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454000
静脉血栓栓塞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研究表明,手术、癌症和年龄增长是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1],其中肺癌患者的发生率可达5%~16.2%[2]。由于静脉血栓栓塞在早期多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由于缺乏特定表现,若依靠已确立的诊断方法进行筛查,患者则可能要面临诱发肺栓塞的风险。间歇性充气压力泵是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方法,经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本文中通过对经胸腔镜性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比常规护理措施下患者术后早期下肢血流变化及短期内血栓发生情况,探讨其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8年8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18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13±5.24)岁。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肺癌,自愿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已排除既往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控制不良的患者。将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例患者中转开胸治疗,因此观察组56例,对照组5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预防血栓方法,即手术前后进行血栓预防相关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被动训练以及早期下床活动等。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给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使用配套腿套套于双侧小腿,压迫频率根据患者进行设定,压缩周期为3min/次,压力80~100mmHg(1mmHg=0.133kPa)。术中持续应用,术后使用30min后停用60min,再启动30min,以此循环24h。停用间期可按医嘱进行相应训练。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24h和术后72h由同一医生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血液流速,每次采样3次血流,取平均值作为标准值。(2)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24h和术后72h抽取空腹静脉血,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3)观察患者术后30d内血栓的发生情况。
2.1 两组患者下肢主要静脉血液流速比较 由表1可见,术后72h,观察组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下肢主要静脉血液流速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术后72h的PT、APTT、D-D以及Fib水平与术前24h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30d血栓发生情况 术后30d,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5例(8.62%),观察组发生0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49,P=0.025)。
有学者调查显示,肺癌术后患者血栓发生率可达12.6%,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分别为16.4%和7.5%[4]。术后应用间歇性压力泵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物理预防手术,其可通过压力循环渐进式对下肢反复加压,改善局部血流循环,从而达到加速下肢回心血流和深静脉血流的效果,最终起到有效降低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的作用。在干预时间方面,国内大多数临床研究均于术后早期给予物理干预措施,而药物干预则以围手术期为主,相关研究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非术后逐渐形成,其源头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即可出现[5],因此术后预防可能为时已晚。因此国外有研究认为,术中术后持续应用间歇性压力泵效果更佳[6]。
本文结果显示,对比常规护理模式,应用间歇性压力泵的患者在术后72h的下肢股总静脉和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增加,这与上述研究所示间歇性压力泵可改善下肢血流循环结论一致。但在凝血相关血液指标中,本文结果两组患者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其原因为凝血指标受手术创伤、麻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单纯的物理刺激并不能改变机体的功能。而术后短期内的随访调查显示,应用间歇性压力泵的患者其术后血栓的发生率有显著降低,综合上述各指标的观察,笔者认为术中术后早期的物理刺激是针对术后早期肢体运动减少,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大时期的辅助治疗,可弥补由此导致的血流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等高危现象,在恢复自主运动后患者可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达到由于物理刺激的效果。虽然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依然有早期功能训练,但血栓的形成基础可能在术中即已形成,因此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血栓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间歇性压力泵的应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栓防治中具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