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淮安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1-01-12 07:31■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淮安生产总值长三角

■李 盼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起着绝对的领导作用。以上海为中心,有人曾提出了“四上海理论”,即“东上海”“南上海”“西上海”“北上海”。其中“北上海”就包含淮安在内。淮安虽然不在长三角区域中心,但是淮安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淮安地处江苏北部几何中心,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明显,素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的美誉,是长三角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可以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三角生态农产品供给地。为了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更好地融合与互动,研究淮安的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长三角区域北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从而有利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二、淮安产业协同发展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作用

(一)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1.长三角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根据历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可得出2010—2019年长三角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2019年之间,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总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稳居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的第一位,其次是浙江省,上海市排第三位,而安徽省和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差不大。

2.长三角区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根据历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可得2010—2019年长三角区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在2010—2019年之间,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上海市的人均生产总值稳居长三角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第一位,其次是江苏省,浙江省排第三位,安徽省则排在最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富裕程度。在长三角地区最富裕的地区是上海市,这也充分展示出了上海市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

3.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

根据统计资料整理可得,2019年长三角区域三大产业增加值占比及增长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019年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上海市的“三二一”结构最为明显,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排在第三位,安徽省排在最后。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上看,上海市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是最高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反而出现了负增长。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是最低的。尽管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模式,但是每个省份的情况相对各异,这可能是由每个省份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发展定位不同所导致的。

表1 2010—2019年长三角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布情况 单位:亿元

(二)淮安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淮安各年的统计年鉴,整理可得淮安2010—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数据,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2010—2019年之间,淮安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这说明淮安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好。2010—2019年之间,淮安的三次产业增加值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014年之前,淮安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模式,2014年以后,淮安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

表2 2010—2019年长三角区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分布情况 单位:元

表3 2019年长三角区域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布表 单位:%

表4 2010—2019年淮安各指标数据汇总表

表5 淮安2014—2018年的RCA值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淮安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一)淮安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的测定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三个,即区域比较优势、区域创新活动、区域产业分工。

1.淮安区域比较优势(RCA)

区域比较优势主要是抽象概括了区域内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使用效率指数能够直接测度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与土地使用效率,同时也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内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是:

根据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得出淮安2014—2018年的RCA值,如表5所示。

从表 5可以看出,2014—2018年淮安的区域比较优势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淮安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较,区位优势越来越突出,即淮安的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比较优势越来越突出,这有利于淮安产业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2.淮安区域创新活动(RIA)

区域创新活动是区域创新主体的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过程。计算公式是:

其中,InR&D表示研发投入强度指数,,R&D 表示淮安的R&D经费支出,GDP表示淮安的地区生产总值,∑R&D表示长三角地区R&D经费总支出,∑GDP表示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Patent表示淮安专利授权数,∑Patent表示长三角地区的专利授权数。

根据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得出淮安2014-2018年的RIA值,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2014—2018年淮安的区域创新活动出现了波动,从2015年开始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淮安的创新活动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并不占优势,淮安的创新活动水平较低。如果淮安产业想要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活动水平。

3.淮安区域产业分工(RID)

区域产业分工常常用产业区位熵来表示。当区位熵>1时,说明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区位熵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当区位熵≤1时,说明该产业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较弱。通过选取淮安某产业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和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该产业就业人数与所有就业人数之比所得的商,来衡量淮安的优势产业结构。计算公式是:

l表示淮安某产业就业人数,L表示淮安全部就业人数,∑l表示长三角地区某产业的就业人数,∑L表示长三角地区总的就业人数。

根据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得出淮安2014—2018年的三大产业区位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2014—2018年淮安的三大产业区位熵中,第一产业区位熵逐年增加,并且都>1,说明淮安的第一产业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区位熵值越来越大,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淮安的第二产业区位熵也是逐年增加,但是都<1,说明淮安的第二产业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竞争能力也较弱,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未来时间内,有可能会成为淮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淮安的第三产业区位熵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数值<1,说明淮安的第三产业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竞争能力也较弱,而这种竞争优势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淮安第三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弱。

表6 淮安2014—2018年的RIA值

表7 淮安2014—2018年的三大产业区位熵

表8 淮安与长三角地区2014—2019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ρ

表9 淮安与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2014—2018年的经济联系强度

(二)淮安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测定

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是指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相似倾向。我们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反映淮安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计算公式是:

其中,ρ表示两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ik,xjk分别表示i地区和j地区k产业所占的比重(k=1,2,3)。当ρ=1时,表示两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一致,当ρ=0时,表示两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一致。

