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梅,左文丽(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淋巴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增殖的淋巴细胞肿瘤,此疾病受环境、遗传、基因影响,且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性,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以及肝、脾、淋巴结等部位肿大[1~3]。左旋门冬酰胺酶是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经典药物,但临床报道其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影响较大,且还存在过敏、肝功能损伤、发热等不良反应;培门冬酶是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新型药物,有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过敏反应,但是否显著减轻对成人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尚存在一定争议[4,5]。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纤溶指标的影响。
回顾性选取2014-01~2019-0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38例,研究组42例。其中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65岁,平均(45.53±7.64)岁;病程6~18d,平均(10.32±3.97)d;根据发病原因分为遗传13例,环境影响11例,基因改变8例,其他6例;参照组细胞型22例,T细胞型16例。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45.31±8.01)岁;病程6~19d,平均(10.46±3.57)d;根据发病原因分为遗传14例,环境影响12例,基因改变9例,其他7例;研究组细胞型24例,T细胞型18例。参照组和研究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原因、细胞类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年龄>20岁,<60岁;(2)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病血诊断标准[6],通过血常规、骨髓、胸部X线、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患者资料明确、完整。排除标准:(1)有心脑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2)有重要器官异常,如大脑、心脏、肾脏等;(3)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两组均给予化疗和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
参照组第1、8、15、22d给予3mg/m2长春地辛(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18,1mg)进行静脉注射,第1、5d给予0.6mg/kg左旋门冬酰胺酶(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369,5000单位)肌注,第1~28d给予1mg/kg泼尼松(秦皇岛市兴华制药厂,国药准字:H13020366,5mg)口服。
研究组将左旋门冬酰胺酶改为培门冬酶注射液,肌注2500u/m2培门冬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15,5mL:3750IU),其余同参照组。
(1)凝血功能与纤溶指标检测:采集患者治疗前后3mL空腹静脉血,采用血凝仪检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同时采用血凝仪检测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2)治疗3个月后,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7]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患者骨髓造血正常,且未发生感染;部分缓解: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得到缓解,且未发生感染;无效: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尚未恢复,淋巴结仍然肿大,或发生感染现象;总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治疗前两组各凝血功能指标(P>0.05),治疗后APTT、PT、TT均明显延长,但研究组APTT、PT、TT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后PLG、t-PA、PAI-1均明显升高,但研究组组PLG、t-PA、PAI-1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纤溶指标比较
参照组缓解率为73.68%,研究组为90.47%,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8.94%,研究组为9.52%,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缓解率比较[n(%)]
表4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急、病程短,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呼吸系统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危害生命,治疗后仍有复发可能,且因个人体质差异,有部分患者治愈后会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仍有部分患者治愈后只能存活3~6个月[8,9]。白血病缓解率较高,但是治愈率仍然偏低,且不良反应较高,成人患者疗效低于儿童患者[9]。培门冬酶作为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的主要药物之一,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降低淋巴细胞增值性[10]。
APTT、PT、TT过高会影响凝血功能,使凝血功能减弱,影响患者止血。纤溶指标是指纤维蛋白被纤维蛋白酶溶解、水解的过程,使止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及时消除,稳定血液流动性,PLG、T-PA、PAL-1过高影响血管通畅,使血块凝聚在血管内,引起血管堵塞。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APTT、PT、TT均明显延长,PLG、T-PA、PAL-1明显升高,但研究组APTT、PT、TT和PLG、T-PA、PAL-1均低于参照组,说明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均可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但后者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培门冬酶使用后会减低患者谷氨含量,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膜稳定性降低,从而影响凝血功能以及纤溶系统亢进,而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参照组是由于培门冬酶磷脂双分子降低了免疫原性,使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维持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对各项指标影响相对左旋门冬酰胺酶较小。研究组缓解率高于参照组,说明培门冬酶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有助于骨髓造血恢复正常,主要原因在于培门冬酶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分解肿瘤细胞内L-天冬酰胺,且培门冬酶内的磷脂双分子能够增强活性时间,减少抗体形成,延长药性时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说明培门冬酶在安全性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培门冬酶内的磷脂双分子降低了免疫原性,使其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与罗畅如等[11]和许琳蔚等[12]研究一致,其也证明了培门冬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更低,但前者认为培门冬酶对纤维蛋白原影响明显,与本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样本量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综上,培门冬酶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显著,且对凝血功能和纤指标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