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速四川“新基建”、抢占新经济发展先机的建议

2021-01-11 06:13◆王
决策咨询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基建四川规划

◆王 晋

2020 年3 月4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4 月20 日,国家发改委又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为“新基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5 月22 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时也强调了加强“新基建”对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新基建”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将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惠及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基建” 是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赛迪智库近期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 年,“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 万亿元,涉及5G 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等七大领域。同时,还将拉动相关投资累计或超17 万亿元。

如果说传统的“旧基建”是稳经济、促增长的关键,那么“新基建”就是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将为新经济带来巨大的新动能,带动形成今后较长时期的经济新增长点。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新基建”,抢占技术高地。美国致力于成为5G 通信网络的领导者;韩国则在2019 年上半年率先开始了5G 的大规模商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美国制定“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英国政府拟定“英国工业2050 战略”、日本推出“机器人新战略”等。

在国内,各地也频发新政,制定“新基建”专项规划或者行动路线图。上海市规划未来三年将实施数十个“新基建”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 亿元;北京市出台《北京市5G 及未来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 年 ~2035 年)》,重点解决5G 基站建设难题;重庆市提出,到2022 年,当地将确保形成千亿级5G 产业集群。

二、四川“新基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新基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家底”。根据《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等编写),2019 年全国“新基建”竞争力平均指数为75.3,四川的该项指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指数,为76.6,在全国三十余个省区市中名列第11 位,属于“第二梯队”的头部省份。该书从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余个二级指标对全国“新基建”发展现状进行了量化对比,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位居“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得分均在80以上。这一评价肯定了四川省“新基建”的成绩,但同时也说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一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发展迅速。目前,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有序展开,全长约277 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即将规划建设;全长436 公里的成达万高铁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全长308 公里的成渝客专已开通运营。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川南城际铁路,分为内自泸铁路和蓉昆高铁自宜段两部分,已先后开工,项目总投资279亿元,线路全长220 公里,均为新建客运专线,预计2023 年底建成通车。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共批复了四期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里程达692 公里。目前,已开通运营7 条线路,开通运营里程约302 公里。截至2020 年5 月18 日,成都地铁在建线路共有10 条,共计里程391 公里,按照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 年底,成都地铁运营里程将超过500 公里,其余项目也计划于2024 年前陆续开通运营。同时,成都都市圈内已规划市域铁路S1 至S12 共12 条线,总规模超过500 公里。

二是5G 基站建设稳步推进。根据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透露,截至目前全省的5G 基站数超过1 万个[1]。另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 年中国5G 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省外的情况为:截至2019 年底,广东已建3.6 万个;浙江已建1.57 万个;山东省建成1 万个;重庆建成2 万个;北京建成1.74 万个;上海建成1.6 万个[2]。四川5G 基站数量不少,但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就5G 产业而言,四川企业基站设备生产能力较弱,大部分设备是在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生产,川企多从事应用端业务,仅有部分5G 小基站、少量终端在四川。

三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中等偏上。根据《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的初步测算数据,2019年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超1000 亿元,处于全国中等偏上位置。但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如工业行业产业链覆盖不全、核心供给能力不足、制造业龙头企业缺乏、政策鼓励支持力度不够等。

四是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居全国第14 位。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正式发布《2019~2020 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 年12 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经达到516396 台。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位列前三位,数量分别达到62834 台、60509 台、59060台,上海市、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北省、湖北省、福建省也进入了前十位。四川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4150 台,位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第14 位,虽处于全国中上游位置,但与第一梯队的广东、江苏和北京等差距颇大。同时存在充电桩监督管理不规范、安全检查常态化不到位、充电桩公司盈利能力差等问题。

图1 各省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表1 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公共充电桩数量排序(截至2019 年12 月)

三、加快四川“新基建”投资布局的政策建议

为加快和优化全省“新基建”投资布局,抢占四川新经济发展先机,促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编制“新基建”专项发展规划

“新基建”涉及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涵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涉及面广,领域众多,需要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四川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编制规划,并吸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阿里巴巴等市场化主体参与论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新基建”专项规划纳入“十四五”规划,并一同实施,同步推进,以增强规划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加强与华为、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

华为在5G 基站建设方面上拥有很大优势;阿里云未来3 年将投资2000 亿用于新基建;百度不断建设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在北京、保定、广州等地相继落户。目前,这些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数字设施建设。四川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加强与这些头部企业的高层对接,实现深度合作,拓展和深化其在四川的产业布局。目前,成都市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企业已有较好的合作,如成都与华为公司合作建设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就是很好的范例。省内其他地市州也应加强与科技巨头的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吸引优质企业投资或增资,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三)挖掘军工资源,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在做好外来企业“增量”的同时,四川也应利用好本土资源的“存量”。尤其是,四川军工资源丰富,不少军工企业在“新基建”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如中国电科30 所在信息安全方面实力雄厚,中国电科29所的电子对抗技术全国领先,九洲集团在高端装备制造与卫星导航、智慧多媒体与照明、软件与智能应用等也有一定优势。四川省应进一步探索军民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注重加强与央属军工集团的和军工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支持其在四川扩大投资,新建区域总部、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等。加快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共享。

(四)进一步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

“新基建”的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不仅是其最终的价值所在,也能反过来刺激“新基建”的投资和布局。四川应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智能生活服务业,发展智能化生产,力争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方面推动“新基建”应用场景加快成熟。尤其是,地方政府应强化数字化治理优势,积极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地方政府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程度。

(五)加强川渝“新基建”合作

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强川渝在“新基建”领域的合作共享。首先,加强两地在“新基建”规划的统筹协作。川渝山水相连,经济上共生互补,“新基建”规划上应加强统筹协作,减少重复建设,实现双方共赢。其次,推动建设成果的包容共享。新基建的成果不是排他使用,而是能够实现包容共享。川渝地理位置上毗邻,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新基建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某种机制实现共用共享,以最大程度发挥其“边际效应”。具体操作上可以在成渝等城际间设置功能性“新基建”载体,拓展其服务半径,推动新兴技术服务共享。再次,加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合作。重庆和四川同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两地应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基建四川规划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