝圈抛出各种真真假假的惊悚言论刷屏于各类社交平台圈子,除了这些不辨是非的言论外,甚至扬言创建组织进行所谓“集体营救”活动。严格意义上,这些言论已经不是“出格”,而是踩到了违法边缘。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认知偏差,对舆情缺乏甄别意识和判断能力,容易在网络中慢慢迷失自我,出现语言失范、思想错位、行为过激的现象。
目前,部分高校网络舆论监测与引导工作责任主体尚未明确。在日常网络舆情管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部负责,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保卫处负责,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与校内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主要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与舆情动态主要由宣传部负责。由此可见,涉及校园网络舆情的部门众多,但没有直属的独立部门或是没有主管部门来专门牵头,因此,舆情搜集监测、分析研判、主动应对、引导介入的舆论引导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会严重阻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校园网络空间健康发展,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另外,很多高校目前对于网络引导缺乏“超前”思维,往往是出现问题才解决问题。部分高校对于舆情出现的处置办法是控制性的“冷处理”,而非引导性的“热融化”。如果忽视学生的网络主体地位,果断采取删帖、封帖的方式来遏制舆情,有的虽然在行政力的干预下得到了缓解,但是也不能排除存在着学生会转向其他途径变相扩张的可能。要注重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为治理起点,因势利导地利用青年大学生网络普及度高、黏度高、活跃度高的特点,通过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优秀的文化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把网络行为规范科普工作和网络文化活动开展到位,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社会上不良的网络环境和一些不友好的不法分子、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因素影响,也客观造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处理失范的现状。一些不法团伙游走于法律间隙,看中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引诱大学生做出一些失范乃至违法的网络行为,借此谋取利益。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媒体机构或独立媒体人经过信息抓取和观点放大,将信息经过微信平台的加工和编辑推送出去,推动社会热点事件发酵。这些信息往往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带有强烈目的性、利益性或个人情绪色彩,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另外,中国的网络法治体系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社会监管、责任追偿、事后惩戒都尚不完善,对刻意制造负面舆情的行为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打击或惩处,使约束力、限制力再次被淡化和消解,使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消极的价值观得以在网络中传播。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造成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家庭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分数,大学生来到大学,远离父母和家庭,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作用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电子网络空间的“公共牧场效应”,即不同的个人在其中尽享其便,却又都很难关注和关心这个公共园地的安全、健康与文明。与家长监督不力相联系的是,家长对于失范行为的责任承担与惩戒,也存在严重乏力的情况。对于隐蔽的网络环境,家长认为其孩子的行为并未造成实质性伤害,甚至在家长看来有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这些现状难以得到家庭教育方面的有效遏制。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可控关键不在于限制他们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络,甚至强迫他们与互联网络“隔离”,而在于通过引导和教育,使其逐渐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达到健康上网和文明用网的目的。我们应从学生思想的“深处”着手、从学校教育的“实处”部署、从社会监管的“细处”落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引导、教育和监督。
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中出现语言失范、思想错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个人的主观原因。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必须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1.做好大学生网络认知教育。大学生若缺乏一定的网络认知能力,会使其缺乏较强的真伪辨别能力,一旦负面的信息占领网络主阵地时,网络舆情危机就可能发生。这就要求不仅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把关”,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和正确分析、辨别、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对不良信息加以抵制,遇到不懂不知道的事情要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还要教育大学生理性分析网络信息,通过“查原因、摆案例、揭露真相”,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网络上的信息,不可盲目跟从而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2.做好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做到网络诚信教育校园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有效抵制虚假信息的诱惑,让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网络诚信的重要性。
3.坚持语言的开放性和规则的边界性相统一。教育主体一方面要坚持语言的开放性,敢于赋予大学生自由的话语权,让其拥有参与沟通、发表思想观点、表达情感和愿望、提出反对或赞成的权利。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制定相应教育规章制止青年大学生的语言失范行为。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抓住宣传时机,创新主流网络话语的宣传理念,打造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引导。
4.发挥同学群体之间的隐性教育作用。发挥大学生群体之间的隐性教育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干部或在某些方面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学生针对网络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热搜头条、舆论矛盾进行深度剖析,勇于发声、正面引导、领航思想,在同学群体之间发挥重要引导和示范作用。鼓励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生开办个人公众号等,形成网络舆情的教育合力,宣传真善美,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
1.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机制。首先,要积极探索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相结合的合理路径,将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的课程教育过程之中。其次,要把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大学生养成教育体系,将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范畴并延伸至整个大学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践示范等,形成有据可依的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机制。
