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三维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

2021-01-11 21:26程晓峰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落精准农民

程晓峰,陈 莉

(1.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课部,湖北 武汉430060;2.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430070)

迈入21世纪后,我国扶贫开发政策进行了3次重大调整,第三次调整是在2001年,同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各项扶贫工作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扶贫工作也不例外。特别是十八大后,在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下,体育在扶贫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积极释放自身活力,借助各种形式的赛事凝人心、聚人气、树信心[1]。然而与理论贡献相比,体育扶贫成功的实践经验积累尚嫌不够,且并未及时转化为体育扶贫的理论。在体育扶贫工程政策实施背景下,加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的归纳、提炼和总结,以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践为体育扶贫贡献理论增量,具有理论意义。

然而,尽管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在当今精准扶贫理论研究中是研究热点,但学术界对其本质内涵、特有属性、核心要义等基本理论问题却认知模糊。有鉴于此,研究从“本质内涵”“特有属性”“核心要义”3个维度着手,试图探究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三维理论认知,以期探索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1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底色:以民为本,以体脱贫,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底色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内核价值所在,体现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本质内涵。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追根溯源来看,村落农民在体育物质上的贫穷和体育精神上的贫瘠是造成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内在因素。改善民生,以体脱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消除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是村落农民体育的本质内涵。

村落农民体育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直观地反映在村落农民身上,给其造成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贫瘠。物质层面上的匮乏集中表现在村落农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短缺,而精神层面上的贫瘠则主要归因于村落农民贫瘠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所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认为,“扶贫需要物质与精神共同扶贫。具体到体育扶贫,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扶贫行动规划。在扶贫攻坚战上,既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又要给贫困地区带来文化等方面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助力扶贫攻坚战的开展[2]。”因此,要彻底解决村落农民体育贫困问题,就必须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入手,一手抓物质建设,一手抓精神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搞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无疑就是良好的契机和突破口。一方面,随着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的推进,村落农民体育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短缺的现象有望得到扭转;另一方面,村落农民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化,那么,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文化扶贫。因此,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文化扶贫方式。可见,注重以民为本,以体脱贫,充分发挥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内在价值,亦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底色。

2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特色:政治势能的高效运用与内生动力的稳步增强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特色是体育在推进扶贫开发中的政策优势以及其在扶贫开发推进中所彰显出的文化特有属性。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作为公共事业的政策优势,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治势能和优势,以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政策的预期效果。

2.1 发挥政策优势,运用政治势能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国家出台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其中作为行业扶贫的中坚力量之一,体育扶贫无疑是一项重要抓手。因此,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攻坚中,理应坚持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体育扶贫在扶贫攻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将体育扶贫工程政策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村落农民体育发展优势,切实做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

政治势能是中国特色制度赋予政策执行的内在特征,可以展现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治逻辑[3]。新时代党和政府通过社会各个领域的政治势能的发挥,实现了从上至下的意志灌输,推动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4]。可见,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既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又要实现政治势能的合理运用,通过“实施赛事扶贫行动”“实施体育综合体扶贫行动”“实施体育设施扶贫行动”“实施体育企业扶贫行动”“实施冠军扶贫行动”“实施体彩扶贫行动”6项重点任务,将体育扶贫工程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扶贫行动。

我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从关注物质层面的贫困问题,到关注物质与精神双重层面的问题;从以往粗放式体育扶贫逐步向精准化体育扶贫过渡;从单一参与主体发展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转变,这些无疑离不开政治势能的沉淀与积聚。如何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势能转化为实现基层村落落实扶贫脱贫目标?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从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5]。”中窥见一斑。可见,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中,想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势能和优势,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领导的核心,与此同时,还应将开展党的专项巡视下沉到基层,通过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严格的约谈制度、求真务实的问责条例等方式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才使得各级党组织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抓实抓牢,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政策顺利落地。

2.2 发挥村落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

美国学者诺曼·厄普霍夫曾认为,农村的发展主体是农民,政府需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有效解决农民问题[6]。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践中,应坚持村落农民主体,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要充分尊重村落农民主体意愿,切实发挥村落农民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村落农民参与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维护村落农民体育权利,促进村落农民身心健康作为根本出发点,才能使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各项工作不偏离扶贫的初衷和宗旨。坚持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能力是关键。要为村落农民参与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开发提供科学指导,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典型引导、技术指导等帮扶措施,提升村落农民参与体育扶贫的能力和素养。

激发内生动力是扶贫脱贫的根本目标[7]。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中,应坚持开发式体育扶贫理念,以发展求生存,将激发村落农民的内生动力作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根本目标,以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内涵式发展。在宏观层面,应坚持正向引导的政策导向,通过正面典型引导村落农民自主进行体育脱贫。在微观层面,应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通过体育赛事扶贫、体育综合体扶贫、体育设施扶贫等综合性举措来实现体育助力脱贫。

