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针对小学科学课,新课改提出了一项重点改革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发展模式,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质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学生经过理性思考,提出自身的疑问和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勇敢探索,以追求真理的态度去发现科学的奥秘。质疑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是追求创新的不竭动力,是思维发展的开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的过程,而探究式学习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有关实验探究的部分都是小学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的奥秘,老师应当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以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独立的实验操作,记录和归纳实验的结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汲取科学的知识,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为构建科学探究模式提出几点实用性建议,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科学课堂多采用讲授法,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整个课堂围绕老师展开,学生成了旁听者,很难融入课堂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老师意识到要改变教学方式,但是他们将重点转移到了对学生考试的训练上,以成绩为最终的结果,而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解决所有的问题,要让学生“全都懂了”。这样的教学氛围导致学生不敢发声,形成许多不正确的想法: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可能会受到老师的否定;担心所提的问题会遭到同伴的嘲笑;因为老师的包办式教学,所以任何问题都等待老师的讲解;对学科不感兴趣,以消极态度对待学习,有问题也不愿意提出……这些错误的心理,使得小学科学课堂很难建立探究学习模式,也无法营造出浓厚的质疑氛围,学生的学习仍是被动的。
二、提高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质疑的学习氛围
研究表明,要营造质疑的学习氛围,需要解放学生的心灵枷锁,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建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1.老师以信任和鼓励引导学生发出质疑
不受学生信任的老师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主动开口的。首先,老师应当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发挥组织者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敢于开口,能够将自身的疑问向老师倾诉。其次,老师一定要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将倾听式教育融入学生当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疑问。在日常的交流中,与学生搭建亲密关系的桥梁,这样老师才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最后,一定要鼓励学生。小学生很敏感,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有着巨大的分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表扬可以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自然也愿意接受科学的学习。老师要以激励性的言语,鼓励学生多开口回答,提出自身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营造质疑的学习氛围。
2.灵活的座位安排促进学生提出质疑
传统的座位安排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多地强调老师的主观想法,很多小组之间的配合并不和谐。在科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尝试对座位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学生互相合作,组成更活跃的学习小组,提供更便捷的发言形式。当学生开始互相讨论、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走到学生当中,聆听学生的讨论,成为自由辩论的一员,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质疑的时机
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开口呢?这就需要老师创设更多的机会,让课堂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例如,老师在教学《动物与环境》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找蚯蚓的活动,询问学生:如果要寻找蚯蚓,你会到哪些地方去呢?学生就会开始思考:蚯蚓平常都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好像是阴暗潮湿的土壤里。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各种问题: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蚯蚓是怎样行动的?蚯蚓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老师可以准备真的蚯蚓,引导学生实际观察,带领学生一起解决他们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课堂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老师要减少封闭式问题,设计更为灵活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先以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内容,围绕中心问题,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分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比如,在教学《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他们知道哪些不同的地表形态。学生就会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询问他们:关于这些姿态各异的地表形态,你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吗?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火山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常见的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岩石的变化吗?通过一个开放性的引发式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之后老師再与学生一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只有放手鼓励学生,以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思维的新高度,激发他们勇敢探索的精神。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质疑的方式
“质疑”二字表示提出问题,并且得到别人解答的过程,要给予提问的人相应建议,使对方接受采纳。质疑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质疑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学生之间互相质疑
简单来说,就是在探究活动中的单方面质疑,由学生向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质疑。但是因为单人的思考方式是有缺陷的,可能会产生很多思维漏洞,加上学生为个体对象,会导致班级的整体效率不高,所以一般这种方式都出现在小组交流讨论中。
(二)小组之间互相质疑
为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老师经常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每个组都有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老师可以在每个组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来交流意见,由班级的其他小组来发表质疑。因为小组代表体现着一组学生的形象,所以每个小组都会积极地回答问题,在课堂中展现小组风采,课堂的整体氛围也会十分火热。在研究“植物喝水”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相互讨论交流,最后都证明了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三)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
老师在班级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的质疑水平是随着年龄不断发展的,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对所学内容心存疑虑,但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能够简单地描述自己的疑惑,但是探索的深度很浅,提不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所提的问题与科学不相关,属于课外话题。这时候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寻疑惑的问题,巧妙地点拨,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总而言之,质疑是科学探究模式的关键,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老师一定要营造质疑的氛围,以灵活开放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在问题中发现科学,提升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