2.构建积极网络文化活动的周期开展机制。培育“圆桌对话”“领航计划”等可控的网络话语阵地,每学期定期设计、开展圆桌对话内容,通过在食堂、宿舍、教学楼、宣传栏发布海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话讨论模式,并多屏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征集主持人、与谈人,围绕国家、民族、信仰、理想、爱情、价值等主题,探讨社会、人生、知识、语言、心灵、真善美等思想问题,现场云端直播,公开弹幕,后续提炼核心思想进行报道,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优秀的人格品质以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律素养。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引导机制:促成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思想导师、网络技术工程师等人员构成的大思政参与格局,同向同行、协同引导,创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要善于运用图表、图形、视频等可视化的数据技术,及时向学生全面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知晓事件真相,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发展脉络,提高说服力,消除网络舆论的“盲人摸象”效应,化解学生偏激情绪,使其客观理性地认识事件。
4.构建校园网络活动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对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贴吧、抖音等虚拟社区的报警预测管理,构建校园网络活动的监测预警机制。校园网络主管部门要注重对网络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运用,拓展新技术、新渠道、新服务,着力提高网络信息捕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依靠技术进步规避网络低俗信息,屏蔽垃圾信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针对学生进行分众分流推动,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内容和技术的双轨驱动,借助技术创新的驱动引领不断提升网络思想引领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5.构建网络行为失范的惩处机制。大学生网络行为活动能否规范有序地进行,很大程度在于这个不规范有序的违法违规成本有多大。虽然有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来限制大学生的失范行为,但高校还应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活动“立规”。建构其所应遵循的网络文明准则,不遵循会付出怎样的违规成本,以此来规范和警戒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活动。高校出台相应的失范行为惩处办法后,要做到该整顿就整顿、该警告就警告、该处罚就处罚,以警戒教育机制来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治理路径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庭、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社会及时有力的监管、公众人物的正面表率与示范、家庭网络认知教育的积极配合是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治理路径。
1.监管要及时有力。
负责网络安全监管的公安部门,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电信等业务部门,从事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的新闻、文化和工商等职能部门,担当传播、出版发行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各级地方媒体,都需要明确树立和不断强化职责意识,要全面把握网上社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扰序现象”的情况和特点,充分预估各种舆情失控的可能性后果,通过法律途径和必要的技术途径,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应对措施,依法实施监管和管理。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重点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集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上述整治行动说明国家监管已经开始从“细处”落地铺开,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网络治理工作。如及时有力地展开网络监管,对明星经营的粉丝经济形成约束性条例,任何越线行为立刻抵制和封杀;再如,归类游戏品类黑名单与红名单,对积极向上、有价值意义的红榜游戏进行主流价值引导,为学生选择网络游戏提供参考。
2.公众人物要发挥表率与示范作用。
公众人物拥有一般人无法掌握的资源、话语权及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受到广大粉丝的关注,享受着巨大的赞誉和红利。正因如此,他们也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公众人物需立足大众,保持谦虚审慎、敬畏感恩的态度,才能有长远发展。愚昧无知、肆意妄为,试探法律、道德的底线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近期某张姓艺人在日本靖国神社前微笑留影登上热搜,人民网针对该艺人的道歉发表评论:“伤害民族感情,必须凉凉!”靖国神社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正是这些人给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带来空前浩劫。身为中国人,就应该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在靖国神社前拍照留念,这是与“鬼”为伍。身为公众人物,对历史常识如此匮乏,对民族苦难浑然不觉,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底线,这样的艺人再不处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容忍。忘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背叛,所谓“人不知史何以辨是非,国不知史无以图将来”,铭记先辈的流血牺牲,尊重历史,尊重过去,才能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公众人物要注意自身修为、提升文化素养,特别是明星经纪公司在包装艺人时要注重艺人道德修为的提高,做好社会表率、践行社会责任。
3.家庭教育要协同发力。
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大多为“00 后”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关爱而造成的逆反心理,导致高校对校园网络行为进行监管时存在一定的制约和阻力。因此,家庭教育应协同配合,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高校辅导员或专业导师应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状况,加强交流,为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上网奠定基础。同时,父母应对子女进行积极引导,劝诫子女不要盲目追星,更不要沦为网络不法分子的利益工具。要引导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关注自身发展,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警惕子女受负面网络文化的影响,认为“明星”“网红”有着高额收入,每天衣冠鲜艳,粉丝追捧,轻松赚到一天的收入可能有些人一辈子都赚不到,造成大学生纷纷参与平台直播,希望成为网红,甚至为此耽误大学学业。父母应教育子女向社会楷模们学习,如军人、警察、医生、科学家、基层的劳动人民等,要为子女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让每个孩子的梦想不是成为“流量偶像”,而是成为像钟南山、袁隆平那样为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社会楷模。
高校、家庭与社会各界要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聚焦“育新人”、突出“网特色”、汇聚“年轻态”、传递“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树立科学高尚的追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