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STEM教育理念的项目式学习实践

2021-01-10 00:21何一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乐器探究材料

何一兰

STE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交叉融合。STEM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为目的,其核心特征为跨学科、情境性、设计性、体验性、协作性、艺术性。

本人立足学生实际,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以小学科学课为载体,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开展STEM教育。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学生运用STEM教育中的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合作式学习,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交流探讨中,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把方案付诸实践,去解决一个工程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到的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与工程技术有机融合,从而获得批判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以“我是乐器设计师”活动为例,进行阐述。

一、明确活动目标,搭设活动架构

作为STEM课程“声音探秘”的一个研究范例,“我是乐器设计师”以乐器发声为项目导入,整个项目式化学习设计,以乐器作为引子,探究不同类型乐器的基本发声原理,了解乐器的基本组合和制作方法,以及对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欣赏,体现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梳理了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等知识点,确定项目活动的目标,架构整个项目式学习框架(如表1)。项目活动的目标有别于科学一门学科的目标设計,是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领域综合考虑,兼具STEM理念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原则。整个项目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围绕目标的实现去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规划设计、探究活动,完成项目制作,并进行交流分享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二、安排好活动课时

基于STEM项目活动的基本教学流程“提出问题确定需求—核心知识技能准备—规划设计制作模型—测试优化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明确项目任务,给予充足的时间,学习一系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课时安排如下(表2):

三、做好活动前准备

(一)精心备好课

教师进行精心备课,对要研究的问题理解透,找准整个项目要解决的真实问题,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情,把握好活动目标,设计好一个真实情境问题,紧紧围绕解决真实问题来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评价指标。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预设。如果活动中出现与预设情况相差较大的环节,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反思并重新调整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二)合理选择充足材料

一次有意义的STEM活动课,离不开充足的活动材料。在准备材料时,要选择有结构的材料,还要考虑材料准备的便利性、安全性,并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项目活动材料及工具有:小鼓、音叉、钢尺、三角铁、橡皮筋、尼龙绳、棉线、铁丝、铁罐、各种纸盒、漏斗、胶管、木棍、瓶子、杯子、卷纸、吸管、易拉罐、颜色笔、透明胶、美工刀、各种乐器图片等。

四、活动实践过程

STEM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既要让学生利用身边材料亲历乐器的设计制作,又要让学生不断产生探究乐趣、发展思维,渗透STEM的教育理念。本项目活动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一)提出问题,确定需求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编钟、腰鼓、竖琴、钢琴、笛子等乐器的不同音效,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关注,激发学习动机,引出项目研究中需关注和掌握的知识技能。

其次,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乐器的种类、乐器的发展,让学生欣赏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音效,观察比较乐器的外形特征,交流讨论。

最后,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找出乐器的结构特点和发声原理,引导学生确定需求和限制因素(如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传播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二)核心知识,技能准备

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实验操作习得思维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本项目的四个探究活动,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材料与制作方法等,都是为了制作出一个音域广、音调准的乐器。其中,探究声音的强弱、高低,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振动幅度、快慢不同产生声音的高低强弱等不同音效。通过“感受材料的音质”实验活动,为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相关类型的乐器做好准备。在探究声音的传播中,通过“用不同的材料做土电话”实验活动及玩传声筒游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传声效果不同,同种材料不同结构传声效果也不同,激发学生寻找乐器音质变化与材料结构、大小、数量等的关联。

(三)规划设计,制作模型

规划设计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遇到问题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局限于一个角度。引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①发声的问题。你想用哪种方法使乐器发声?不同的发声方法该对应设计哪种类型的乐器?②材料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做打击乐器?什么材料适合做弦乐器?弦乐器的外形与它的发声有没有联系?什么材料适合做管乐器?管乐器孔(洞)大小、多少与音质有没有关系?材料是否能组合使用?如何组合?结构问题。什么材料适合哪种结构?外形结构如何设计音质更好?小组学生可以设计两个或者多个方案,再把所有的方案进行交流研讨,结合身边的材料,选择最优的那个。

当设计方案规划好了,教师再指导学生画出设计原理图,按照设计思路及原理图,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制作。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队设计方案,不同团队的个性化方案又能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动手亲历乐器制作过程中,产生疑问并尝试解决,其设计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和完善。

(四)测试优化,解决问题

学生用制作出的乐器发出声音进行测试,听听音调准不准,音域广不广,看看外形美不美,记录测试时的情况,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思考实践,最终产生解决方案。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美化由具美术特长的学生负责;材料的选择及制作,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功能的测试,小组合作完成;分享则由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负责。小组成员各尽所能。

在这个小组学习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相互学习、相互配合,他们的合作能力、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五)拓展提高,课后延伸

在本项目中,我们设计的作品由于时间和材料的限制,音域还不够宽,音色还不够美,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呢?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来开一场自制乐器的演奏会。

项目活动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把理念延伸至课堂外。因此,课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作品,并根据实际问题情境来创作,引领下一个项目活动的开始。

五、项目活动成效与反思

项目活动充分体现了STEM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实现了深度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学生经历了“构思规划—尝试创造—优化改进”的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思考,既学到了相关的声音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工程技术,自主设计的乐器既实用又创意十足。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综合使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手段解决问题,创新实践。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在交流研讨中,提升了探究能力。

在合作交流学习中,个人的思想、行动要与小组成员相一致,就必须相互信任和尊重。在项目活动中,能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训练合作的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体验团结互助,共享成果的快乐。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STEM教育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成效的提升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依托现有的课程结合STEM的理念与目标,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创造力,来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实践、更自由地探索,还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度挖掘、深入探索。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项目式活动设计,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起用心钻研、努力实践,让STEM教育理念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乐器探究材料
学乐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乐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