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芳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并充分展现其魅力,促进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并提出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提升策略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疏离母语文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淡漠文化与失语症,因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职责意识的加强培养,促进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逐步形成高尚人格,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初中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
1.1培养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培养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线,是文化竞争力的根本,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不断创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五千年而不间断的重要原因。学生作为国之栋梁,也是祖国的未来,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关乎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需从学生时期抓起,这是时代性关键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1.2英语教材和教学中的母语文化不足
中华文化蕴含优秀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纵观英语教材,其中涉及到的中华文化较少,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英语教材中存在着中西方文化严重失衡的情况,因中华文化相关语言材料不足,造成中华文化渗透于英语课堂尚未得到重视,基于此类现状,英语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文化自信的落实情况。
2.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2.1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
教师可通过教材资源开展生命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并且对自己负责,明白怎样珍爱自己和珍爱生命,使学生切实感悟生活的价值,并且萌发强大的学习动力。例如,在《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环境问题,学会并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强化培养学生的职责意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其深刻明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再比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英语知识点学习中,教师需要借鉴教材内容对学生终身的学习素质强化学习;此外,还需指导学生学会对父母负责,开展感恩教育,也可以通过教材内容使学生学习如何做人,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2积极创设英语文化教育平台
英语教学课堂上,因时间限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只能通过课堂才能完成,这样根本无法达标。而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并为学生专门推荐学习中外优秀文化的一个平台,指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从比较中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增强其文化自信。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本节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掌握中西方节日与风俗的要求,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给予尊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借鉴此类平台学习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开阔眼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3设置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内容
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内容,积极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精选教材内容,选择代表性的关于中华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介绍中华文化的同时,需兼顾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英語表达能力与翻译能力,方便今后可以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弘扬。其次,考虑到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解析中华文化教学内容的课时。最后,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部分课时用于教学实践方面,带领学生参观一些革命文化等基地,让学生们切实感知先贤的奉献精神与理想信念,并引导学生利用英文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参观后的感悟,加深学生们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助力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3.结语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关乎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为初中英语教师,需积极借鉴、挖掘英语教材中助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教学内容,实现中西方文化学习平台的搭建,积极优化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促进初中学生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蒋蓝蓝.跨文化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建构与实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53-55.
[2]刘文华,姚建华.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 202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