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1-01-12 01:23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腰段椎弓成形术

刘 磊

(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脊柱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指脊柱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是常见骨科骨折疾病,高发群体为高龄者。随着年龄日益增大,老年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不断衰退,抵抗能力变弱,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病人,有着更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临床曾经主要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此方法的固定效果欠佳,促进椎体康复效果也不太理想[1]。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强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脊柱强度,给患者不会带去太大伤害,利于患者后期康复[2]。本文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挑选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符合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X线与CT检查确诊。本次研究患者与家属都知情同意,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取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5-80岁,平均(70.5±4.2)岁;致伤原因: 20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压伤例,14例交通事故;受伤节段: 24例单纯胸腰段,2例胸腰段+颈椎,5例胸腰段+腰椎,9胸腰段+胸椎。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3-77岁,平均(66.4±3.8) 岁;致伤原因: 16例高处坠落,7例重物压伤,17例交通事故;受伤节段: 25例单纯胸腰段,3例胸腰段+颈椎,7例胸腰段+腰椎,5例胸腰段+胸椎。2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可以比较(P>0.05)。

2 方法:手术前,2组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实施常规消毒、铺巾,2组病人都采取全身麻醉,病人呈俯卧体位,切开病灶部位皮肤,充分暴露以利于手术,通过C型臂X线的引导,明确手术部位,并了解四周组织状况。完成上述步骤后,对照组执行单纯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具体操作法如下:应用定位针,以确定手术当中的进针长度, 依据定位针的长度,挑选合适的椎弓根螺钉尾部,将螺钉置入, 经由C型臂X线的引导,以明确螺钉位置,再安装并固定。再置入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添椎体成形术,具体如下: 通过C型臂X线的指引,判断穿刺位置,挑选内下方作为进针入口,让针尖处在椎弓根外缘10点或2点的位置,精准定位后,从侧边朝上,缓慢推送导针,直到超过椎体后缘1-2mm为止,设立工作通道,之后从套筒中拔出导针,使用椎体钻,经由通道,钻入离椎体前边1/5的地方,再退出椎体钻,将骨水泥注射其中。最后,置入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手术结束后,2组病人都给予抗生素,避免感染,术后2-3天拔出引流管,术后13天拆线。

3 观察指标[3]: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管狭窄情况、Cobby’s角、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分析2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

5 结果

5.1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分析

5.2 2组治疗前后的脊柱后突 Cobb’s角、椎管狭窄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的脊柱后突Cobb’s角、椎管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都有所改观,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脊柱后突Cobb’s角、椎管狭窄情况分析对比

5.3 2组治疗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情况对比:对比2组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指标都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情况对比

讨 论

近年以来,人口日益老龄化,建筑业与工业飞速发展,同时各类意外事故频频发生,老年骨折病人数量日益增多。人体脊柱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就是胸腰段,大部分患者骨折基本发生在L2、L1-L5及T1-T10等位置,出现骨折的概率最大的是L2[4]。有许多原因致胸腰段脊柱骨折,通常认为多种外力因素是主要致病因,包括轴向压缩、屈曲、牵拉,过度拉伸,旋转与剪切等[5],依据Denis分型,轻度损伤包括棘突骨折、横突骨折、椎弓峡部骨折与关节面骨折,而严重损伤则包括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位与屈曲骨折[6],临床症状是局部疼痛,无法站立,很难翻身,同时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各机体器官功能出现严重退化,康复时间长,严重危害病人机体健康,所以,老年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7-8]。

病人出现胸腰椎脊柱骨折后,脊柱本身的稳定性受到巨大破坏,导致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例如:运动姿势不正常,感觉出现障碍,骨折时引发的疼痛、丧失骨质,都增加病人的痛苦,病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目前,治疗老年胸腹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原则为探查椎管情况,减轻椎管压力,融合植骨,实施内固定[9]。聂晶鑫[10]等研究表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较好让患者脊柱正常生理弧度得到修复,同时受损伤椎体高度也可以得到恢复,且有效减少患者卧床时长,推动患者尽早参加康复锻炼,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但是此手术方法的不足在于会椎体内空隙产生,难以促进患者骨性结构得到良好恢复。传统的单纯椎体成形术,穿刺皮肤,注入骨水泥至椎体内,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但是此方法会固定受损椎体畸形,手术后易致脊柱后凸畸形,尽管后突成形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后凸畸形,但是纠正效果不太理想。另外,还容易出现以下并发症:受损椎体上下正常椎体再骨折、骨水泥块移位。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流手术方式就是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其优势是手术创伤小,可以给予受损的脊柱的前柱支撑,提高受损脊柱的强度,促进骨折尽早愈合,加快病人恢复健康的速度。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椎体相关生物力学强度,推动受伤椎体尽快复位,同时促进恢复受伤椎体前柱的强度,加快病人各相关功能尽早恢复正常[11-1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脊柱后突 Cobb’s角、椎管狭窄情况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与后缘高度压缩情况的改善幅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可以对受损椎体加以良好固定,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强度。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减少椎弓根钉的应力,防止内固定出现松动与断裂,促进尽早下床活动。此研究结果与李国庆[13]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突出,有助于提升患者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术中出血量少可以较好降低对机体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脊柱后凸角度与椎体高度,推动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腰段椎弓成形术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