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马”引发粤东大暴雨的降水特征分析

2021-01-10 07:40张嘉伦曾喜吴心语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海马暴雨台风

张嘉伦 曾喜 吴心语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1°×1°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气象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1622号台风“海马”在广东登陆后的大范围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上空暖湿气流不断输送水汽,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台风中心正涡度区深厚,都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条件。(3)较大的K指数和θse表明暴雨落区上空存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热力条件。

关键词:台风;暴雨;影响因素

引言

台风是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经常带来极端性降水[1]。1949-1996年登陆我国华南、华东的台风降水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最大日降水量均超过500mm,最大过程降水量均超过900mm,可见台风暴雨是台风活动的重要表现[2]。研究发现,除台风本身因子外,台风与环境场的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也相当重要[3]。 [4]。

“海马”在10月下旬登陆我国,是典型的的秋季台风,其具有强度大、降水范围广等特点。本文利用ECMWL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从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等方面对“海马”降水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秋季强台风造成的大范围降水预报提供借鉴。

1、“海马”概况及天气实况

2016年21日12时40分,“海马”以强台风级在广东汕尾海丰县鲘门镇登陆。受到“海马”本体降水影响,10月21日08时~22日08时,广东省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共有11个站点录得100mm以上大暴雨

2、环境场分析

在500 hPa高度场上(图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主体位于海上,588线位于31°N附近。台风登陆前,“海马”位于副高底后部的西南气流中,向西北方向移动。台风登陆后,副高北端缓慢东退,南端逐渐西进,台风转受副高后部偏南气流的影响,逐渐向北偏东北方向移动。

3、物理量特征分析

3.1 水汽条件

3.1.1 水汽通量

充沛的水汽条件是暴雨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水汽通量是反映水汽输送多少的物理量[4]。“海马”登陆后的14时至20时,水汽通量大值区维持在广东、福建交界处附近,广东东部地区一直处于水汽通量大值区内,最大值达到16×10-5g/(s·cm·hPa)以上(图1)。水汽通量大值区位于台风中心东侧,这与台风中心东侧的大范围降水落区相对应。

3.1.2 水汽通量散度

暴雨的产生除了需要充足的水汽,还需要水汽的辐合和输送。水汽通量散度能够从动力条件方面反映水汽的辐合辐散的情况[4]。从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场看出,21日20时,广东地区处在一个辐合区;从500 hPa水汽通量散度场上看,与低层辐合区相对应的区域为辐散区,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于产生“抽吸作用”,促进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将低层充沛的水汽向上运输,为降水增幅提供有利条件。

3.2 垂直速度

抬升运动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强的上升运动能够向上输送充足的水汽、热量、动量,能够很好的促进暴雨的发生发展 [5]。分析21日20时850 hPa和700 hPa垂直速度场看出,垂直上升运动中心位于台风中心的东侧,大范围的上升区也都位于台风中心东侧,这与“海马”大范围暴雨落区相对应。结合前文所述,水汽通量大值区也位于台风中心东侧,与强垂直上升运动叠加,这为台风登陆后在粤东地区的大范围暴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3.3 涡度场和散度场

3.3.1 涡度场

分析“海马”登陆后涡度场在23°N沿高度-经度剖面图(图3),10月21日14时,台风中心附近,整层基本为深厚的正涡度区,到了100 hPa附近才表现为负涡度。最大正涡度中心强度达40×10-4·s-1。登陆后台风强度逐渐减弱,受地形摩擦作用的影响,台风中心涡度强度也逐渐减弱。到了21日20时,涡度中心强度减弱至18×10-4·s-1。

3.3.2 散度场

从925 hPa散度场看出,广东东部为散度负值区域,处于一个明显的辐合区;从500 hPa散度场看出,广东东部处于一个正值区域,为辐散区;在降水期间,广东东部存在明显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这种配置非常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

结合降水过程的涡度场和散度场分析发现,正涡度中心和辐合中心表现显著,而且两个中心的叠加能够加剧上升运动,非常有利于暴雨的加强。

3.4 不稳定能量

3.4.1 K指数分析

K指数是表征能量和湿度的物理量,能综合反映大气不稳定条件和湿度条件,可以通过K指数的演变反映不稳定能量的积聚、触发和释放过程,K指数越大,表明大气层结越不稳定[6]。

21日14时,华南沿海处在K指数大于35℃的大值区内,中心分布在广东东部沿海地区,强度高达40℃。随着“海马”向北移动,高值中心也随之北抬,强度保持不变,范围扩大。华南地区基本处于36℃以上的一个大值区。这对台风登陆后产生大范围降水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3.4.2 假相当位温

θse是表征温度、气压、湿度的物理量,能够反映大气温湿条件和能量分布,是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必要工具。在“海马”登陆前,南海被72℃以上高能区覆盖,高能中心位于东南沿海,呈带状分布,中心强度高达84℃。所以“海马”在登陆前的移动过程中,高能区的维持给台风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台风登陆时就携带了大量的能量。“海马”登陆后,东南沿海一直维持着72℃以上的高能区。降水期间,落区上空始终保持非常明显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显著的不稳定能量为整个降水过程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热力条件。

5、结论

针对台风“海马”登陆后的强降水特征,从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发现

(1)台风登陆后,在广东东部造成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强降水区主要出现在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

(2)从水汽条件分析,有一支南海上的暖湿气流向降水落区输送充沛的水汽和能量。从垂直速度场上看,暴雨落区有强烈的上升速度。水汽通量大值区、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强上升运动区,对应了强降水落区。

(3)从散度场分析,存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非常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分析涡度场发现,深厚的正涡度,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分析螺旋度发现,暴雨发生的时段,中低層正螺旋度迅速增大。

(4)分析K指数和θse发现,降水期间落区都保持较大的K指数和θse,不稳定能量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充足的热力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江南,王安宇,杨兆礼,等.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152-159.

[2]田辉,马开玉,林振山.华南、华东沿海登陆台风暴雨和大风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9,10(增刊):148-152.

[3]程正泉.登陆台风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研究综述[J].广东气象,2008,(05):4-7.

[4]陆桂荣,王文,于怀征,赵玉洁,费艳琴.台风“达维”对山东日照“08.03”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分析[J].干旱气象,2014,(02):256-262.

[5]陈见,赖珍权,罗小莉,翟丽萍,黄荣成.“尤特”超强台风残留低涡引发的广西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4,(01):19-25.

[6]黄先香,炎利军,余乐福,王硕甫,植江玲. 秋季台风“彩虹”引发佛山特大暴雨过程分析[A]. 中国气象学会.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中国气象学会:,2016:6.

猜你喜欢
海马暴雨台风
海马
EF2000台风战斗机
暴雨突袭
呼呼!台风来了
暴雨袭击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猛兽的委屈
台风天外出小心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