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
[摘 要]学生是“认知、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对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课堂上所有的活动和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小说《八千岁》的教学为例,围绕教师设问的方式、理解人物的途径、学生的谈论交流三大方面,论述如何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梯度设问;多文比较;讨论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1-0016-03
清代袁枚在《厨者王小余传》中写道:“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教师也是如此,用专一的心思整理各种“食材”,细心斟酌怎样用适当的“水火”来调和,以使物尽其用。什么是教学?钱梦龙老师曾这样解答: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的师生协同活动过程。教师要明确,“学生是有独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和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想将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活动。下面笔者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探讨汪曾祺的小说《八千岁》(删改版,出自南京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一模考前冲刺试题)为例,阐述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整体感知,梯度设问
《八千岁》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这一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意蕴丰富,能迅速吸引学生投入研读。笔者鼓励学生通过自读了解文意。这种自读不是随心所欲、用作消遣的漫读,而是带着求知欲望的阅读,这符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学会思考”的教育理念。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读,教师就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其中,提问是较好的引导方式。教师的提问须有定向性。定向问答指高效课堂中有明确指向的问答活动。在阅读时,学生首先要厘清作者的思路,然后要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特色,最后要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得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因此在这一阶段,笔者提出了三个具有梯度性的问题:第一问,结合文章前四段,概括八千岁的形象特征。第二问,概述文章第五自然段到结尾段的故事情节。第三问,思考宋侉子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是学生学习小说的基本要求,关于人物形象有许多设问的方法,如“说说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或“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等等。其实有的时候无须教师提问,学生在读完文本后,心里已经勾勒出了人物的大致轮廓,只是他们会因为对情节发展认知得不够深入,而不能用语言进行较为完整明确的概述。此处设置的第一问,给学生圈定了范围,这也许会有框定、限制学生思维的嫌疑。但是,限定范围后,学生能精准找出八千岁这个人物最初的特征。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探究后面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第二问同样给学生画出思考的范围。文章第五自然段至结尾段描述了八千岁历经的人生转折。这一问题能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关键词:“八舅太爷”(起因),“宋侉子、同行做保、八百大洋”(经过),“刮字条、做长袍、三鲜面”(结果)。这些关键词背后隐含着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促使八千岁性情转变的关键因素。第三问能使学生关注到宋侉子这个次要人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个体间存在着阅读速度、概括能力、感悟深浅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采用一套符合客观实际且具有梯度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笔者在设计这三个问题时,遵循了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自读文本规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更好地用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内容。
二、整合旧知,多文比较
通过探讨前面三个问题,学生对全文情节、次要人物的特点及作用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该如何对文中的主要人物八千岁进行全面的理解?梳理全文自然可以一一找出其特征,时下倡导的多文阅读在此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教师要想有效开展多文阅读,就要以教材为基础,补充与其有关联的文章或片段,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并分享感悟。经过考虑,笔者选用了这种方式,当堂呈现学生熟悉的汪曾祺小说中的其他几个描述人物的片段,使学生能够在感知旧知的基础上体会人物鲜明的特点和文本独特的展现方式。笔者挑选了《鸡毛》《祁茂顺》这两篇文章中的相關内容,这些都是不久前和学生交流探讨过的。选择学生熟知的文本既能提高课堂的阅读效率,又能激发其探索新知的欲望。
