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唯物史观”下的历史教学

2021-01-10 20:13邓惠
高考·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知行合一唯物史观

邓惠

摘 要: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一素养无疑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独特而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历史思维。基于此,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政治制度变化与创新”为例,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关键词:唯物史观;知行合一;历史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当今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独特而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历史思维[1-3]。基于此,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隋唐政治制度变化与创新”为例,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一、课堂导入

“时移事易”怎么理解?请列举古代正反两个故事。

[设计意图]解释主题词,让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以便更好理解时代在发展,制度要因时而变。

二、新授过程

任务一:认识选官制度之变——科举制

教师分析:官吏是统治的基础,先讲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如何变?为何变?如何新?

学生活动:

(一)让学生通过时间轴手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拔标准、选拔方式)

(二)梳理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梳理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凸显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便于让学生总结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通过时间轴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隋唐选官制度的创新之处。

学生活动:探究曹魏为何不再实行察举制?

教师分析:正因察举制有弊端,也给改良后的新制度出现提供了可能。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延续了察举制的传统,可掌握评议权的官员是中央委任的中正官,地方的力量被削弱,相应的中央权力会被加强。九品中正制在初创时为国家选拔了人才,但到西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不再是挑选德才兼备的人,家世成了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社会上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一方面士族所选官员更多地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根基深厚,皇帝对官员的控制力差,也不利于加强皇权。另一方面士族特权使得世家大族的子弟不再需要进行品德和才学的修养和锻炼。同时寒门子弟崛起,在朝中占据更高品阶,士族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随着士族的没落,维护其特权的九品中正制也走到了尽头。科举制出现!

关键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

出示材料:

从统治阶层内部的关系来看,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自己卑微的政治地位。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阶层,经过了社会剧烈变化,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受到明显的减弱和下降。统一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另一方面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以实现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摘编自《图说科举制度》

教师分析: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科举制出现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及发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得出九品中正制终被科举制取代。科举制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出示材料:

材料: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一种推荐制,士人只有获得地方官员及乡里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做官,选举权掌握在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手中。而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则一扫积弊,让所有的士子都可以“怀牒”自举,不需要经过地方世族豪门的推荐和评定。这项制度,不仅使对官员的选拔有了一个确定的标准(考试成绩),使参政机会更加公正,而且还开拓了社会人才资源,扩展了人才流动的空间,使政治更为透明、公开。

摘编自——王小甫《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教师分析:集权性、公平性、公开性、开放性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分析科举制的创新表现在集权性、公平性、公开性、开放性,让学生加深理解科举制使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利与弊。

过渡: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选拔之中脱颖而出的人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我们一起认识中央政權的组织形式的变化。

任务二:认识中枢之变——新建三省六部制

学生活动:梳理古代中央官制及权力分配的演变。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讲述三省六部制的沿革。

了解了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沿革,那三省六部制为何出现?

出示材料: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于皇权的至高无上不能容忍相权的显赫地位,这正是中央官僚领导体制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演变的关键所在。从东汉后期起,一些豪强大家族的势力迅速发展,到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批高门望族。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许多的农民,形成地方上的割据势力,从而威胁到皇权。世家大族在皇权衰落时,世袭垄断各种特权,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的地位,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影响甚至制约了皇权对重大军政的最后决策,从而威胁到皇权。

——摘编自《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运用材料,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理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国家统一以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出示材料:

秦朝中央官制图、三省六部制运行图

关键问题:三省六部制有什么特点及作用?

过渡:了解了选官制度和中央官制,人民最关心的赋税制度如何?

任务三:认识赋税之变——新行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梳理魏晋到唐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不同阶段赋税的变化,加深对租庸调制的理解,认识租庸调制的优越性。

教师分析:通过学习,同学们已了解到自永嘉之乱到北魏统一北方,北方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富豪兼并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加上一些地主豪强隐瞒其实际控制的人口,使得政府掌握的人口数很少,严重影响征税。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宣布按人口数来分配田地。而在均田令的基础上实行的是租调制这一赋税制度。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接受国家授田的农民要承担定额的租和调,除此之外,成年男子还要承担一定的徭役。租调制一直延续到唐初。

租调制度发展到了唐初,将收税的对象由一夫一妻改为了21到59岁的成年男子,并且除了沿用之前的租调之外,该服徭役的男子如果不愿服徭役的话可以缴纳绢或者布来代替,称为“庸”,那么同学们来想一下,“庸”的出现有什么好处呢?

农民就可以有时间去干农活,有充分的生产时间,而且能够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

材料呈现:

租庸调制是基于自耕小农经济而设计的一种赋役制度。然而,随着社会演进、经济发展以及生产规模化的要求,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迅速向经营者集中。特别是由于唐朝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放松,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关系的市场化。均田制逐渐破坏并趋于废弛。安史之乱以后,使国家的编户大幅度减少,原有的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与社会的现实不相适应,赋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摘编自《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关键问题: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教师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向经营者集中,土地关系的市场化,均田制破坏并松弛,不论是租调制还是租庸调制都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到了唐中期,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税,没有一定的标准,赋税征收混乱。征税的官吏乘机侵吞,随意增加课税,使得百姓经受不了这种困窘,四处逃亡变成流民。加之土地买卖日益严重,土地兼并之风盛行,这使得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已经完全无法推行,那么与之配套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这种危机局面,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材料:兩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确立了“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则,即先预算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在此基础之上再确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总额,然后把它们分配到各地向民户征收。2.两税法征税对象是所有民户,即所谓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3.征收的标准是“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4.钱和物同时征收。5.除两税外,租庸调和其他一切杂徭全部取消。6.两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超过6月,秋税不超过11月。

——摘编自王小甫《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教师分析:放松了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简化了税收时间。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分析两税法的创新之处,认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关键问题:结合教材P41“拓展与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设计意图]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对两税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总结提升:

关键问题:通过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谈谈自己的认识。

材料: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之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设问: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对材料中的“变动”与“不变”的内涵加以解读。

教师分析:制度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实行的,是需要根据时代而变化的,但坚持推行一项制度时,要坚持其内在精神。在古代中国大一统格局下,其本原精神就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结束语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4-7]。

参考文献

[1]吕玉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1(29):85-86.

[2]雷金霞.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J].求学,2021(36):5-6.

[3]徐小燕.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求学,2021(36):67-68.

[4]陈惠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26):15-16.

[5]张青惠.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2021(36):5.

[6]王虎龙.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J].新课程,2021(36):211.

[7]张筱云.浅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70):154-156.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知行合一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