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晶
摘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来源,需要提高对于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将对水稻种植中的具体环节以及病虫害治理工作中的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育秧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水稻种植情况选用优质水稻种子,做好育秧工作,保证水稻处于适宜的环境,提高秧苗素质。田间管理人员要做好水稻种植管理工作,定期施肥除草,并通过生物、物理、医药等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水稻种子的选取
水稻的高产取决于水稻种子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生存环境,从而选出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环境适宜的优良水稻种子。在选种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土地的气候条件,其中温度和光照是水稻选种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水稻对高温天气非常敏感,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各种现象,应选择抗高温、抗旱的品种。在水稻种子选育过程中,同一批水稻种子的纯度应在95%以上,以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使水稻育种工作者受益。经过农业专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杂交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优于其它品种,发芽率为80%—90%。因此,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可优先选择杂交水稻品种。
1.2水稻种子的催芽
催芽是提高选种后种子发芽速度的关键环节,可以解决播期短、播种紧的问题。在进行水稻种子催芽工作时,应事先计算同批同品种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一些水稻种子进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当种子发芽率达到85%时,可以选择一批水稻品种进行育苗工作。
1.3苗床处理与育苗
在育苗过程中,必须首先清理苗床,检测苗床土壤中的养分,并根据育苗需要在苗床中添加一定的养分,为育苗工作提供必要的营养依据。育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苗床土壤选择阶段、苗床生产阶段、苗木施肥阶段和苗木灌溉阶段。育苗工作人员应确保育苗各阶段之间的顺利有序衔接,避免因一个阶段的长度过长而造成育苗延误。同时,工作人员在水稻育秧过程中,根据水稻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秧苗管理措施。对于早栽水稻秧苗,秧苗生长至五叶期时应进行秧苗移栽,对于晚栽水稻秧苗,秧苗移栽至六叶期时进行。
1.4水稻幼苗播种
水稻播种是水稻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秧苗培育后,工人们需要将水稻秧苗移栽到田里。水稻秧苗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以防根茎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伤,一定要做好根茎的保护工作。在实际移栽过程中,当地农民应选择气温21℃,风力小于3级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种植作业。在苗木移栽过程中,要确保苗木的移栽深度在1.5—2.5cm之间,避免因苗木过高或过低而死亡,同时要控制苗木的种植密度,一次捕捉6—8株,以创造苗木生长的最佳环境,避免苗木过密或过稀,导致单位产量下降。因地制宜,调整插秧深度和插秧密度。人工移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现在大多数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农业机械进行播种作业。当机械移栽过程中密度和深度不合理时,为保证移栽的高效率,农户应及时进行调整。
1.5移栽及田间管理
在水稻移栽时,如果发现水稻的根系受损,且水肥的吸收能力受到损伤,水稻的叶色变黄,且地上位置停止生长,则需完善以下工作:首先,查苗补苗。如果在结束插秧后,发现出现缺穴的情况,可以进行补苗处理,让基本苗数和密度可以与实际需求相契合;其次,看苗灌水。在结束插秧工作后,可以进行灌水。待小苗移栽完成后,进行约一寸的灌水;最后,追返青肥。等到新根长出大约2寸后,要进行青肥追施,以促进新叶生长。
2病虫害防治要点
2.1基本原则
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即使利用农药可以起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必须保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科学性,要在确保水稻生长的稳定性的前提下,高效处理病虫害问题。其次,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治理虽然高效,但是会危害水稻的生长,因此,通常使用物理治理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需要关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无公害化,避免因过度使用化学药物及农药而对水稻的生长造成限制,导致环境污染。
2.2农业防治技术
2.2.1选择优良抗病品种
选择良种是预防水稻虫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有效抵御虫害的重要措施。结合通化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品种,有利于培育壮苗壮秧,增强作物长势,形成不利于害虫为害的田间环境。尤其是部分水稻品种对抗御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为害具有良好效果。
2.2.2加强田间管理
在春季整地时,放大水灌田泡田可以淹死大部分在土壤、稻桩中过冬的幼虫和蛹;插秧前排水有利于冲走稻田的虫卵,起到降低虫口密度、降低虫害发生率的效果。及时、彻底地清除或深埋残留稻桩和杂草,有利于减少虫卵数量,杀灭害虫。此外,采用合理密植技术,增强秧苗生长势,也有利于秧苗抵抗害虫侵袭。
2.2.3加强水肥管理
合理地掌握排灌水时间和数量,可以用水淹的方式有效杀灭二化螟、三化螟的蛹。采用有机肥配施无机肥,施足底肥,及时施返青肥,适量追加分蘖肥,均有利于增强秧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3物理防治技术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鞘,严重时也为害叶片和茎秆。发病初期,叶鞘靠近水面的地方会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然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严重时造成叶片死亡。整片水稻发病时,可导致稻株无法正常抽穗,或抽穗后倒伏、枯死。病稻秕粒增加,粒重下降。真菌侵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均会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2.4生物防治技術
2.4.1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治
1)在适合的水稻种植区推广稻田养鸭模式,利用鸭子啄食田间杂草和捕捉害虫。稻鸭共生模式不仅可以防治害虫,还能增加稻田的有机肥供给,在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同时,增加农民的养鸭收入。2)稻田释放稻螟赤眼蜂,可以有效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非常好。3)可以保护青蛙等害虫天敌,降低虫口密度。
2.4.2利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目前主要使用1%苦参碱可溶性药剂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等害虫[3]。生物制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好,且没有农药残留等问题,对稻田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2.5科学施用化学药剂
对已经出现害虫为害的稻田,在做好无公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要科学施用化学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秧苗的健康生长。在选用化学农药时,1)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避免产生药害和污染生态环境。2)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书所标明的用量、使用方法喷施药剂。要精量、准确使用,并安全处理农药包装物,避免出现农药残留。3)如果需要多种农药配合施用,要按照喷药机(器)具、药剂种类严格配比,以增强害虫的抗药性。
结语
水稻是我国人民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也是保障我国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前提。在此背景下,应该关注水稻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提升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让种植人员建立对于水稻管理工作的深入认知,切实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争取实现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策文。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5):26-27.
[2]罗文平。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探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