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一战线视域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

2021-01-12 09:54闫韶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

李 楠 闫韶华

(1.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2.新疆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1]66,“新基建”也迫使社会治理更专业、更精细。《决定》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102。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全球多个角落掀起社会运动的高潮。不仅是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从业人员也逐步参与到融媒体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顺应时代发展

(一)新媒体高速低质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打破地域时间限制,全方位、立体化的改变了城乡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以网谋生”,越来越多的行业“借网发力”[2]。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数以亿计的网民在上面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3],直接影响到社会治理的大格局。善用新媒体服务于社会治理,从而实现网络空间的善治,体现了治理理念现代化和治理技术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新媒体技术不仅以极强的爆发力和适应力打破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改善政治沟通、强化权力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面目展现在受众眼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社会治理减压阀”的作用,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新媒体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推手助推网络谣言,议程设置的“零和效应”,甚至是新媒体企业的利益驱动,冲突事件传播扩散更加迅速,加剧社会风险指数;二是公共话语权力上升,网络盛行民粹主义,打破了传统媒介环境下官方“一言堂”的状况,政府公权力被“集体围观”和“吐槽”,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严重;三是党政机关干部媒介素养堪忧、新媒体沟通机制不健全、监督技术与新媒体法制建设缺位等。因此,新媒体成为民意诉求的集散地与社会舆论的发酵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矛盾冲突助推器”的作用。

(二)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是顺应时代所需

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介把关人的优势,在法律制度和理论政策宣传方面加强正向引导,增进社会理解,形成社会共识,实现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二是关注网络条件下社会情感和社会矛盾演化的新特性,实时地提出一些有前瞻性、预见性办法的专业优势[4],有利于预防和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风险,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多边危机公关;三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用公平开放的形式拓宽了人民真正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渠道和途径,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有力保障;四是舆论监督与党的监督、国家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一起列入了党章和国家监督体系之中[4],在目前的舆论监督体系组成中,各类媒体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人民群众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新媒体有利于增强舆论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部分新媒体企业和从业人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担当起民主监督的社会责任[5]。五是新媒体企业数据库积累社会治理大量案例数据,国家也提出了“媒体型智库”的新概念,新媒体应该强化媒体智库能力,参与共建共治,为地方和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解决社会治理体系中突出问题和补短板的相关咨询服务,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也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经验。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21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新媒体技术支撑的网络社会治理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就是以网络社会为对象,通过借鉴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和手段方式,[6]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实施的社会治理,旨在实现国家社会的安全、自由、秩序、平等、公正与创新。[7]其本质要求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空间的协同共治,新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多元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央在强力推动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再一次强调“媒体融合,关键在人的融合”,必须解决好人才和“本领恐慌”问题。[8]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性爆发是对各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新媒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积极参与到防疫抗疫的全面战争,丰富了融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加速了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参与到我国融媒体建设,参与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新时代,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创造性开展的“两个健康”新媒体工作,引导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有序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治理积极回应时代之问、顺应时代所需的重要体现。

二、社会治理背景下开展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决定》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9]中,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正是基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统一战线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统一战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中的法宝地位、功能优势始终没有弱化。新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统战工作新着力的重中之重。[10]如何发挥统战优势,帮助新媒体从业人员积极作为,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言献策,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凝心聚力,是党委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基本理论在中国新实践、新探索的重要体现。

2019年11月28日,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在北京召开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时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充分肯定网络人士的重要地位作用。[11]实际调研摸底发现,新媒体从业人员是网络人士中的绝对多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意见表达渠道的畅通,再加上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他们参与国家治理具有专业优势、渠道支撑和内生动力。

三、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统战思考

(一)帮助新媒体从业人员筑牢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意识

自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明确,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2]各省纷纷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由各级各地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加强顶层设计,各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民主党派、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社会团体通力合作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与联动管理机制,共同搭建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平台。同时还要把网络上广泛存在的兴趣、职业、公益、交友类的“自组织”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其中的骨干成员加强思想引导,增进政治认同,鼓励建言献策。

(二)激发新媒体从业人员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主体意识

探索网络化、社会化的工作方法,树立社会化思维、运用社会化机制,打造类似“猪八戒网”“巴渝新峰”等一批以网络问政为主题的重点项目,以“寓服务新媒体于统战工作”的方式,聚合力量,整合资源。建机制强保障,以推动各项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树表率、作示范,以增强新媒体从业人员树立参与网络社会治理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聚人才助“双创”,以帮助新媒体从业人员纳入国家战略和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中;发挥品牌的典型影响力,带头开展网络问政、网络建言、联系群众的团结引导工作;发挥新媒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网络空间把人才聚起来,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项目化运作方式,把网络社会治理工作开展起来,帮助新媒体企业健康发展、新媒体从业人员健康成长,走出一条发挥统战优势,推进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三)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为新媒体从业人员健康有序参与网络社会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必须强调网络空间契约精神的构建和法治化的建设。构成全社会的各个社会单元之间,不论政府和普通受众之间,各受众相互之间,政府与各类组织机构之间,都要通过政府牵头管理、法律强制约束、社会风尚倡导,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信用系统,在全社会营造契约精神良好氛围,提高网络空间的公信力,以法治推动道德建设,推动网络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所有与新媒体相关的党委政府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加强沟通,在规范网络信息服务内容、互联网群组管理责任归属、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和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重要规范性文件,让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

(四)从提升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着手,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并逐渐发展成为“大社会、大媒体、大统战”的工作格局

网信、公安、网宣等有关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已经联合成立了与新媒体企业发展、新媒体从业人员自身能力素养提升相关的联盟,加强枢纽型组织化建设,充分发挥组织载体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典型树立新媒体企业的行业形象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形象,不断强化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引领、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引导他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参与网络舆论生态构建,以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网上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由行政主导结构向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治理的结构性变革。[10]在这一工作格局中,特别是人大、政协、统战、民政和宣传等主要工作部门,应发挥发现和培养优秀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的职能优势,把他们吸纳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和其他群团组织中来,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解决他们个人事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增进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为有效参与社会治理贡献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专利分析研究
浅谈将网络空间安全引入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探讨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试论算法推荐对网络空间价值引导的重塑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美军网络空间司令部升级情况及启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