3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亮点:推进精准扶贫与实现共同富裕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消除绝对贫困,更体现在消除相对贫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作为农村扶贫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扶贫工作的目标一脉相承——实现共同富裕。那么,如何通过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现共同富裕呢?这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中找到答案。精准扶贫理念的核心要素是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6个方面的精准。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引,推进村落农民体育精准扶贫,彰显了村落农民体育精准扶贫的深层意蕴,揭示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核心要义。因此,以精准扶贫理念关照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践,推进村落农民体育精准扶贫,实现村落农民共同富裕夙愿,可以考虑从以下6个方面发力:

3.1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对象识别要精准

要扎实推进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必先解决好如何精准识别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对象,将真正的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对象识别出来,为后续有针对性开展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提供科学指引。所谓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开发精准识别是指按照统一标准,以规范流程和方法,找出真正的体育贫困村、贫困村民,了解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状况,分析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制因,摸清村落农民体育帮扶对象的真实需求,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开发精准定位。具体做法分两步走:第一步,研制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目前,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标准尚未制定,因此,研制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标准迫在眉睫。第二步,规范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具体程序应囊括村民申请、村级初审并入户访查、乡镇核查公示、县级审核批复、村民确认签字、建档入数据库。

3.2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安排要精准

毛泽东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因此,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安排和选择上,能否做到精准到位就看能否建立在对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的精准调研上。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的落实始终是围绕具体的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进行的,选择和安排何种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应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9]。以广东省农村体育扶贫为例,广东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广清穿越徒步、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以及各类马拉松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放到贫困村、偏远农村,以体育为抓手,有效提升当地知名度,促进农产品销售,推动民宿产业发展,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最好的例证[10]。相反,如果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选择和安排上,只搞一种工作模式,即搞“大水漫灌”“一刀切”,无疑会走弯路,甚至做无用功,这必然延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的进程。可见,唯有安排好因地制宜、适需对路的村落农民体育精准扶贫项目,方能实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6个方面的精准扶贫目标。

3.3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使用要精准

有研究报告指出,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依然存在整合进度迟缓、拨付不及时、监管机制缺位等问题[11],严重影响了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如不及时解决这类问题,必然会严重阻碍脱贫攻坚进程。足见,提高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度”,才能促使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把利器。具体做法:第一,优化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整合工作。支持体育贫困县建立体育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以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为抓手,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相关涉农资金捆绑集中使用[12],统筹协调推进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提高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整体效益。第二,加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项目监管。一方面,建立与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审批权限相适应的财政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加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的纪检监察、审计稽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和购买中介机构服务等方式,强化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项目的规范监管。另一方面,建立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度,提高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确保村民享有体育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此外,建立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资金违规使用追责制度,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村落体育扶贫项目资金精准使用。第三,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考核评估机制。要处理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使用是否精准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建立严格的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考核评估制度。即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考核评估机制,评估指标应涵盖项目投入与产出的预期效益,以确保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资金的投入能够产生显著的扶贫成效。

3.4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措施到户要精准

鉴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针对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措施理应采取差异化、类型化和变动性,因户因人施策。首先,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措施应坚持个性与共性兼顾的原则。导致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制因复杂多样,扶贫措施自然既要兼顾惠及所有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的共性措施也要兼顾瞄准村落农民体育贫困个体的个性特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应根据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数量、类型、分布特征和制因等情况提升体育扶贫措施的精准度。对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人口基数少、类型单一、分布零散、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应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个性与共性兼顾的体育扶贫措施进行针对性扶贫。对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人口基数大、类型多样、集中分布、经济基础薄弱的村落,应在找准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制因的基础上,以“集中力量、多措并举”的策略制定帮扶措施。其次,提升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脱贫需求与帮扶措施之间的衔接程度。实现贫困户需求与政策供给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平衡,是衡量措施到户精准度的关键指标[13]。因此,在实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措施精准到户中,应通过深入、细致的进村走访入户调查,摸清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的真实困难与实际需求,以促进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的脱贫需求与帮扶措施的有效衔接。最后,建立健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户的需求表达与公共参与机制。对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来说,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措施的研制和执行过程中,是衡量措施到户精准度的又一关键指标。在实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措施精准到户中,一方面,应积极建立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的需求表达机制,为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享受公共体育权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应积极搭建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的公共参与机制,提升村落农民体育贫困户参与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引导体育志愿者、体育社团等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项目中,发挥他们的专业化优势,弥补村落农民体育贫困人口扶贫能力不足的缺陷。

