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方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 301500
宫颈息肉属于慢性宫颈炎症,多表现为月经后、性交后或绝经后合并反复的阴道炎症或伴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是已婚女性常见病之一[1]。宫颈息肉源于宫颈阴道部分和宫颈黏膜,因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促使宫颈管黏膜增生和堆积所致,恶变率约为2%[2]。但对于妊娠期女性而言,是否立即实施宫颈息肉摘除术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宫颈息肉摘除后会造成早产、流产风险增加,而部分研究认为宫颈息肉潜在恶性可能,需尽早摘除。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产检的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孕妇70例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妊娠期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行产检的70例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孕妇临床资料,按是否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分为两组。将30例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者设为研究组,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31.28±2.65)岁;经产妇4例,初产妇26例;孕周10~25周,平均孕周(18.32±3.31)周;息肉数量1~5个,平均息肉数量(2.21±0.24)个。将40例未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31.21±2.60)岁;经产妇6例,初产妇34例;孕周11~25周,平均孕周(18.24±3.25)周;息肉数量1~6个,平均息肉数量(2.26±0.21)个。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息肉;息肉直径0.5~5cm;单胎;签署知情同意书;定期产检至分娩;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因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终止妊娠;宫颈癌;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手术禁忌证;生殖道急性炎症;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精神异常;正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1.3 方法 在阴道镜检查门诊实施宫颈息肉摘除术,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与会阴部,在阴道中置入阴道内器,在体外将阴道镜对准子宫颈,诊断子宫颈病情。若子宫颈上存在分泌物,则使用蘸有0.9%氯化钠溶液棉球拭除。仔细观察息肉数量、蒂部,将宫颈息肉蒂部用卵圆钳钳夹,缓慢旋转摘除,若患者出血较多,则使用无菌纱布填塞。手术治疗时切勿盲目伸入宫颈管内,需保持动作缓慢、轻柔,避免胎膜胎盘组织受损。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情况: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阴道加德纳菌、阴道炎(真菌性及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细胞学异常等;(2)比较两组妊娠结局:足月产(≥37周)、早产(28+1~36+6周)、流产(<28周)、足月前胎膜早破、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等。
2.1 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 研究组阴道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BS、阴道加德纳菌、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对比[n(%)]
2.2 妊娠结局 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为(3 224.98±488.65)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 284.47±521.05)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5,P=0.629);两组流产、早产、足月产、足月前胎膜早破、剖宫产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n(%)]
宫颈息肉是子宫颈黏膜上皮及间质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呈局限性增生形成的息肉状物所致,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约为5.1%,大小为0.5~5.0cm不等[3-4]。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宫颈息肉的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性激素作用、体内甾体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慢性炎性反应长期刺激、人乳头瘤病毒和沙眼衣原体感染、阴道pH变化、周围环境理化性改变、分娩、性生活、药物应用影响等密切相关[5]。因宫颈息肉组织形态不同和发生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亦存在差异,主要症状为血性白带、白带增多呈黄色和阴道点滴状出血、接触性出血等阴道出血,部分患者伴有腰骶部不适、外阴瘙痒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宫颈息肉在妊娠时宫颈息肉内间质细胞可转化为蜕膜细胞;腺体上皮细胞核大深染,呈跳跃式排列,甚至异形;微腺型增生过长,息肉内充满新生小腺体或增生,腔内存在大量黏液等3种变化[6]。而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可能会引起反复炎症、阴道出血,改变阴道环境,导致孕妇流产、感染、胎膜早破等情况,甚至早产,对孕妇身心健康和胎儿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需积极治疗。
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息肉的主要方式,其中宫颈息肉摘除术为常用术式,常规消毒后,将息肉蒂根部用卵圆钳夹住旋转取下即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势[7]。但以往认为传统宫颈息肉摘除术中需行宫颈提拉、息肉旋转等操作,会刺激宫颈,术后易发生腹痛,同时术后纱布的填塞会造成孕妇阴道内坠胀不适,进而造成流产风险增加。孟瑜等[8]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孕妇妊娠结局与未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息肉大小与阴道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显示,两组GBS、阴道加德纳菌、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体重、流产、早产、足月产、足月前胎膜早破、剖宫产比例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使用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这得益于入组孕妇是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进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术前详细告知孕妇手术方式、必要性,消除其不良情绪,术中手法温柔、娴熟,故并发症少。本文中,研究组阴道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使用宫颈息肉摘除术会增加阴道炎发生率,这可能与宫颈息肉摘除术后出血量大,且炎症未得到根治有关,术后可行宫颈分泌物培养,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以降低阴道炎的发生风险。临床使用宫颈息肉摘除术治疗时发现,部分较小的宫颈管内的息肉不易被发现,存在无法彻底去除病灶的可能,术后易复发。
综上所述,妊娠期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虽会增加阴道炎发生风险,但对产妇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