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月
【摘要】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我国中小学校教师探索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的产物。基层学校教师用微课程教学法成功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有效提升学习绩效,翻转课堂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蜕变。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程教学法 发展 变革
一、翻转课堂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热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关注“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主要原因如下:
1.实现了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架构了实施翻转课堂的数字化教学系统依托“阳光微课”数字化学习平台、校园镜像服务器、千兆校园网、教室无线网络、学生个人便攜终端(平板电脑),和针对重难点录制的微课资源,组成翻转课堂教学系统,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现了最前沿的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2.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翻转课堂利用网络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自主选择任何一位教师的微课学习。微课视频可快进、暂停、重复,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靠声音信息传递教学信息的局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3.促进了教师角色的改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需要规划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任务,围绕重难点设计微课,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学生日常学习数据的积累,为学科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可以共享数据,使学科研究摆脱了依赖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和模糊性。上述工作的开展,促进教师主动研究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材整合的目的及操作方法,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提高了微课制作等信息化教学技能。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翻转课堂”落地生根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教学结构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完成知识传递,课堂外完成知识消化。教学流程是课堂内进行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堂外进行课堂练习。而翻转课堂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把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前,让学生在课外预习,预习完回到课堂研讨,不懂的问题首先由小组内同学帮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辅导,过去课堂上主要是知识讲解,现在是做练习,教师过去是讲课,现在是个性化点拨。这种方式为先学后教。
但学生在知识预习时怎样把过去老师课上讲授的关键点能够学到呢?这就需要一个支架。教师可以参考可汗的方式设计开发微课程,然后传到学生的学习终端(平板或手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
鉴于我们学校教育的国情,广州一教师将美国的翻转课堂课内、课外结构改为AB型教学结构。A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练习,B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学科进行AB课堂教学方式组合,如AB、AB、BBA、AAB、BABA等多种方式。
这是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的演进。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个人信息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微内容(例如微视频、PPT、Prezi等)。
微课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教与学方式的结构型变化;二是高质量的微课程。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这种发展历史反映了它更加适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克服了机械照搬国外翻转课堂模式的局限性,从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到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从关注课堂教学的时间流程安排到关注适合的教学策略设计,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认识的深化。
三、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
1.微课程设计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趋势是系列化的和教材配套的,进一步发展为移动-云端能够支持的,并且是跨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要增加互动性(嵌人学生自控参数,必要的交互式练习等);增加知识管理系统(笔记、标注、云端共享);增加学习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将由出版社和教材制定部门配合共同来做。出版社制作的同一个模式的微课程资源不会适合所有地区情况,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微调,从而更加适合个性化的需求。
2.微课程教学策略发展变化
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学策略包括掌握学习法、发现学习法,PBL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创客教学法。掌握学习法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在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但对于交叉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法是有缺陷的。
发现学习法是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昌乐一中开展“自学质疑课”的理念是相通的。新时代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公民,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提出质疑,在课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同伴可以相互提问;课后总结反思。
未来的发展是基于应用软件(APPs)的教学,包括四大系统:苹果APP应用、安卓APP应用、谷歌APP应用、微软APP应用,每个系统都有上万的教学软件。GeoGebra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未来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四、如何探索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思考、养成良好习惯、实施有效教学。2012年,教育部-英特尔一对一项目专家组针对数字化教育环境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总结出四项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小步子-不停步-朝前走(微变革);(2)目的性原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个性化);(3)适切性原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结合本校、本学科、不同教师、学生的差异性);(4)变革性原则:创新性、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扬弃和颠覆。
我们期望通过翻转课堂,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减轻教师负担,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翻转课堂,最终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E-learning 世界》 翻转课堂的起源与成功 2012年第7期
[3]蔡蓓,《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英语》,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4] Kukulska-Hulme,A,Shield,L. An overview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From content delivery to supported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ReCALL[J].2012,20(3):27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