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华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赤峰 024005)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计划分娩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计划分娩指的是,采取人工干预方式对分娩时间进行调节[1]。计划分娩最初设立的目的是,针对患有某种疾病、需要给予积极治疗的孕妇,在其病情稳定,且胎儿已经具备在体外独立生存的能力的前提下,择期进行引产,以实现母婴病死率的降低、改善母婴结局[2]。同时,临床上,由于医疗需要,择期对产妇进行引产,也属于计划分娩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分娩的安全性。为确保计划分娩能够得到其应有效果,必须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为探讨缩宫素配合人工破膜在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现对66例产妇实施分组实验。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相关药物过敏史、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全者。采取随机序贯法,对66例产妇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年龄为21~41岁,平均年龄(31.42±3.4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8±0.31)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14例。实验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56±3.44)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5±0.34)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5例。对比分析2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行连续胎心监护,给予缩宫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50,10单位:1毫升),2.5单位/次,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中,制成0.01单位/毫升的混合液,应用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开始时≤0.001~0.002单位/分钟,然后每隔15分钟增加0.001单位或者是每隔30分钟增加0.002单位,最大不可>0.02单位/分钟,至产妇宫缩与正常分娩期类似为止。如果产妇24小时内无宫缩,可于次日将缩宫素用量增至0.005单位/分钟。进入产程成功:48小时内出现宫缩;引产失败:48小时内未见有效宫缩。
实验组应用缩宫素+人工破膜。行连续胎心监护,引产前,嘱咐产妇排空膀胱、直肠,进入产室之后,产妇取截石位,并将白色的消毒治疗巾垫在会阴部的下方,以便于收集羊水、观察其性状。人工破膜的操作流程为:施术者的右手食指、中指探入宫腔,左手握住艾力斯钳,并在右手引导下缓慢、轻柔地置入宫颈内口,并在宫缩间隙将羊膜囊夹破[3]。仔细地观察羊水的颜色、性状,做好胎心、胎动以及产妇生命体征监测。人工破膜成功的评估标准为胎发可见。破膜后1小时,检查产妇的宫缩情况,若无宫缩,且羊水呈I度混浊,则给予缩宫素以达到促宫缩的目的(同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嘱咐产妇卧床休息。引产失败的评估标准为48小时内未见有效宫缩。
观察并比较2组的引产成功率、产妇阴道分娩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
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率、±s进行表达,并实施x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引产成功率、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引产成功率、产妇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
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计划分娩指的是,综合考虑产妇的孕周、宫颈成熟度、胎方位及妊娠期糖尿病、肝炎、心脏病、肾炎等妊娠并发症的实际情况,在有医务人员监护的条件下,使产妇在计划预定时间之内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分娩[4]。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计划分娩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人工破膜是自然分娩中的一种常用引产方式,也被成为人工破水,是用一个细小的棉签或剪子,经过宫颈达到羊膜,并刺破囊括胎儿的羊膜,以达到强化宫缩、观察羊水性状、加快产程的目的。缩宫素也被成为催产素,临床上主要用于引产、催产及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缩宫素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可以有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与正常分娩期相类似的宫缩,扩张子宫颈。
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单一应用缩宫素的对照组相比,应用人工破膜+缩宫素的实验组,引产成功率、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提高,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提示,人工破膜配合缩宫素,有利于改善计划分娩产妇的引产效果。实施人工破膜之后,羊水迅速流出,宫腔容积发生了改变,进一步使子宫动力学出现变化,引起子宫收缩。同时,人工破膜成功后,羊水、血液中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宫颈组织白细胞分泌弹性蛋白酶/胶原酶的量增多,引起胶原降解,从而加速了宫颈的成熟、软化,使宫颈口进一步扩张,达到加快产程进展的效果。
综上所述,计划分娩中人工破膜配合缩宫素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