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由湖南芒果超媒、芒果TV与美国Discovery联合制作的《功夫学徒》是跨国职业体验纪实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目前有两季,分别于2019年9—11月、2020年9—11月在湖南卫视、Discovery全球电视网播出。该节目在芒果TV播放量达2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过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也相继做了报道推荐。在海外社交平台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亿订户家庭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该节目,引起了海外网友的热议。《功夫学徒》立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采用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创作机制,是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重要探索,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范例,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使全球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与渗透,为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创作节目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向和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主体是“讲”,标准是“好”,重点要考虑节目受众,尤其是受众的文化、心理和接受习惯。为了避免刻板化、模板化、宣教化的“硬宣传”,电视节目制作就需要立足于精耕内容,丰富节目看点和卖点,既要保持自身节目的特色话语体系,也要站在跨文化传播的立场厘清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据海外受众特点“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从节目选题来看,以往的电视节目注重将功夫、民俗、美食等作为呈现中国景象、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选题。这些单一、同质、模式化的题材让国外受众对中国产生了固化认知。而《功夫学徒》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科技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为核心主题,以具有现代性、发展性、国际性的开放型视角让国内外观众将眼光移向中国当代的经济发展。如第一季的选题为中国九大创新前沿产业,节目以点带面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季选题则为探寻中国古老农村如何连接城市现代文明,用现代科技、创新产业模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世界提供脱贫方案。节目选题具有全球意识、现代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既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又有故事性的新人新事,从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绿色发展引领脱贫、电商直播振兴乡村、创新技术激活传承等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经验,向世界塑造了一个活力、开放、文明、富强的中国新形象。
其次,从叙事来看,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谁讲、怎样讲、自己讲还是他人讲,需要有明确的规划。为此,纪实类电视节目通过立体化、多空间、多角度的方式来呈现内容,寓“知识性”于“娱乐性”中,用具有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影像让观众得到视听满足,用真实+虚拟的故事表达抽象的寓意,用营造悬念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用情景再现引起观众的共情和共鸣,并形成完整的逻辑思想和创作思路,围绕创作的主题大胆突破和革新。
节目巧妙地把话筒交给了外国学徒,让他们在导师的帮助下,身临其境、身体力行地深入连接中国各领域、各地域,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体验中国的创新发展,学习中国经验。通过这些外国学徒的所看、所想、所思,用国际化的视角表达“中国故事”,向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节目还设置了主持人、掌门人、当地老百姓等多重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观众也随着节目空间、人物关系的不断变化开启了对中国的新认知。例如,第二季第一站外国学徒们被分为两组来到云南红河洲元阳县阿者科村,一组到摩哈尼梯田学习感受古老特色的“稻鱼鸭共生养殖系统”,一组到阿者科村落学习传统手艺,体验“阿者科计划”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精准扶贫项目;美籍主持人吴振天在村子的烧烤摊与卖货阿婆交流,见识村民用微信收费;掌门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胡晶晶在村里向大家介绍利用旅游模式带动村落发展的“阿者科计划”;村民高阿嫂一边“打褙子”,一边介绍自己早年外出打工,因为“阿者科计划”回乡靠手艺赚钱的经历。通过主持人、掌门人、外国学徒、当地老百姓的多重视角,《功夫学徒》用视听影像具象生动地向观众“讲好中国故事”。
为了改变西方主导的世界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多模态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新形象。电视节目的制作更需要将技术、内容生产、资本运营、用户流量、传播渠道等资源盘活、用好,以提升自身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1.合作制作“造船出海”与“借马入市”。对电视节目制作和运营创新来说,互联网是助推器。电视节目制作与运营包含了4个环节,即出生环节、内容生产环节、内容分发与传播环节、观众感知环节,出生环节决定了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走向。近几年来,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宣发逐渐开始走向多元化合作路线,通过不同的渠道打通节目与市场的距离,拓宽节目与市场的空间。《功夫学徒》就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开放融合的芒果TV与深谙跨文化传播的美国Discovery频道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芒果TV借此“造船出海”,美国Discovery趁机“借马入市”,通过借力双方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实现合作共赢。
国内芒果TV与湖南卫视“双平台”作用已日渐显现,以视听互动为中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实现了集内容、平台、应用、终端于一体的有机系统,搭建了节目、广告、电商到用户的独特互联网+芒果型生态。正是湖南电视产业这种快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才能以强烈的文化自信整合芒果传媒的优势资源,创新节目内容,拓展传播渠道,精准用户需求,扩展海外市场,奠定创新型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芒果TV“造船出海”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全球化布局。
美国Discovery频道是目前世界上发行较广的电视品牌,每天以35种语言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Discovery选择与芒果TV合作制作《功夫学徒》,不仅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领域的丰富资源,也是Discovery“借馬入市”,开拓市场边界,用全球化经营、文化跨国生产的方式搭建文化产业链,利用品牌优势兼营节目销售、互动多媒体、电视制作等多种业务的产业化战略。《功夫学徒》作为Discovery与芒果TV强强联合的成果,不仅符合Discovery的创作理念,也让Discovery捕捉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影像,开拓了市场边界,收益了更多世界观众。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跨屏互动”、“整合营销”。媒体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节目制作与运营更应立足于融合,拓展发行渠道,实现整合营销。既要运用新信息技术,也应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支持。从播出平台看,《功夫学徒》在芒果TV、湖南卫视、芒果TV国际版APP、Discovery全球电视网等平台分时段交叉播放,跨屏互动,有效配置、整合和运用这些媒体资源,聚集用户、信息、平台和流量,获取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例如,《功夫学徒》在芒果TV国际APP的播出,不仅让海外下载芒果TV国际版APP的观众转化为用户,增强了海外观众对平台乃至整个芒果IP品牌的黏性,也优化了芒果TV互联网+跨界融合产业链战略。《功夫学徒》登陆Discovery全球电视网,利用其渠道优势,不仅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增加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发声量,也让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通过视听影像真实了解中国,学习中国发展的创新方法和模式。从营销策略看,《功夫学徒》准确定位了受众群体,深入挖掘潜在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信息技术,跨越文化、语言、地域、意识形态的障碍,迎合市场的不同需要,架构配置、应用和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与营销策略,形成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功夫学徒》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国际合作的制播模式,用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具象呈现了中国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乡村振新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帮助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找寻助益自身国家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案,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提供了新范本,形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范式。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本文系教育部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视听中国,用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研究”(项目编号:202113669009)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