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语文文学欣赏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认为教师要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筛选整合处理,为学生推出更多实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生动演绎、深度辩论、广泛对比、多元读写中完成欣赏认知的构建。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文学欣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121-02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推出文学欣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欣赏学习,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文学欣赏方法众多,学生对朗读、演绎、辩论、对比、读写等比较熟悉,若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融合设计和处理,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欣赏环节,学生会在个性思考和互动交流中形成欣赏认知。文学欣赏应根植于专业的知识和技法,从学生具体学习实际出发展开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体验中完成欣赏认知的构建。
一、创新朗读法,明确文学欣赏目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法在文学欣赏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做出针对性矫正,在情感诵读中进入文本核心,通过朗读完成文学欣赏目标。朗读有方法技巧要求,教师要在抑扬顿挫、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具体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朗读时达成情感共鸣,确保文学欣赏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偏差,教师要及时做好统计并进行矫正,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朗读环节中。
以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教学为例,教师先示范诵读,让学生做仿读训练,学生开始诵读体验时,教师组织学生做学法讨论:老舍介绍自己的母亲时,情感是饱满的,诵读这样的课文要有情感调动,先确定情感基调,特别要关注语气、语调、语速等技巧的应用,同时,要注意节奏、停顿、快慢的把握。学生再度进入到诵读训练环节,很快找到了诵读的要领。接着,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一曲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展开诵读比赛活动。教师可以先做分组处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并从中选拔出小组诵读代表,参与班级总决赛。学生对比赛是比较敏感的,自然会积极响应。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诵读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矫正一些不正确的做法。经过一番展示评价,学生从诵读比赛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和深刻。
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法传授,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学生都有诵读基础,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认知短板,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做出纠偏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诵读环节。学生从诵读中领悟更多文本内涵,这无疑是最有效的欣赏学习。教师借助音乐背景展开诵读比赛活动,这一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设计,能给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感受。
二、启动演绎法,强化文学欣赏体验
众所周知,教材内容丰富,文学体裁鲜明。一般来说,叙事性文本适合做演绎操作,而抒情写景类的文章,也适合开展诵读展示活动,因为它的演绎色彩比较浓重。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较强的参与兴趣,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析,适时推出更多演绎活动任务,会让学生自然完成欣赏思维的启动。文学欣赏未必都是专业解读,借助直观演绎形式进行呈现,这应该是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表达。课堂演绎不能单纯追求演技的高低,要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形成更多认同。学生对灵动性欣赏方式比较有认同感,教师要做好教材分析,找到演绎设计点,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触动,让学生在演绎表演中形成欣赏认知体验。
在教学《哦,香雪》一文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成立演绎团队,选择其中一个片段,对相关内容做创编设计,做好角色分工,在班级内部展开演绎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了相关准备和操作,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在诸多环节提供学法支持。接着,教师以抽签形式邀请学生展开课堂演绎,课堂学习气氛被点燃。演绎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做自评和互评,归结出表演的优缺点,给出改进的意见。
教师推出演绎活动任务,既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直接表现的机会,又可以形成较大的沖击力,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接受一定的教育。学生需要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梳理相关情节,深入分析人物,体会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要有“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学欣赏”的认知。演绎作为一种阅读内化的学习行为,需要教师借助它设计推出欣赏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演绎的魅力,更真切地获得学习体验。
三、升级辩论法,激发文学欣赏思维
