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宇锋
近几年频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伤害事故引人深思,小学阶段本应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时期,却由于在体育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出现,给学生的一生都留下了阴影,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对伤害事故的排查也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共识。由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导致伤害事故的几大因素,论述能够采取的预防措施。
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出现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学校而言也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体育教学又是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因此,如何在确保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成为当前所有小学体育教师和学校方面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的因素
1.1 教师在管理上的疏忽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主要责任就是负责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管理,因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的疏忽,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因此对于很多行为缺乏预判性,对于一些动作或者器具有可能带来的伤害没有办法做到及时预估,因此,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高效管理,那么势必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的几率。并且,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需要用到器材的课时较多,如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都需要用到相关器材,以篮球为例,在篮球活动中,一些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运动幅度较大,或者在自由活动中喜欢和他人嬉戏打闹,在这一过程中就极易引发伤害事故。另外,在对我国小学阶段体育教师的调查中也发现,有些体育教师在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上缺乏专业化,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兼职的情况较多,很多教师并非体育专业出身,因此对于体育活动的管理缺乏专业性,以往也并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因此意外伤害事故就得以引发。
1.2 家长在生活上的忽视
家长作为未成年的监护人,对于自己孩子的理解要比教师更加详细,尤其对于一些天生体质较差的孩子或者具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而言,家长无疑是最了解他们的角色,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管理工作。然而,通过近几年对我国小学阶段体育安全事故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安全事故之所以会发生,更多是因为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并没有把自己孩子的详细情况及时沟通给教师,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加以针对性的区分,继而使得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出现安全事故。而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教师自身在管理工作上的疏忽以外,还包括家长的主观原因,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情况如果被其他学生知道,可能会招致别人的嘲笑,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健康问题时由于缺乏高效的家校沟通平台而没有能够及时告知教师,因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因素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课外教学作为主要途径,体育运动场地的相关设施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有些学校由于资金等客观原因导致其体育器材缺乏及时的更新和维护,甚至教师也没有详细掌握体育设施的具体使用情况,而那些陈旧的体育设施无疑就会给学生增加安全隐患。例如倾斜的篮球架或者足球门框,过薄的体操垫等等。并且在一些体育活动中,对体育器材的使用不当或者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也会对学生带来身体上的危害,例如,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100米往返跑中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运动量,超出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承受的运动量,使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就会精疲力竭,最终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在体育教学中,对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忽视也会导致学生缺乏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注意,在没有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用于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也是一项充满了风险的运动。
1.4 学生性格上的主观因素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萌芽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承受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也往往是导致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出现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学生在性格上较为调皮好动,这部分学生在课外教学活动中会给教师的管理带来较大难度,由于他们的天性使然,往往对教师的管理和叮嘱并不放在心上。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虽然对于学生的成长能够带来较大帮助,但是也会在体育运动中增加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的风险。而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敛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差,因此在一些课前热身运动中往往没有认真准备,而在后续体育运动的开展中,由于热身活动不足,也会为学生增加出现伤害事故的风险。除去以上身体因素外,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伤害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
2 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伤害事故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规范化的体育课堂是降低教学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身为体育教师,不仅肩负着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还要确保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心都不会受到伤害,因此,学校方面首先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要促使教师认识到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针对当前频发的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开展专题讲座或培训大会,为教师普及可能出现伤害事故的一切因素,同时有针对性地带领教师进行专业化练习,将心理学、管理学等各领域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另外,通过知识技能大赛以及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督促教师在专业素养上不断提升,通过监督和激励等措施,将安全教育能力和职称评定以及考核工作挂钩,确保教师始终在专业素养上具有良好表现。
2.2 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
除去教师之外,学生在主观方面对安全意识的重视,也是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加大安全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渗透力度,首先要从建立规范的课堂纪律做起,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在形式上具有较大差别,体育教学更多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因此,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课堂纪律和活动规则,教师还要做到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活动规则,要求学生必须穿着运动服参与体育活动,同时身上不能携带任何锋利的硬物,也不能佩戴胸针等饰品。其次,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服从教师的指挥安排,严禁学生随意嬉戏打闹,一旦有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就要及时予以制止和处罚,以此将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在学生心中树立。另外,生命教育也是在学生主观方面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的核心目的旨在引導学生热爱生命、关心自我、关心他人以及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的、主次轻重的对生命教育进行渗透,以此确保学生在主观方面就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
2.3 加强体育设施的检查维修力度
对体育器材的准备是体育活动的最基本安全预防,同时也是在引发安全事故的诸多因素中,最能有效预防的因素,因此在每次体育活动开始前,教师都要主动对体育器材进行逐一检查,从而过滤掉那些较为陈旧的、有可能会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器具。同时,在体育活动开始前,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积极进行热身运动,通过慢跑等方式舒展身体,还要事先检查清理体育活动开展场地,要特别留意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是否平整,对于场地上的碎石块等明显能够对学生带来伤害的外部因素予以及时排除,从而为后续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打下基础,而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体育设施以及相关器材的更换和维修,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对体育设施和器材进行检修,以确保体育设施方面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2.4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标准中就曾明确指出,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还要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引导。通过前文论述我们也能够发现,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教师也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出现的波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课程设置上积极进行创新,例如在体育教学规划中加入体育保健课、运动生理课等等有利于学生在身心方面健康成长的课程。同时,为了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每次体育活动开展前都要强调安全意识,督促学生从主观方面重视体育活动的安全。另外根据安全意识,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例如在运动中扭伤后应该如何自救等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将安全意识从理论层面转化到实践能力上,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情绪状态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持有怎样的情绪状态,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消极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生的抗击挫折能力,从而在体育活动中畏手畏脚,这也会增加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对体育锻炼的好处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以此确保学生茁壮成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尤其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更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安全事故在小学体育活动中频繁出现,如何避免伤害事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出现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小学阶段作为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而要想确保体育教学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加强对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培训,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力度,做好对体育设施以及相关器材的检查维修,另外,教师还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多个方面入手,为打造一个更加科学、安全、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一箭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