首先将本文主人公八千岁和《鸡毛》的主要人物金昌焕进行比较。这两个人都有吝啬自私冷漠的特点,那么他们的不同点在哪里?设置这个提问,让学生能在比较中对这两个人物有更清晰的认知。金昌焕具有非常鲜明的人物个性。因为是熟悉的文本,通过浏览《鸡毛》的片段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七七八八地说出些要点。金昌焕其人在文中体现的特点由始至终都是吝啬冷漠、自私懒惰、无情无耻的,他对生活孤苦无依的文嫂没有丝毫怜悯之心,还落井下石地偷她的鸡吃,用来炖肉的鼎罐不洗不还就一走了之,着实是道德败坏,辱没了读书人的颜面。八千岁的吝啬冷漠多体现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僧道无缘”“概不做保”是他的处事原则;穿打着补丁的短一截的过时老蓝布长衫,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是他的生活习惯。这些吝啬作风虽然让人嗤笑,但细究下来,其实并没有侵害别人的利益。这和金昌焕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八千岁的性格在文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一点也是两人不同的地方。
然后比较探究《祁茂顺》。笔者给学生提出“在时代变迁中小手工业者如何自处?”这一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时代背景及其对小说主角命运的影响。《八千岁》的时代背景可以从关键人物八舅太爷身上寻出。动荡的社会没有公平民主可言,权力都集中在军阀手中,八舅太爷能一句话决定别人的生死,他的部下能随意就以“资敌”罪查获八千岁的几船稻子。这是社会大环境。从八千岁这个人身上,也可以探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年头大部分米店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八千岁却似乎有些止步不前。八千岁因为深深迷恋古典的方式,不舍得花钱打通关节,所以才被八舅太爷针对而陷入困境。《八千岁》的精彩处在结尾。八千岁刮去了字条,换上了长袍,要了烧饼和一碗三鲜面。八千岁的变化有目共睹,学生看到此处不禁暗暗嘶气。再来看祁茂顺,他靠糊烧活、糊顶棚的手艺为生,但是最终因为现实的冲击而无奈改行。传统民俗文化的衰落和消亡,令人痛惜。两者一比较,学生立刻就能明确指出要懂得变通,寻求出路,否则就只能面对没落衰败的结局。学生若能了解人物是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做出选择的,便能深化对主题的感悟、理解。
学生在学习新文本的过程中,若能及时将之前习得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与新知识、新技能进行比对关联,就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辨能力、提高感悟水平,从而更好地了解掌握新文本。教师应多采用不同的多文阅读策略,致力于提升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鉴赏水平。
三、循序渐进,讨论点拨
袁枚有文道:“视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厄之。”厨师在赏味之人舌头麻痹时,会用辣味来刺激它;等人胃满了,会用酸味来将食物压缩。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是教学开始后的15~20分钟。教师要能根据这一点来选择科学合理的策略进行教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交流为主。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前面20~25分钟的内容梳理、阅读比较后,在学生的精神开始涣散时,让他们对文末的“一碗三鲜面”展开讨论。文章中八千岁要了一碗三鲜面的举动标志着八千岁形象的转变以及情节的突转。有效分析这一举动,对主题意蕴的探究的影响是巨大的。适时的讨论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是极有帮助的。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完毕后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只表达本组看法,还要对上一组的意见进行简单评价。
笔者记录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看法以及疑问:1.八千岁只要了一碗三鲜面,这说明他的想法转变得还是不够彻底。2.除了吃面之外,为什么没有提八千岁是怎么处理碾子和大骡子的?毕竟他舍不得碾子和大骡子也是他守旧的典型表现,文章交代得还不够全面。3.点了一碗三鲜面是八千岁的人生观发生颠覆的重要标志。针对这几个看法及疑问,有小组做出了以下解释和补充:1.一碗简单的三鲜面确实微不足道,和八舅太爷的满汉全席更是相形见绌。但是八千岁平时的饮食十分简单,总吃熬青菜,吃三鲜面对他而言已经是个质的飞跃了,所以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人物设定也符合实际,对读者来说更有说服力。2.文末只写面,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做法,含蓄委婉。八千岁既然能改变前半生的生活习惯,那么应该也能改变旧的经营方式。相信在宋侉子的协助下,他一定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适时做出改变。3.这碗三鲜面是他观念转变的见证。随着经历的变化,他的冷漠吝啬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有着戏剧性的效果,既表现出了八千岁对八舅太爷这类不义之徒的愤慨,又暗示了他和宋侉子之间的情义得到了升华。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眼中透露着探知的渴望,他们全都投入了对文章的思索中。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正是锻炼思维、展现个性和磨炼意志的过程。课堂讨论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轨迹,协助学生自我提升。教师相机指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探究。这样的师生、生生对话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思维与表达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想法,拓展思维空间,并获得无穷的乐趣。
在整堂课中,学生在每个环节基本都能自觉主动投入教學情境,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主动质疑,从而使得课堂气氛较为融洽和谐。课堂后半部分的讨论,能使学生由之前的纯思考阶段进入语言组织表达、倾听评价阶段,从而能使他们怀着更大的激情进行学习。古人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教师要从新课改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握课堂节奏,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语文教师要通过综合、立体、科学的训练,秉承“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协调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