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治疗

2021-01-11 11:16:59陈贝妮侯佳妮杨滨僮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毫针百会穴肌红蛋白

陈贝妮,侯佳妮,杨滨僮

(长春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也称氮尿症,是能量物质代谢紊乱,引起乳酸大量蓄积于肌肉和血液中,以致马腰、臀部肌肉肿胀、变性的代谢障碍性疾病。

急性型病例常突然发病,以后躯腰臀部肌肉麻痹、僵硬及变性,出现运动障碍以及排红褐色尿液为特征。亚急性型病例多无明显红褐色尿,只见后肢跛行及呈犬坐状。马匹饲料以豆粕、玉米面为主,且使役不合理时,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本病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味,配合电针、西药进行治疗。

1 病因

本病多发于膘情好、肌肉丰满的马匹,由于饲养条件好(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一旦停止使役一至数天而又没减少精料喂量时,可使肌糖元过多储备,如马恢复使役时可致突然发病。

本病是由肌糖原储备过多及马剧烈运动时,肝糖原快速分解为血糖,同时也促进肌糖原分解、血乳酸增高和肌乳酸积聚所致。另外寒冷刺激、VE 不足、饲料中磷酸盐过多等也可引发本病。

2 症状

患马后躯出现运动障碍,病情较轻的后腿运动不灵活,其战栗,全身出汗;中度发病的患马后躯负重困难,常蹄尖着地,呈犬蹲姿势;重症患马卧地不起,有的可挣扎站立,但短时间内又呈犬坐姿势,以后倒地。

病马腰、臀部肌肉肿胀、变硬、麻痹,对针刺反应不敏感,有的肌肉萎缩,跛行,咽肌麻痹,吞咽困难。

患马排肌红蛋白尿,一般发病2~4 d 内出现肌红蛋白尿,尿液初呈暗红色或红褐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放置不分层。轻症患马尿色多无变化。

病马发病初期呼吸急促,结膜潮红。随着病程的发展,患马全身症状加重,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脉搏及呼吸加快,结膜呈蓝紫色等症状。

3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应注意本病和脊髓损伤及肌肉风湿症的区别。马脊髓损伤时,压迫病部患马敏感,其无肌肉板硬和肌肉震颤的病状。肌肉风湿症多因寒冷引起,其局部硬固、疼痛,应用水杨酸钠等抗风湿剂治疗有效。这两种病症的患马尿液性状无变化。

4 治疗

马匹发病后立即停止使役,并加强饲养管理,停喂豆粕、玉米面等精饲料,饲喂优质干草及富含VC的饲料,多给饮水,同时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不能站立的患马厚铺垫草,并时常翻转马身,或用腹带将其吊起,防止褥疮发生。

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纠正酸中毒,防止继发感染等。治疗方法如下:

4.1 中药治疗 独活寄生汤加味,方剂组成及用法:独活、桑寄生、秦艽各40 g,熟地、杜仲、牛膝各35 g,防风、当归、党参、茯苓各30 g,没药、乳香、白芍各25 g,川芎、桂心、细辛、甘草各15 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d,连服5 d。

疼痛较重者加白花蛇、川乌、地龙、红花,寒湿较重者加附子、干姜、防己、苍术。

4.2 西药治疗 可用5%碳酸氢钠500~1000mL,2次∕d,以纠正酸中毒;林格尔液2 000~3 000 mL,缓慢静脉滴注;20%安钠咖20 mL 肌肉注射;5%VB120 mL肌肉注射;5% VC 20 mL静脉注射,连用5 d。卧地不起且不断挣扎的患马可给予镇静剂。

抗菌消炎可用青霉素400 万,链霉素200万,肌肉注射,3 次∕d,地塞米松40 mg 肌肉注射,2次∕d,连用5 d。皮肤磨损处可涂布碘酊。

4.3 针灸 选取百会、肾俞、巴山、大胯穴。百会穴位于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毫针直刺6~7.5 cm。肾俞穴在百会穴旁开6 cm 处,左右侧各一穴,毫针直刺6 cm。巴山穴位于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左右侧各一穴,毫针直刺10~12 cm。大胯穴位于髋关节前下缘,股骨大转子前下方约6 cm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毫针沿股骨前缘向后下方斜刺6~8 cm。

每天选两个穴位,毫针刺入穴位达所需深度后,捻转和提插刺激穴位,促使患马产生针感反应,其出现不断提肢、弓腰、摆尾、肌肉收缩等反应时,接入电针机,打开电源,调节频率,将电流强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大,以患马针灸穴位部出现节律性抽动的最大耐受量为度。每次通电30 min,期间隔5 min 调整一次电流输出和频率,防止患马产生耐受性。电针结束时,将电流输出和频率开关逐渐调至零位,再关闭电源,最后除去导线夹,退出毫针,消毒针孔。每天上下午各针灸一次,连用5 d。

5 小结

中兽医认为马肌红蛋白尿症是由于患马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痹证。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后躯运动障碍,卧地不起,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故证属正虚邪实,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既应祛散风寒湿邪,又当补益肝肾气血。

方中重用独活,其辛苦微温,入肾、膀胱经,善除久痹,且性善祛后躯筋骨间的风寒湿邪。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与独活相配,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共为君药。臣以细辛、防风、秦艽、桂心发散风寒湿邪止痹痛,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发散肾经风寒,搜剔筋骨间之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本证因痹证日久而见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遂佐入杜仲、牛膝以助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且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兼活血,加乳香、没药以活血化瘀,加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全方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电针所选的百会、肾俞、巴山、大胯穴是治疗马肌红蛋白尿病的穴位。百会穴下是棘上韧带深部的棘间肌和棘间韧带,有腰动静脉和腰神经的背支分布。肾俞穴下为臀中肌,有臀前动静脉和臀前神经分布。巴山穴下是臀筋膜、臀浅肌、臀中肌,有臀前动静脉和臀前神经分支分布。大胯穴下是股阔筋膜张肌与臀浅肌、股四头肌之间的肌间隙,有臀前动静脉分支和臀前神经分布。电针这些穴位,不仅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改善微循环,还可调整马的整个生理功能,加速局部变性坏死及崩解产物的消除,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猜你喜欢
毫针百会穴肌红蛋白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床旁即时检测仪用于野外军训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应用研究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祝您健康(2015年3期)2015-06-10 05:16:55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51
牛心氧合肌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食品科学(2013年13期)2013-03-11 18:24:06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
巅顶之上百会穴
健康管理(2012年6期)2012-04-29 02: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