3.5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因村派人要精准

因村派人精准是推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顶层制度设计内容[14]。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基层村落体育扶贫实践中不难发现,派驻贫困村干部的体育贫困治理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成效。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因此,要提高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精准度,关键要把好驻村干部的“选派关”,真正做到因村因地因人的精准选派。首先,要做到因村精准选派。针对体育贫困村的民情社情、致贫主因、扶贫模式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驻村干部的选派工作。如:针对体育基础设施薄弱村,重点选派财政、规划、国土等系统的干部;针对体育文化贫瘠村,重点选派教育、体育、文化等系统的干部;针对体育健康意识淡薄村,重点选派医疗、卫生、健康等系统的干部。其次,因地精准选派。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干部的选派中,要结合不同地域的村落地理位置、特色体育文化及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派驻村扶贫干部。最后,因人精准选派。既要全盘关注驻村干部的业务能力,还应重点关注驻村干部体育治理能力,以确保所选派干部能够胜任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攻坚工作。

3.6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脱贫成效要精准

习近平指出,“扶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15]。”这无疑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指明了发展方向。然而,课题组实地调查发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相关政策推进中,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特惠扶持不足、社会支持体系支持不够等问题,如现有的体育扶贫工程政策推进中,依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财政支持不够、社会参与体系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成效。因此,要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脱贫成效精准,使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就必须在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工作推进中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保障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 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4.1 精准识别——明确标准与因地施策

要推进村落农民体育的精准扶贫工作,首先应做到的是如何精准识别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真实写照,那么,如何辨别村落农民是否真正需要体育扶贫,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将会为村落农民体育建设确立具体的标准,为精准识别村落农民体育贫困问题提供评价依据。之所以要明确村落农民体育的贫困标准,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为深入挖掘出钳制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病症”,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施策”“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的方式,实现村落农民体育的精准扶贫。因此,在研制和甄选村落农民体育贫困的判定标准时,除了考核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有比重、村民体育消费总额等这类硬指标外,更要评估体育意识、体育文化、体育组织等“软”指标。

4.2 精准管理——分类指导与重点突破

对于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应采取精细化管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策略,那么,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实现重点突破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对村落农民体育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并将村落农民体育按资源配置、场地设施、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进行精准分类。要建立村落农民体育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之中,实施动态管理与线上指导,根据分类情况研制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扶贫方案,建立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库与专家信息库,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对象与专家的精准对接,使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对象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得专家的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囿于农村贫困地区政府财力受限,对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投入经费不足,因此有必要考虑有限经费的投入效率[16]。精准扶贫重在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在明确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分类后,扶贫工作的重心是抓住关键,各个击破。从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分类的现实情况来看,体育扶贫的关键是体育极度贫困的村落,这类村落农民体育应采取全面帮扶的策略。对于体育相对贫困的村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破解短板、重点帮扶的策略。对于体育条件优越的村落,应采取宣传引导,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的策略。

4.3 精准帮扶——模式创新与机制优化

所谓精准帮扶就是规避一刀切、大而全的帮扶方式,强调模式创新与多措并举,注重帮扶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型、合理性与针对性。一方面,精准帮扶需要模式创新。近些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村落农民体育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特有优势,积极探索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新模式,一些地方政府构建了“体育+”或“+体育”的扶贫发展新模式,譬如,河北省体育局推行的“体育综合体+赛事+旅游+其他”“体育赛事+旅游+其他”“体育+孝老基金项目”等扶贫模式已显成效[17]。另一方面,精准帮扶需要推进机制优化。一是推进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考核机制优化。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开发纳入整体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村落农民体育帮扶绩效评估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三是建立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区域精准扶贫与贫困识别结果结合机制,健全完善专项扶贫措施与体育贫困识别结果有效衔接制度。譬如,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8]。创新社会力量体育扶贫参与机制,提高社会力量体育扶贫的协同帮扶作用;四是建立村落农民体育帮扶的融合发展机制。体育帮扶关键在“授人以渔”,在配套各门类资金支持的同时,一定要挖掘地方特色优势,发展健身项目、体育小镇等,通过融合发展,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2,19]。

5 结语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立足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伟大实践,重视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理论提炼,有利于拓宽和丰富体育扶贫的理论。村落农民体育扶贫实践能够有效缓解村落农民体育贫困压力,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设好这一宏伟工程,打赢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攻坚战,一方面要厘清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基本理论认知,这就需要对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本质涵义、特有属性进行凝练和归纳,回答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是什么”的本源问题,实现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另一方面要着力回答好“村落农民体育扶贫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就必须明确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核心要素和实践路径。换言之,我们应坚持以民为本,以体脱贫,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作为本质内涵,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底色;依托政治势能的高效运用与内生动力的稳步增强,作为特有属性,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特色;以精准扶贫理念为指引,推进村落农民体育精准扶贫,实现村落农民共同富裕夙愿,作为核心要义,是村落农民体育扶贫的亮色。

猜你喜欢
村落精准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