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灵琦
曾几何时,我国不少科学技术一直被诟病为“模仿大于原创”。眼下,知识产权保护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大幅增长。从激发原创活力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
鉴于知识产权背负的技术和法律双重属性,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之一,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革命性爆炸式发展的环境下,给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及其产业的发展不断带来挑战、注入活力,热点问题和新的发展不断涌现。
自2008 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年“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数据显示,2020 年前10 个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3.2 万件,同比增长11.2%。2019 年,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达到5.9万件,首次跃居全球首位。
“总体来看,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科技实力大大增强,在专利授权量等方面已经处于领先位置。但在科技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质量、专利授权率等方面仍有差距。在以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尖端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一些行业标准制定上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范围仍然具有局限性,在专利制度建设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科技外交研究中心主任臧红岩说。
眼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的浪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更全面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方面,应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升知识产权使用效益,为科技创新提供激励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运用的同时,知识产权价值的有效发挥,还有赖于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下一步,我国将推动“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区域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其中,将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储备。
未来可期,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核心技术储备量增加、利益分配深化改革,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数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为科技创新提供激励和保障,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