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标
(宜兴214221)
宜兴的紫砂壶是独特的文化载体,通过作者制作、装饰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观赏者和使用者在使用和品赏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蕴含在其中的一些审美韵味和文化内涵。文人的参与改变了陶艺人作壶的方向,同时也提升了紫砂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把中华文明一些传统的、经典的精华文化要素融入到紫砂壶当中,成为陶瓷领域的独具艺术特色而又广受欢迎喜爱的艺术门类。
许多东西经历了时间的洗刷和沉淀之后,都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越久越美、越拙越美,它会呈现出一种古厚拙朴的味道。比如这把朱泥“筒形壶”(见图1),初见欢喜,愈久愈增喜爱之情。如《东坡题跋·评韩柳诗》中所说:“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此作品几分质朴、几分雅趣仿佛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记忆。又如清代吴敏树《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言:“其词朴秀若天成,得古歌谣之意。”,这个词的形容似乎恰到好处:朴秀。圆器有“圆、稳、匀、正”的造型规则,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里面体现了很符合人们日常审美习惯的一种表达。这些造型规则在这把“筒形壶”上体现无遗,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概念当中,更加注重简约古朴、凝练厚重,应该是比较独特的一种审美取向。“朴秀”字面的意思是“朴实而秀美”,“朴”和“秀”看起来似乎不应该放在一起,然而朴和秀不是绝然不可并立的两种风格。这有点儿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所谓的“中庸”之道,只不过是把古朴素雅和隽永秀丽的这种风格有效地融合在了一块儿,而不是说粗朴到极致的那种粗犷之美,也不是秀气温婉的那种工秀之美,其实是二者兼而有之。这在艺术的风格当中,或者在艺术创作当中,它是并不矛盾的,但是如果想把壶做出朴秀,这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图1 筒形壶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庸之道是讲究不偏不倚而又涵被万物的,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很有包容感、很有内涵力的理念。其实在艺术风格当中,朴和秀是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它们是互相彰显的。
一味的秀失去了这种粗犷和朴实,就会减弱它的艺术感染力;一味的粗犷古朴,有可能就会减弱了作品的细腻度的表达。朴和秀的关系就好像是易经当中所说的阴阳,它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话题。阴和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是蕴含着自然规律,是万事万物发展从孕育到成熟、衰退、消亡的一个巡回的概念,阴阳相冲化万物。因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那么朴和秀应该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总的来讲,阴阳对立、阴阳相冲,阴阳又转换,它们是互相生发的。孔子在《易传》当中有云:一阴一阳为之道。阴和阳,彼此互常相感替换,道用无穷,处处有之。由阴阳的概念,我们可以化生出虚实、长短、大小、疏密等等这种概念。这些元素应该在艺术作品当中是相辅相成的、一种互相的彰显,它们不是一种对立的矛盾,如果是这两点在作品当中形成了对立的矛盾,这件作品就是失败的了。他们应该是既有变化,但又统一、又协调,这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应该是把所有的创作展示显得自然而然,就正所谓“道法自然”。当然通晓这些道理,不是说我们是为了做一种话题的讨论,而是从中感悟到中国文化的,或者是所谓“道”的一种博大精深,能够运用精熟、能够出入古今,不受所有的材质技法,包括艺术门类的限制和束囿,这样才能够无所挂碍而又自由畅快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化境界,从而才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和受众、读者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
这把壶的底款内容也是非常耐人品味:明月一天凉似水。在品茗交谈的过程中无意间瞥见,顿觉惊艳,紫砂壶上的款识装饰实则是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和外延。作为当代的紫砂人,应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从提升自己的造型技能和文化素养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紫砂艺人要合理而正确地把握好这种艺术风格当中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到“寓繁于简,以朴显秀”,这样才能够在紫砂壶的制作当中不断地推出新作,不断地有新的进阶和提升,也就可以不断地为紫砂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