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淑惠
【摘要】目的:针对头颈部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治疗过程中,利用微波热疗联合调强放射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讨论。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类,每组50例,其中一组患者利用6MV-X加速器对其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剂量累计量60~70Gy/6~7w;另一组患者在利用6MV-X加速器行调强放射治疗一周(放射剂量为10Gy)后,再利用HG-2000型微波治疗机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区域局部进行体外加热,加热频率为2次/周,每次30~40分钟,加热温度控制在40℃~42℃,共计加热10次。前者被称作单纯放疗组,后者则被称作放疗+热疗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进行复查,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熱疗+放疗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概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热疗+放疗组也要优于单纯放疗组,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微波热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波热疗;调强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9.91;8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 09-0032-02
临床上,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例如,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腔颌面肿瘤都是头颈部肿瘤中的常见类型,一般情况下肿瘤的治疗是通过手术来进行,但由于这种病症在手术过程中操作相对困难,而且很有可能引发术后并发症,所以治疗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放射治疗,不过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转移淋巴结中含有大量的乏氧细胞[1],针对乏氧细胞进行单纯放疗过程中出现了敏感性差的问题,因此考虑利用微波热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进行处理,本文对这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现对报告进行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下将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热疗十放疗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的纳入标准为具备病理诊断的N+病人。其中单纯放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病情表现为牙龈癌1例,扁桃体癌5例,舌根癌4例,鼻咽癌14例,腮腺癌8例,下咽癌15例,喉癌3例;治疗前颈部淋巴结恶性转移瘤直径最大9cm,最小3cm;热疗十放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病情表现为舌根癌2例,扁桃体癌3例,腮腺癌5例,下咽癌11例,鼻咽癌13例,喉癌12例,牙龈癌4例;治疗前颈部淋巴结恶性转移瘤直径最大10cm,最小3cm。所有患者参与研究均遵循自愿原则,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会的认可,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利用6MV-X加速器对单纯放疗组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剂量累计量60~70Gy/6~7w;针对热疗十放疗组患者在利用6MV-X加速器调强放射(放射剂量为10Gy)进行治疗一周后,再利用HG-2000型微波治疗机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区域局部进行体外加热,热疗阶段要控制好微波治疗机的工作频率,该设备在工作中的频率通常情况下为13.56MHz,热疗一般情况下在放疗之前或放疗之后的一小时内进行,将微波治疗机的探头放在距离病灶皮肤2~5厘米处,随即对此处进行加热,加热频率为2次/周,每次30~40分钟,加热温度控制在40℃~42℃,共计加热10次。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三个月进行复查,观察其治疗效果。
1.3 观察评价 针对两种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关于其疗效共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以及进展(PD)。最终的评估效率以CR+PR为准。具体4个等级的表现如下[2]:①完全缓解(CR)。如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所有的病灶完全消失,那么其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②部分缓解(PR)。如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双径可测病灶的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了50%以上,那么其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区氏变化(NC)。如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双径可测病灶的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了50%以下,或者增大不足25%,单径可测病灶的最大径之和缩小低于50%,或者增大不足25%,那么其疗效评价为无变化。④进展(PD)。如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灶非但没有缩小,而巨一个或多个增大,超过了25%,甚至又出现了新病灶,那么其疗效评价为进展。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对比两种患者的完全缓解(CR)概率和CR+PR率,热疗+放疗组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头颈部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治疗后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例如,Ⅰ度烫伤、皮肤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或湿性脱皮等,由于两组的治疗方法不同,在不良反应上也存在差距,单纯放疗组由于没有经过加热治疗,所以烫伤的发生概率为。,但皮肤色素沉着的发生概率为20%,干性脱皮的发生概率为4%,湿性脱皮的发生概率为2%,整体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6%,而热疗+放疗组由于经过加热治疗,出现了小比例的烫伤,Ⅰ度烫伤的发生概率为6%,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的概率为16%,干性脱皮的发生概率为4%,湿性脱皮的发生概率为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8%,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可以发现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无论单纯放疗,还是热疗+放疗,经过放射处理后,都会诱发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两组之间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在全身肿瘤的发病概率中,头颈部肿瘤的发病概率达到30%,但由于头颈部的重要功能器官较多,而且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紧密,所以利用手术想要实现完全切除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头颈部肿瘤而言,大多数能够利用放射线来进行治疗,因为他们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很强,所以在临床上,放射冶疗成为了头颈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3]。结合临床治疗病例能够发现,对于常规使用的低LET射线放射治疗而言,肿瘤的敏感性很差,因此如果想要治愈直径为1~3厘米的转移淋巴结,其放射剂量的要求要达到70~75Gy,而如果肿瘤的直径超过3厘米,想用单纯的放射治疗就很难根治了[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项将放射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结合,让其他治疗方法介入到放射治疗中,从而解决单纯的放射治疗无法根治过大肿瘤的问题。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采取有效手段让乏氧细胞增敏,由于肿瘤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于是对治疗反应也表现不同,将局部热疗与放疗结合,既实现了两者的互补,又能使局部血流增加,从而使细胞乏氧的问题得到解决,放疗的敏感性大大提升[5]。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单纯放疗组和热疗十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CR+PR率,能够发现后者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上,由于放射治疗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经过热疗导致患者出现Ⅰ度烫伤的副作用对患者影响很小,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从治疗效果的角度来看,其不良反应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头颈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调高了放射剂量,所以很容易导致正常组织的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在熱疗的作用下,由于缺乏固有功能的肿瘤细胞难以在被放疗杀伤后进行修补,正常组织细胞在热疗的促进作用下实现了不断恢复,这大大降低了因放疗导致正常组织损伤问题发生的概率[6]。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未来针对正常组织出现放射损伤的发病机制、剂量以及治疗手段等仍需不断研究,总结当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问题逐步击破,逐一解决。相信在放射生物和放射物理的不断发展下,会有更好的技术会在保障正常组织不受损的情况下对肿瘤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临床上利用微波热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效果显著,这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志野,李娜.康复新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6):162-163.
[2]路潜,张彤,张力川,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骨骼肌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3):338-343.
[3]蒋皓玮.规范化护理评估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致毒副反应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79+78.
[4]毛进星,曾志坚,唐慧妍,等.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性[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4):254-256+272.
[5]张力川,王玉洁,庄冰,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黏膜炎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06):367-373.
[6]林宇,贾玉玲,郁志龙.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8;12(3):169-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