根据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得出淮安与长三角地区2014—2019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2014—2019年间,淮安与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最小的,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淮安与上海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并且差异越来越大。淮安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先是逐渐上升,而后出现下降趋势,虽然出现了波动但是波动不大,数值都接近于0.996,说明淮安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淮安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说明无论是淮安还是浙江省,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所以二者在结构相似程度上出现了波动。淮安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逐渐上升,最小值是0.981419,最大值达到0.9988897,接近于1,说明淮安与安徽省产业发展条件与水平差不多,因此产业结构也极为相似。

(三)淮安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定

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及变化的方向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利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淮安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即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五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测定。计算公式是:

其中,Rij表示i城市和j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和Pj表示两个城市的常住人口;Gi和Gj表示两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Dij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公路里程。

根据相关指标数据,可以得出淮安与长三角地区各中心城市2014—2018年的经济联系强度,如表9所示。

从表9可以看出,淮安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五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对淮安经济、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按经济联系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南京、上海、苏州、合肥、杭州。淮安与南京的经济联系最紧密,这主要是因为淮安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之一,从空间上来看,淮安距离南京的公路里程数也是最小的,加上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使得淮安经济的发展与南京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淮安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仅次于淮安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经济高度发达,对外辐射面非常广泛。淮安与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是最差的,一方面是因为淮安距离杭州的公路里程数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杭州的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也不是最大的,但是淮安与杭州的经济联系强度是在逐渐增大的,这对淮安经济、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四、淮安产业协同发展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淮安与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淮安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路向好。近年来,淮安紧扣“一区两带”发展战略和“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定位,彰显“生态文旅水城”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空物流、生态文旅、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对接。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成为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地。同时,淮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盐化凹土新材料产业、食品产业等四大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一致,在此情况下,淮安又可以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淮安可以与长三角地区一起合作,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合作,利用各地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淮安还可以与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地方市场和地方政府的作用,地方市场和地方政府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淮安还可以与长三角地区一起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大平台。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淮安市政府对淮安产业与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淮安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探索与长三角地区的利益共享机制。

(二)淮安与长三角地区应加强产业的分工、转移协作

淮安无论是在农业、工业方面,还是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与长三角地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产业发展上看,淮安应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促使本地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2019年7月27日,宁淮特别合作区揭牌,成为南京与淮安共同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协同发展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作为淮安对口挂钩合作城市,南京将在产业发展、园区共建等方面给予淮安大力支持。在原有的基础上,淮安应该继续推动宁淮挂钩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快实施宁淮挂钩深度合作规划,深化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项目的建设,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宁淮产业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淮安应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开放、互动、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优质、高端资源流向淮安。一方面,淮安还应继续聚焦“433”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和产业高端优势,加强跨区域“双创”合作,推动淮安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在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等领域产业链、创新链的协作互补,促进淮安产业转型,进一步实现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对接。另一方面,淮安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淮安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2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6家。淮安可以依托旅游资源,充分挖掘运河文化、西游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特色创新旅游业,提升旅游品质,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

(三)淮安应充分利用地方政策,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融合

淮安市政府发布的《淮安“三新一特”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指出了淮安的四大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发展载体,突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升发展应用电子产业、高端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培育发展工控软件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整车为引领,以“三电”关键零部件为重点,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盐化凹土新材料产业”,以苏淮高新区、盱眙县为载体,以挖掘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凹土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食品产业”,以清江浦区、涟水县等为载体,瞄准“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方便休闲食品制造、酒及饮料制造、营养保健食品制造”四大重点方向,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分工协作产业集聚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江苏省力争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浙江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三大产业领域”,大力培育生物、物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淮安四大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是一致的。在未来,淮安就可以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的基地。

(四)淮安应优化地方财政政策,吸引长三角地区企业来淮投资

产业合作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促进淮安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淮安可以优化自己的地方财政政策,吸引长三角地区企业来淮投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鼓励市级金融担保机构和融资租赁机构帮助入驻淮安的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担保、租赁等服务。第二,给予来淮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或者税收适当减免政策,刺激长三角地区优质企业向淮安投资、转移。第三,给予来淮投资企业财政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来淮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成果的融合发展。第四,创新财政引导机制,提升财政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资金引导作用,加强企业之间的文化合作、科技研发项目合作。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来淮投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层次越来越高。长三角地区来淮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了淮安新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淮安生产总值长三角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