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动物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11 15:45:42乔利敏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动物

乔利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课程思政要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课堂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将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思政素质有机融合[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3],做到既“教学”又“育人”。本文根据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就动物行为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实施策略与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动物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新参考。

1 动物行为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将思政教育引入动物医学专业动物行为学课程教学环节,使“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学习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塑造学生心灵的主体任务中共同完成“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教育目标[4]。

1.1 顺应时代发展方向和需求,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 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充分体现全程多维度的育人及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和方向。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人人参与,力求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进行立体转变。

1.2 明确专业课教师职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的高校教育新模式,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思政育人教师是关键,专业课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主要指导者和引路人,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学时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有些专业教师往往针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讲解,易忽略或弱化该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还有些专业教师是没有意识到自身应承担思政教育的职责。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人人育人”的背景下,动物行为学等专业课程专任教师也应树立“课程思政”观念,认识到思政教育不仅是专业思政课程教师的责任,也是动物行为学等专业课程和任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要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践行和落实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堂专业课堂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让专业课和思政课同频共振,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目的。

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动物行为学课程是作者所在大学畜牧兽医系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也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通过动物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潜移默化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行为类型,包括觅食、防御、生殖、时空、通信和学习行为等,感受动物和动物行为的多样性,理解动物各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了解动物行为的遗传与进化、生理与发育,重点通过类比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站在行为学的角度,换位思考,理性认知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自我和人类社会,形成科学的劳动观、战争观、爱情观和婚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倡导学生向动物学习,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劳动、感恩父母、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动物与环境的观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助推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全面发展。

2 动物行为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思政修养 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思想理念,改变“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情”这一要不得的老旧思想,通过平时不间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各项国家文件,领会会议精神,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积极进行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每一堂课。

2.2 动物行为学课程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析 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思政素材的选择非常重要,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要提前备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挖掘合适的思政元素,将贴近生活的思政案例引入课堂。对动物行为学课程的典型章节中所蕴含的思政道理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各章节思政元素如下:第一章 绪论的思政元素: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价值引领,根植信念,润物无声。引导学生讨论动物实施各种行为的本质意义,并延伸思考人类生活的意义与动物有何不同。以“蝼蚁尚且偷生” “动物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引发讨论,倡导学生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其他人和动物的生命。动物行为的观察研究工作,有其独特的几项原则,倡导学生学习行为学先驱们的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第二章 动物的觅食行为与人类劳动的思政元素:竞争意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以动物作为消费者,必须不断摄取食物才能维持生存,引出动物的觅食行为。播放动物视频,列举不同环境中的捕食者的捕食行为的过程和技能。任凭山河变迁、日月更替,动物们信守着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知识延伸—人类的觅食行为,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劳动是个人和家庭生活和发展的保障,劳动是社会维持运转和发展的基础。分析不劳而获的代价—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课堂讨论—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解说“鲶鱼效应” “生命—早餐原理”。第三章 动物的生殖行为与优生优育的思政元素:审美教育(动物之美,两性之美,自然之美),爱的教育,从动物母性到人类母爱。拓展人类择偶的标准和特点,正确理解我国的生育政策,探讨合理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知识延伸—摒弃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弘扬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的先进理念。第四章动物的时空行为的思政元素:类比动物的节律行为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观念。自然规律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强行改变自然规律带来的必定是恶果,人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珍惜有限的生命,活出应有的价值。建议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作息、饮食、运动、言行、消费和卫生等方面的习惯,好的继续保持,不良的加以改正。知识延伸—学会正确看待人类的战争,认清人类正义战争的积极作用和战争带来的伤害性后果。第五章 动物的社会生活和通信行为的思政元素: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家国情怀,领土安全,雷锋精神,利他主义,人文关怀,仿生学应用,创造发明教育,文化传承,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知识延伸—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共同协作,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也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交流的重要性与技巧—运用幽默、善于倾听。第六章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思政元素:生命教育,自然选择,生存之道,个体学习,文化传承(社会学习),创新精神。知识延伸—正确看待“胎教”和“早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七章 动物行为的生理与发育的思政元素:科学探索,创新精神。第八章 动物的异常行为和动物福利的思政元素:善待动物,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包括自然中的动物。倡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积极参与保护动物和抵制野生动物交易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动物资源的保护不仅在于维持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及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缺的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大气、土壤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内容,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让学生们明确人类的不恰当行为对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可修复性破坏及其严峻后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及宣教活动,敬畏生命,保护地球,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认知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及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 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在动物行为学课程考核中,不仅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还增加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考核内容。在过程性考核环节中布置相关作业,诸如“调查了解各自当地野生动物交易的现况” “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跳楼事件”等;在期末考试试卷中也有一定比例与课程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试题。

2.4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 (1)建设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动物行为学网络课程,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的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发展。上传了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资源库、新教案、新课件,设置了学习任务、章节测试及拓展学习等资源,将动物行为学课程中每个章节知识要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包括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微视频,按教学进程设置适时开放供学生在线学习。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譬如抢答、主题讨论以及问卷调查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渗透其中,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利用中央电视台几个与动物行为有关的频道,如CCTV-1的《动物世界》《秘境之眼》及《人与自然》等栏目,CCTV-9的《寰宇视野》《万象》《自然》和《人文地理》等栏目,CCTV-10的《自然传奇》《科学动物园》等栏目,有大量的国内外动物行为视频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动物行为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视频,了解更多课堂、课本之外的动物行为资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2.5 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时机和方法要恰当 在动物行为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能过于生硬,要做到无缝衔接,润物无声;切忌“假、大、空”,要自然过渡,要有真情实感,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引起共鸣,使思政资源和动物行为学知识有机融合,达到“如春在花、如盐化水”的效果,才能真正落实思政育人。

3 小结

动物行为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也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重点掌握动物的基本行为类型及一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做了一些探索尝试,教学中根据该课程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做到既“教学”又“育人”,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达到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动物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动物捉迷藏
有趣的动物
幼儿园(2015年2期)2015-07-13 08: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