课堂辩论是最为激烈的互动学习形式。教师在文学欣赏学习环节,及时推出辩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辨活动,势必对学生学科思维形成冲击。当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学习行为,面对同一阅读内容,学生会给出不同的欣赏认知,这是最为正常的事情,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让学生自然进入到互动环节,在深度讨论中形成学科认知。另外,开展辩论活动时,教师要淡化胜负输赢,更着重看学生思维的成长,这样的欣赏活动才更有价值。文学欣赏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做思辨学习,由此形成的鉴赏认知会更为鲜活和深刻。
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做梳理阅读,整合文本主要情节,然后引出思辨话题:小说构思新颖独特,人物性格塑造非常成功,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的成因是什么呢?有人说,这都是虚荣心做的怪;也有人说,这是社会制度造成的,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这样的悲剧是必然的。你赞同哪一说法呢?很显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后者。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做个性解读以及分析这样选择的原因。教师参与班级讨论活动,与学生做对话交流,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更容易形成学习认知。
总之,教师设计思辨话题,目的是让学生深入思考,在广泛讨论中形成正确认知。学生如果都能从人物命运成因角度展开思考,那么,这样的欣赏会带有浓重的思想性,学生也会从意识角度解读、品味和思考。文学欣赏呈现形式不同,学习价值也不同,而欣赏角度众多,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做个性选择,生成多种思考,还要做好科学评估,因为触动学生学习心理和思想的欣赏学习才有更高的价值。
四、渗透对比法,历练文学欣赏能力
对比阅读是比较典型的欣赏活动,教师要注意筛选阅读内容,并借助网络搜集其他相关文本,组织展开阅读对接,在比较阅读中建立欣赏认知基础。对比欣赏设计时,教师要抓住对比点做引导,让学生做深度思考,在广泛讨论中形成欣赏认知。对比阅读没有固定形式,教师常做常新,让学生展开个性操作,在多点对比分析中完成欣赏任务。而学生对对比阅读比较熟悉,教师要针对性做出布设和引导,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阅读环节。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然后推出一些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做比较阅读和思考:北国和南国的秋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找出这些内容,做比较阅读分析,说说其好处。学生拿到这些问题和任务后,开始了梳理性思考,自发交流阅读体会、展示讨论思考结果,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有学生找到了北国和南国秋色描写的内容,对其景色特点做直接比较,分析了北国秋色的清、静、悲凉,写出了南国秋色的润、柔、温暖。教师对学生比较阅读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鉴赏认知。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度思考的机会。从学生具体阅读分析情况能够看出,教师做比较阅读的设计是成功的,它能形成丰富的学习成果。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意识,对写法做深入研究,从中获得的感知体验也更为真切。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阅读思维做推介和组织,助学效果更为丰富。
五、更新读写法,内化文学欣赏认知
读写结合是最为常见的训练方式,在文学欣赏环节渗透读写内容,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让学生在读写操作过程中建立欣赏认知。读写是标准的阅读内化训练,“读”是欣赏,而“写”是展示,呈现欣赏内化的过程。学生有一定的读写基础,教师针对学生读写能力基础做组织,让学生在欣赏中自然渗透读写任务,欣赏学习呈现高效性。文学欣赏与读写结合相融合,这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对接点选择、欣赏组织、互动讨论中完成欣赏认知的构建。文学欣赏没有刻板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中职学生文学素养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做教学引导时,要做好分层设计,给出一些覆盖性更高的欣赏任务,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权利。
如教学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散文时,教师设定了读写任务:作者对沙漠上的红柳做重点描写,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习这样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熟悉的植物为观察对象,写出一篇小品文,参与班级展示交流活动。学生对这样的读写任务比较熟悉,自然能够积极回馈,展开创意思考和交流,很快形成写作意向。学生进入具体读写环节后,教师跟进指导,给学生提出一些操作建议。在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做自评和互评,将欣赏学习做深度渗透,学生从互动交流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為丰富。
教师推出读写任务,学生对这样的任务有更高的认同感。因为有样文做参考,教师指导学生做学法学习,借助文本的写法展开相关思考和操作,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读写启迪,确保读写顺利进行。教师借助读写任务组织展开欣赏教学,将文学鉴赏融入读写环节,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总之,文学鉴赏方法应用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教师要从欣赏的角度做科学筛选,充分了解学生的欣赏认知基础,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欣赏品质。选择文学欣赏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做疏导,要做整合、筛选、优化处理,并让学生合理运用这些欣赏方法,有效启动学生文学欣赏思维,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广泛交流中达成欣赏共识。
【参考文献】
[1]殷志祥.提升教师文学素养 软化中职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6).
[2]虞小琴.中职语文文学欣赏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5(1).
[3]杨帆.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职业,2018(26).
【作者简介】文珍平(1980—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讲师,文学学士,现就职于广西物资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幼儿文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语言)教学工作。
(责编 柳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