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娣
(宜兴214221)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名句,也成为了探寻紫砂历史溯源的有力佐证,虽然现在还没有发掘宋代紫砂实物,但我们从中可以得知紫砂器在宋朝的时候已经产生。当时的陶瓷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唐宋瓷器在中国的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紫砂具有确切年代的、目前已知可见的最早的一把紫砂壶,是在南京发掘的明嘉靖十二年的太监吴经墓时,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也被称之为“吴经提梁壶”,到了明代万历以后,出土的紫砂壶就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紫砂作品多处可见。而明代正是手工业、小作坊生产的飞速发展时期,紫砂器也恰逢其时,在世世代代紫砂匠人的传承之下,在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之下传及当代,紫砂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正是因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才有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长久不衰,使其具有古典的东方美学韵味。从先辈们在彩陶上面的象形文字符号一直到青铜器的饕餮纹理,再到金石篆刻的书卷韵味,都在紫砂壶上面得到完美的呈现。许多的紫砂器型都是参考了其它材质的器具改良而来,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更加美观大方,用紫砂独特的造型设计语言来彰显其中的艺术审美。同时,紫砂陶刻匠人们“以刀代笔”,除了把山川大河、自然万物刻绘在紫砂壶上面以外,还把自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到的养分吸收理解,变成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把独特的形式感觉、心理想象、情感内涵都表达出来,让小小的紫砂壶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金石味,传递给我们久久不绝的视觉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之情。
紫砂作品“延年长乐壶”(见图1),其设计和创作的初衷就是希望从两个方面来表达寓意:一是壶本身的造型设计,二是上面的金石刻绘。此壶造型颇为巧妙用心,采用传统经典器型的造型特征,壶身如一面扁鼓,敦实饱满,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壶嘴为长寿的象征——乌龟脑袋抽象而来的造型设计,上面还有吉祥纹路装饰,仿佛两只小眼睛炯炯有神,前端收紧,小巧可人,出水流畅;壶把采用龙形把手,圈握舒适,为此壶增添了分外的婉约之美感;壶盖富有层次微微凸起,上面的壶钮圆润大方,和壶身和谐统一。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周身刻绘的图案和文字,看似杂乱的布局中暗合了留白的艺术技巧,在临摹甲骨文和瓦当形态的同时,把美好的祝福也刻绘于上,“留香”、“仁寿”等字体刻绘有力、自然流畅,甲骨文和瓦当上面用刀如笔,点点到位,在细节的把控之中颇见功力。从整体来看,此壶长寿之龟的形象抽象概括起来,用紫砂的技艺进行演绎,尽管造型简单却概括到位、雅趣横生。上面周身的刻绘笔力遒劲、深浅皆备,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甲骨文、金文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充分地表现出此壶浓浓的书卷气、文人气、金石气。
图1 延年长乐壶
美意延年,长乐未央。传承千年历史,紫砂艺术和其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一样绵延至今。在包罗万象的紫砂文化之中,祝福美满、健康长寿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茶本来就有保健功能,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元素对于抗疲劳、增强免疫力具有良好的功效,所以饮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在长期的坚持之中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乌龟就有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的象征意义。甲骨文和瓦当上面的金文镌刻也常常以“延年益寿”为题材,与紫砂壶装饰结合起来可谓是相得益彰。这件作品“延年长乐”正是把象征长寿的神龟造型和金石陶刻结合起来,把我们对于生命的美满祝福和对于岁月的眷恋都蕴含其中,其造型艺术与金石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紫砂壶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也逐渐地深入了普通百姓家庭的日常生活,作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饮茶器具,紫砂壶不仅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而且通过其中的造型设计和内涵文化彰显着中国传统的祝福之情和吉祥之意,引起我们内心世界的赞同和共鸣。作为紫砂艺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为了维护紫砂的本来面貌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坚持匠心守正、不忘初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大力地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都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力求创造出既具有个人明显风格,又能够得到广大壶友认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