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杨洋
【摘要】思想品质的培养是对于一个人综合素养的要求的关键,也是建立高尚人格,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而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尚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是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时期,对于此,老师要着重就高中学生政治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应对,主动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增加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热情,并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培养政治核心素养,形成敏锐的政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引言:
政治新型课程改革,对于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要求老师加强政治专业能力的培养,转变死板的教学方法,更新政治教学理念,“唯才是教”和只重视成绩的思想观念,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能力为目的,建立学生优秀的人格,让学生了解做人的基本原则,进而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立体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增加对于政治学习意义的了解和认知。本文就新课改革下,政治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并给予一些策略和路径,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1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1.1教学目标的“片面性”
高中课堂中教学目标过于“片面性”是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表现为,教师只关注学生政治成绩,在教学目标上与政治素养的养成相比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政治学学科中思想理论对于学生人格发展和健全的重要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政治意识,也难以让学生获得学习政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养。
1.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存在“逆反心理”
高中政治课堂上也存在老师在教学方面上对于教学的“逆反心理”,表现在对于政治学科政治教材变化多变,对于政治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的反感,同时还存在对于,教学难度以及自身实际能力差异的不顺心,以及对于政治教学中顽皮学生的难以管理的苦闷,这些导致高中政治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教学中的师生教学的交往的“单向性”和“一言堂”
高中教学课堂上也存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沟通无效的现象的发生,表现为,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自说自话,照本宣科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很难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使得政治教学课堂失去了教学真正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降低了政治的学习热情,更加难以将政治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使得效果最大化。
2对于高中政治教学问的解决路径
2.1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
对于高中政治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目的的单一性,片面化,老师应主动将教学目的转变为多元化和立体化,增加政治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具体来说,老师要将理论的解说和检查考试相互结合,并增加政治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情怀,以增加政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此同时,也要将教学目标中,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向。
比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目的,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认识并掌握哲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它能够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长足发展也为学生建立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高远理念奠定基石。
2.2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教师逆反心理的出现,老师应主动寻求改变,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专业知识和能力,增加自己的政治的知识武装,从而提高政治教学中力不从心的现象,另外,老师也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政治的热情,增加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同时活跃课堂的政治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
比如在学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实践活动”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世界的多元化,以及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而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应该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改造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规律。对于这节课,老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的案例,增加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政治原理的认识深度,从而降低老师的逆反心理,增加政治教学的效果。
2.3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项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方面的问题,应该让老师重视师生交往的双向性的意义。这要求老师更正教学理念,转变以往教学“一个人的课堂”的教学风格,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政治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学习政治的乐趣,以及培养政治意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与人相处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正确的模板。
比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这节课的时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两种基本形态。从而让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并强化唯物主义观点意义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在给定的问题中判断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所以老师就可以将教学转换为提问式教学,以增加师生互动的频次,问“王守仁:心外物物是什么观点”,学生回答“是属于唯心主义”,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中,学生即掌握了政治知识,也获得了哲学的启发。
总结:
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大学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发展自己,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高中生政治的教学要尤为关注,因为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人文精神洗涤的作用,进而建立远大目标愿望。
参考文献:
[1] 白高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5):147-148.
[2] 李小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32):41-42.
[3] 段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学苑教育,2018,000 (007):P.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