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培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效益提升、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具体来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外部表现在活力、创新力、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在内部体现在发展理念从生产、营销、管理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方式从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数量规模性、低成本扩张性、低价竞争性向价值链、产业链、区块链高端的转变,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经过多年创业创新积累,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推进民营经济提质增效,更好服务于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经过多年创业创新积累,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
第一,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支撑。2019年底,湖南有个体工商户3277249户、私营企业872268户、“三资”企业9870户[1],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存、竞争和协作的格局。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的积累会导致质的变迁;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质的提升必然导致量的新发展。
第二,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支撑。2019年底,湖南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35435865万元、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17152612万元、“三资”企业实际投资534560万美元[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
第三,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产业的支撑。2019年底,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一、二、三产业占比为3.77:43.85:52.37[1]。动态看,湖南民营经济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在下降,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在提高,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有利于民营经济在优势行业领域开创新局。至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3000多家,其中民营企业占85%[1],全省民营小巨人企业有760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走向。
第四,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市场开发能力的支撑。2019年,湖南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390.14亿元,占湖南区域生产总值的61.4%。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6.6%。其中,出口2567.4亿元,比上年增长64.2%;进口758.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1]。这说明,尽管在新冠病毒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湖南民营经济仍有较强市场适应和开发能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巨大发展潜力。
第五,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从企业治理结构来看,湖南民营企业组织形式在不断完善,公司制企业已成为湖南民营企业普遍组织形式,占民营企业总数的89.21%。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实有民营有限责任公司771522户,占民营企业总数88.45%;民营股份有限公司6667户,占公司制企业总数的0.85%[1]。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的能力,有利于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六,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高素质经营人才的支撑。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人士群体逐步形成。2019年底,湖南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有1630763人[1]。为提高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整体素质和能力,湖南坚持“信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工作方针,坚持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的基本工作方法,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加强对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使用和安排,加强对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参与的组织、支持和引导,建立了一支高素质、敢担当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爱国敬业、创新创业、诚信守法、回馈社会等方面发挥了表率和带头示范作用。
当前,虽然湖南民营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是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自身不利因素仍然较多。
第一,湖南民营经济整体规模不大。以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为例,2019年,湖南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户均资产总额11593.54万元、户均主营业务收入18752.07万元、户均从业人员156人,三项指标分别为湖南国有控股企业的8.2%、17.8%和30.2%[2]。
第二,湖南民营经济在部分行业领域开拓不够。目前,湖南民营企业分布的行业领域较宽,但其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资源依赖型等传统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一般竞争性行业领域,非公制企业个数占全行业的80%以上,在金融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发展不足,非公有制企业个数占比不到40%。
第三,湖南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湖南民营市场主体虽然数量较多,但在国内外同行业或领域中居龙头地位的企业不多。2021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湖南仅有1家。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南仅7家。目前,湖南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仅有1户,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只有9户,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企业个数占全部非公有制规模工业的2.3%[2]。
第四,湖南民营经济整体创新力不足。2020湖南省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8076.95亿元,其中有67家企业研发费用合计160.55亿元[3]。
第五,湖南民营经济经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目前,湖南民营经济的经营理念整体还比较滞后,经营理念还停留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发展理念尚未有机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热衷于大投入、铺摊子、加杠杆;经营战略短视化较严重,热衷于“脱实向虚”,造成部分企业主业“空心化”问题;经营策略注重以量取胜,热衷于薄利多销;部分民营企业亟待提高诚信意识,部分民营企业亟待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等等。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会更加优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战略和市场机遇。
第一,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出发,阐述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长期性和必要性;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新论断;提出要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如,2020年9月,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意见》,要求从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鼓励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2021年2月,湖南省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更大力度发挥工商联和商协会纽带作用,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可预期、公平的良好发展环境。2021年4月,湖南省发改委印发《2021湖南省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2021年5月,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召开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2021年6月,省政府印发《湖南优化政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
第二,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良好的战略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民营经济发挥自身产品、服务、技术、信息等优势,可以到这些战略区域直接开展业务,或加强与这些区域其他企业合作,拓展新的商业发展机会。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民营企业可以申报创新资金、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依托国家实施创新战略提前谋划企业创新布局。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必将推动湖南成为发展要素富聚洼地,必将推动湖南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和机制支撑。
第三,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一是强大内需市场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随着疫情的控制,以及疫苗的推广普及,中国经济复工复产形势较好,2021年一季度G D P达到近25万亿人民币,增长18.3%。二是“两新一重”建设为湖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仅5G网络建设国家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将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强大新动能。
国际形势正在剧烈变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外部挑战。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信心。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增长乏力,在此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意识抬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虽在逐渐恢复,但许多国家新冠疫情未得到及时和有效控制,经济恢复力度不大,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出口渠道不畅。尤其是美国近年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对我国“两头”在外企业负面影响很大。
