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
(武汉市江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00)
急性扁桃体炎(AT)是腭扁桃体的急性炎性反应,多合并咽淋巴环亦或是咽黏膜炎症。高发群体是10 ~30 岁青壮年,部分患者症状呈反复性发作[1]。高发季节为春秋季,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其具有较典型的前驱症状,如猩红热或是白喉等。AT的病因包括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和附近器官炎症等,多通过血液学检查确诊,可见白细胞计数(WBC)增加,C 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研究选取68 例AT 患者,用于分析头孢克洛分散片的疗效。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来院治疗的68 例AT 患者。随机分为A 组35 例,男20 例,女15 例;年龄5 ~34 岁,平均(20.26±0.48)岁;B 组33 例,男17 例,女16 例;年龄4 ~32 岁,平均(20.17±0.30)岁。经检验差异不显著(P >0.05)。
B 组行阿奇霉素片治疗,每次剂量为0.5g,每日1 次,连续口服5d。
A 组行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儿童患者用药剂量为每次20mg/kg,每日3 次。连续用药3 ~5d,严格监测病情。成人患者用药剂量为每次0.25g,每日3 次。若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且脓性分泌物量多,则局部擦涂硝酸银(5%),含漱复方硼砂液。儿童患者伴有高热症状,应加用抗病毒药物。
记录咽痛、畏寒、发热等症状消退耗时;观察治疗前后的WBC 与CRP 水平变化;评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血清病样反应等不良反应率。
基本治愈:发热与咽痛等症状消失,局部充血缓解,下颌角淋巴结并无肿痛感,扁桃体分泌物完全消失;显著疗效:发热与咽痛等症状显著改善,下颌角淋巴结轻微肿胀,扁桃体分泌物显著减少;初见疗效:症状改善,下颌角淋巴结肿胀较明显,扁桃体分泌物有所减少;未见疗效:症状、淋巴结肿胀与扁桃体分泌物均未见好转[2]。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2.73%,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n(%)]
观察组的咽痛、畏寒与发热等症状消退耗时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症状消退耗时比较(±s,h)
治疗前,两组的WBC 和CRP 指标对比,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WBC 和CRP 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4.24%,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3 两组的WBC 和CRP 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的WBC 和CRP 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n(%)]
AT 是耳鼻喉科高发病,多发病于儿童、中老年人与青少年,若疾病反复发作会导致局部并发症,如扁桃体附近脓肿或关节病变等。其病因与症状多样,常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双球菌等,需要进行消炎与抗菌治疗。AT 的一般疗法为,嘱患者清淡饮食、多饮水、多休息,禁食油腻或是辛辣食物,严格戒烟酒[3]。若吞咽困难则应补充液体,进流食,同时应该做好隔离,正确戴口罩。抗生素是其常规疗法,若病情较轻可以口服抗生素,病情偏重可选择第二代头孢抗生素,再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或是口服等给药方式。阿奇霉素片是较为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明显缓解扁桃体部位的炎症反应,由于其临床用药年限较长,因此给药方法多样且成熟,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但其需要4~5d方可控制炎症,见效较慢,且耐药性高,具有用药局限性。
头孢克洛分散片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于肺炎双球菌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为阻断细胞膜的大量合成过程,针对性灭菌与消炎。其优点为口服方便、起效快、吸收迅速,实用性强[4]。作为广谱半合成类抗生素,其对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活性类似于头孢羟氨苄,且对于肺炎球菌等不产酶致病菌的抗菌效用高于头孢羟氨苄的3 倍左右。药物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可均匀的分布于机体组织内,达峰时间约是0.5h,血药浓度约为13mg/L,清除半衰期为0.56h。药物成分中,15%经体内代谢,主要为经肾排泄,用药8h 后,77%左右的药量经原形排出,可检测出较高的尿药浓度[5]。使用该药具有以下注意事项:①该药与头霉素或是青霉素等药物具有交叉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因此,若患者对青霉胺、青霉素类或是头霉素药物过敏,则慎用该药。②肝功能或是肾功能损伤者慎用。③长期口服该药可能导致菌群明显失调,进而导致继发感染,应口服7d 以下[6]。④该药可能会影响实验室指标,再进行实验室检查前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史等情况,给予预见性处理,保证结果准确。本次研究中,在进行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的基础上,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是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可局部擦涂硝酸银,同时含漱复方硼砂液,可发挥消炎与收敛功效,增强头孢克洛的药效。若儿童患者在用药3d 后仍出现发热症状,且体征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血象显示WBC 继续升高,则可能为病毒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加用抗病毒药物。在用药的同时,应告知患者注意保暖,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并进行隔离治疗,预防疾病传染给他人。
结果中,A 组的总有效率(94.29%)高于B 组(72.73%);A 组的症状消退耗时短于B 组;实验室指标低于B 组;不良反应率(5.71%)低于B 组(24.24%)(P <0.05)。说明头孢克洛分散片可以促进症状消退,改善实验室指标,具有较佳的安全性。原因是口服该药后,药效可集中作用于炎性病灶,促进炎症吸收,进而改善症状,且能减轻炎性反应对于WBC 与CRP 等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性,恢复其正常水平。本次研究严格筛查该药的用药适应症,因此不良反应少,加之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较小,会大幅提升用药安全性。总之,可将头孢克洛分散片作为AT 的首选药物,加快病情好转,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