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

2021-01-11 20:11:46刘燕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两极分化应对措施小学数学

刘燕

【摘要】数学是最为基础性的学科之一,小学阶段学好数学将让学生受益终身。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简单分析,先对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1.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两极分化”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教师、学生)和物(教材)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就教师而言,有些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霸权教学”驾轻就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从而人为地拉大了两个“阵营”之间的差距。其次,由于学生的禀赋存在差异,个别学生针对某一知识无法“逾越”,进而对学科产生畏难情绪。长此以往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后,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用性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具有较强的跳跃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解决小学数学“两极分化”问题的方法分析

2.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先立足于自己的“角色”,考虑自身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进而开展如下方面的调整。第一,增加师生沟通机会。通过交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博得学生的信任,逐渐培养出“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后进生更多参与机会,针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鼓励,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优等生,应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有意识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二,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教学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随时学习各种前沿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拥戴的良师。第三,做好辅导工作。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开展针对性地辅导,努力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采取分组学习模式,将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平均分到各组,通过相互影响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

2.2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思维强、抽象、枯燥等典型特点。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小学生的世界非常单纯,他们无论是学还是玩,都离不开“兴趣”二字。因此,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还需从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入手。第一,巧妙应用数学竞赛。小学生都有不服输的精神,我们要发挥他们争强好胜的长处,适当增加数学竞赛内容。若依托小组开展竞赛,则能发挥优等生带后进生的作用,在团队荣誉感的感召下,大家会齐心协力的“对外作战”,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第二,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对外部事物均有很强的好奇心,若增加生活素材,则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后进生、学困生而言,更具亲和力,也更容易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2.3结合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学

每位学生均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殊性”,开展因材施教就非常必要了。第一,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开展教学时从设计环节入手,保证教学内容具有相应的层次性,保证基础性知识简单些,习题知识的难度适中,思考拓展性的问题难度可以更大一些,这样能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第二,数学练习的层次性。布置课后练习题时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若练习题难度统一,则优秀生不费吹灰之力,并逐渐轻视此类练习。但对后进生而言,则困难重重,反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采用层次性作业,既能培养优秀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还能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第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轻松的环境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家的上进心,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

2.4针对学生设计适宜的题目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分析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以此为基础设计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大家在学习中收获成功,愉悦心情。数学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知识理解能力、性格差异等维度,设计出针对性题目。针对后进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充分消化基础知识,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不断提升大家的学习自信心。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应该适当增加题目难度,让他们“踮踮脚”就可以解决。此类学生也会发现“天外有天”,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这样,无论哪“类”学生,都会学有所成,并养成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即便面对后进生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给大家灌输“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终身学习理念。不能捧杀优秀学生,更不能耻笑或侮辱后进学生,要以“上帝对待每一个人永远是公平”的心态面对每位学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天赋和优點,及时给予必要的肯定,让学生自信满满。针对学生的短板,则需调整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及时进行纠正补强。这样就能逐渐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

结论

综上所述,“两极分化”现象是较为常见的教学问题,我们要努力从教师、学生、教材等几个维度出发,通过因势利导、查漏补缺,力图拉近“两极”之间的距离,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两极分化应对措施小学数学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6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