第二,国内融资难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影响企业信心。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与民营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不是很匹配,导致民营企业的贷款份额与民营经济的比重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抵押担保贷款、贷款审批效率较低、贷款结构不合理、贷款追责趋严等监管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同时,银行对贷款限制行业的企业采取一刀切和贴标签的做法,使一批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质优民营企业受到误伤。
第三,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企业信心。一是企业人力成本偏高。当前,企业自行开展一线操作工人社会招聘存在较多困难,新增用工主要通过劳务公司渠道解决,由于劳务公司的抽成比例较高,造成用工成本上升。二是融资成本较高。一些银行抓住民营企业急需资金的心理,采取“以贷转存”“存单质押”等做法,重复收取民营企业融资利息。同时,抵押担保要求附加房产土地抵押登记费、抵押物评估费、会计审计费等额外费用,导致企业真实融资成本达到15%-20%,甚至更高。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提升,造成企业盈利难。
第四,当前湖南省情决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湖南是人口大省但又是传统农业大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化总体还处于中后期,城镇化还处于加速期,湖南人均G D P、人均财力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的含金量还不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湖南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既有全国的共性特征,也有基于省情和发展基础的特殊方面。按照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要求,湖南稳定经济增长和提高发展质量的任务都很重。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民营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政府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人士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社会广泛发挥民营经济人士作用的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要进一步放开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湖南民营经济“个升企”“小升规”“规升巨”“巨改股”创造良好成长空间。在市场准入审批方面:严格按负面清单审批制度进行操作,坚决杜绝对民间投资歧视性条件和做法。在招投标方面: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坚持信息透明、程序公开、评审公正、结果公示、监督到位的工作方法;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明显超过招标项目要求的业绩门槛等,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招投标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杜绝招投标方面“量身定做”现象。在市场监管方面: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的程序、自由裁量权、公正文明标准。
二要进一步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在政策宣传方面: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梳理惠企政策措施,利用便捷的宣传渠道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方便民营经济人士学习政策、读懂政策、会用政策。在政策执行方面:要针对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逐项检查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实情况,对政策措施尚未有效落实到位的,要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具体办法,确保政策措施落地。在政策创新方面:要进一部拓宽政企沟通协商渠道,建立政府涉企部门与民营企业的定期对话机制,根据企业意见,补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政策精准、有效、管用。
三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搭建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共同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鼓励各类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和发展,支持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再者,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区域性的股权市场,构建多元融资、多层细分的股权投资市场,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出资成立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商业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满足率。
四要进一步优化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在行政执法方面:坚持联合执法、执法报备,坚决杜绝随意检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行为,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在司法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刑事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慎审原则,依法严格区分违法所得、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涉案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保障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
一要注重经营理念、战略和策略创新。经济大环境在变,市场需求特点在变,因而民营企业也应调整不适应新形势的经营理念、战略和策略。在经营理念方面:民营企业要实现从以企业自我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实现从投资者利益优先向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兼顾的转变。在经营战略方面:企业的目标战略要实现从单纯做大向做强(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企业的人才战略要实现简单从外单位“挖”人向工资福利待遇留人、职业发展留人、人性化个性化关爱留人转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战略要实现从单纯规模扩张、提供售后服务向高质量、标准化、品牌化转变;在发展战略方面:民营企业既要提前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技术前沿筹划布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争取在前沿性、颠覆新技术领域作出新贡献,又要善于例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向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环节迈进。在经营策略方面:企业的营销策略要实现从线下营销、线下线上营销向场景体验方式方向推进;企业生产策略要实现从半机械化、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变革,促进新制造更加快速高效、绿色环保和经济安全;企业的品牌策略要实现从单纯依托广告提升影响力向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满意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企业信誉积累转变,以逐步赢得消费者认可,打造省内、省外甚至国际知名品牌。
二要注重管理机制创新。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做账,杜绝做假账,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透明度,为企业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依据,也方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精益化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推行现代信息系统,加强关联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三要注重企业制度创新。引进外部股东,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推进资本社会化。突破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从投资者管理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转变,推进管理专业化。依据公司法来运作,实现企业从家族制转变到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
工商联(总商会)方面:一要充分发挥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工商联(总商会)要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深入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引领、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二要充分发挥在民营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主渠道作用。工商联(总商会)要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专题调研,了解民营经济人士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三要充分发挥在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工商联和(总商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搞好劳务、融资、技术等专业服务。四要充分发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工商联(总商会)要组织和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五要充分发挥在依法平等保护产权方面的民主监督作用。工商联(总商会)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依法理性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健全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有效助力化解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
行业协会商会方面:一要发挥好行业组织的自律和辅助监管作用。行业协会商会要完善行业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接受社会监督,严防滋生行业乱象,维护行业市场竞争秩序。二要做好综合服务工作。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开展法规宣传、风险预警、纠纷调解、依法维权等工作。三要推动行业经济组织抱团发展。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经济助手作用,以行业或产业链为主线,把更多企业全链条组织起来,实现无缝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解决行业低端集聚、同质化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