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军 张嫣婷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状况,这些状况已经得到了相应政府部门的关注,我国正在倡导低碳环保经济模式的构建,在这一环境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提出造林绿化要遵守的原则与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最终对造林绿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开展探究,意在为植树造林带来帮助。
关键词:造林绿化 生态环境 保护意义
前言:在城市化发展中,需要大量资源,在对资源的运用中,会排放出一些威胁生态环境的物质,比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等,这些均会对环境带来一些伤害,污染水源、空气与土质,所以,必须从改善环境着手,提高林业发展投入强度,多开展植树造林,提升绿化构建水准,推动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降低环境污染。
一、造林绿化要遵守的原则
1、地理适宜性
造林绿化要遵从的基本原则就是生态与地理适宜性,树木可以在合适的区域生存,才可以体现其植物的价值,提升其经济收益与生态效益。所以,在落实造林绿化工作中,要对造林的地理、气候等原因开展调研,对树木习性开展深入探究,掌握林业布局的科学性,从而种植出优质地林地,挑选收益与生态功能较为突出的树木种类。
2、空间优化性
在山地造林绿化之中,地势的高低也事关造林的效果,所以,造林绿化要高度关注空间优化,与地理空间布局相结合,明晰树木规划,确保构建层次性较为突出的生态林地。在树种挑选与分布过程中要与地形空间相结合开展,比如山体的阴面可以挑选耐寒树种,存在长时间光照的位置可以栽种常绿木种,如此就能够充分发挥光照的效果[1]。
3、保护荒山原有植被
山地的植被可以充分确保水土资源的平衡,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出现的概率,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造林绿化要遵从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已有植被的保护,严禁外来物种威胁到原生物种,要确保地域性生态环境的稳定程度,从而体现林地的生态环境调整效果。
二、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不但是生存的前提,也是落实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持续开展,相关政府与领导也越发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设计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在这一环境中,造林绿化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部分容易造林的区域已经实现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范畴也得到了充分提升,生态环境获得了明显优化。造林绿化不但能够治理沙化耕地、提升土质蓄水效果,还能够把控水土流失,此外,随着经济林的生长,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较为喜人。这无疑彰显了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与作用[2]。
三、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1、强化全民生态环保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全人类的发展与经济进步,所以,造林绿化不单单是林业单位的工作,而是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大事,要逐渐提升全民生态环境保护观念。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了《关于落实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策》,其中提出了,但凡是我国公民,老弱病残除外,每年均要进行义务植树3-5棵,或者完成等量育苗、管护绿化等工作。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对绿化造林工作的关注度。我国相应单位要关注造林綠化工作的贯彻落实,注重造林技术的开发与升级,从规章上保证造林绿化工作的持续进行。相应单位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提高造林绿化技术的宣传推广,从而提高全民生态环保观念。
2、完善造林绿化理论
从国外造林绿化的发展进程而言,国外造林绿化历经了单一的学科与理论指导再到现今的多学科融合的理论指导体系。可是,现今区域与造林绿化理论主要来源于道路构建与绿地构建这两大方面的理论的简单融合,理论指导制度的缺乏也致使对造林绿化的定义界定等相应理论体系的缺失,最后致使民众对造林绿化认知简单等于构建一定绿化道路的认知中。所以,区域造林绿化与造林绿化在将来的发展中应当健全造林绿化的理论制度,除了城市规划等层面的基础理论外,还应当导入风景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应理论,借助多学科融合来健全造林绿化理论体系,使其真正意义上能够成为解决城市各种难题的有效措施,真正意义上达到保护生态的目标[3]。
3、根据地理气候等因素合理配置林业资源
我国国土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公里,经纬度跨度大,各个区域的气候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具体造林绿化过程中要与气候、土质、地质构造等原因相结合明晰造林的模式,要科学挑选适合的树种,要确保树苗的成活概率。树木种植主要以乔木为主,构建乔、灌、草相融合的造林模式,体现不同树木的价值,构建混交林。林地能够构建多层次的构架,树下灌木或者小树体间作,林果兼种业能够落实资源科学配备。
4、扩大造林绿化面积
我国在建国初期,粮食总量生产较低,致使对森林的无节制砍伐,致使森林面积不断较少,目前,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的政策,提高森林树木的覆盖范畴,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退耕还林工作中,要落实好相关规划,特别是必须对出现沙漠化的耕地开展还林工作,要落实好重点规划与目的设计,严禁威胁到农民生活与耕种,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稳定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要注重造林绿化工作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要提高森林栽种面积,提升绿化覆盖范畴,技术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森林资源的配备与保护,落实好树木挑选与苗木培养,从而应用造林绿化优化生态环境,落实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昌贤. 浅析营林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000(006):83-84.
[2] 符学军. 浅谈造林绿化的措施与模式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8):1.
[3] 李振忠. 浅析造林绿化对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有效途径[J]. 种子科技, 2020, v.38;No.291(1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