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灵燕
摘要:随着学习社会化的到来,走向自主学习,便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生 方法
一、聚讼纷纭: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每种教学方法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同时每种教学方法都存在其短板,比如通过直接感知教学,地下、高空或发生在久远地质年代、历史年代的地理事件,就可能受限于条件,难以让学生进行直接观察和感知。再加上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几乎不可能顾及到所有教学群体,相较而言,笔者认为以自学或探究為主的方法是当前最为高效的教学方法,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二、溯本追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任务
一是要通读课文:大致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
二是要研读导学目标:
三是要研读教材:在研读教材中勾画重点,尤其在相关地图中落实知识要点,理解教材内容,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预习案知识。
四是要收集资料: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帮助课文理解的背景性资料及迁移性资料,拓宽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五是要主动质疑:一是对不理解(教材内容)、不会做(导学案预习案知识)质疑;二是对教材中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疑促思促学。
三、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虽然学科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同学科的特性也很明显,所以针对地理的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就不可或缺。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二)教会学生抓住学习地理知识的主线和规律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地理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而相对其它学科来讲地理学科又明显具有其学科特点,如果完全借用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地理学科是行不通的;另外地理学科很多章节的学习方法是有共性的。所以,笔者认为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还是要帮助学生找到地理知识的主线和一般规律。
四、百尺竿头: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当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往往不再需要过多的外在刺激,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交通运输》一节学习中,可让每一个学生设计从成都火车站出发到首都北京登长城的交通路线,通过设计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亲自去观察、亲自去思考,能够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三)创设质疑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东西最好的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因此在编写导学案中一定不能全部以填空和简答的形式承载知识,导学案中知识的设计要擅于创设质疑情境。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和学习的热情。比如在《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中,涉及“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知识时,可创设质疑情境,将学习内容转化成问题形式。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学生自主得到启示: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让别人知道在大海上的位置。学生既体验了知识的发展过程,又掌握了基本学习技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许锋华,王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形象嬗变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6):102-111+126.DOI:10.16387/j.cnki.42-1867/c.2021.06.011.
[2]汪琳.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21(34):87-8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43.
[3]马晓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读写算,2021(27):75-76.
[4]邓玲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