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2021-01-10 23:43:27郑志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原材料水化骨料

郑志勇

摘要:地下室底板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难度大,容易出现质量缺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规范化建设。本文以高层建筑办公楼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例,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运输、浇筑、施工全过程,全面论述了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的相应施工要点,为今后相关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技术

0引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项目规模逐步扩大,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较为复杂,具有结构厚度大、浇筑量大、结构截面大的特点。对施工工艺要求高,必须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从多方面加强质量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面积38896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1896平方米。建筑高度102m,地上32层,地下2层。该工程属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600 mm为基础筏板厚度,沉井位置的部分沉陷混凝土最大厚度为4600 mm,C30为基础筏板强度等级,C35为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S6为设计抗渗等级。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经济性等条件,选择商品混凝土作为施工项目,其用量为基础混凝土的用量为25万m3。

2施工难点

(1) 地下室地面施工采用预拌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搅拌站与浇筑现场距离较远,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坍落度的损失,或由于长途运输导致模板温度升高,或混凝土被搅拌性能差,管道堵塞。

(2) 地下室底板体积大、厚度大,混凝土浇筑量大、时间长。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要求,对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等环节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各环节协调不好或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混凝土将无法及时供应,导致底板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加剧裂缝的产生。

(3)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地下室设有电梯井、集水井等基坑,底板混凝土横截面积变化较大。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控制浇筑时间和顺序,或者没有结合混凝土的变截面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概率就会增加。

3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所需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3.1.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选用合适的原材料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原材料选择时,主要选择水泥、粗细骨料、煤粉等多种原材料。在选择水泥时,应注意水泥品种的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地热水泥,这种水泥可以大大降低水化热现象,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水泥的综合性能波特兰水泥是最好的选择。选择粗骨料时,以泵送下料为前提,骨料粒径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大。配置混凝土时,应选择粒径为5~40mm的石料。该类石料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较高的抗压强度,配合比时,还可减少水量和混凝土需求量为减少混凝土收缩提供重要支撑。在选择细骨料时,通常使用中粗砾石;这种砾石颗粒较大,在搅拌混凝土时可减少10%的用水量,同时减少水泥用量。在选择粉煤时,应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标准量的粉煤灰,这也可以替代部分水泥,降低与混凝土的粘附力提高易性,大大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现象。在选择减水剂时,根据以往的实践选择抗裂性好的混凝土,这对混凝土的凝结起到了延缓作用。

3.1.2合理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所需原材料的配比

在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的原材料配比时,不能盲目;我们应根据所选原料取样,根据实验结果不断调整,并选择合适的配比用于实际应用。不同地下室建设项目使用的原材料比例不同。在超长地下室的设计和施工中,首先会受到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同。在匹配原材料时,我们应调查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相关实验工作。其次,施工区域附近的文化活动和自然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附近或靠近风景名胜,甚至沿着河流和海岸有重大项目,这些将成为地下室施工的重要考虑因素。

3.2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楼板浇筑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楼板浇筑时,大多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在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时,大多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工作从最底层末端开始,然后逐渐向上移动,以促进施工循环。底板每层厚度应设置为400mm。该尺寸应合理控制以确保精度,并可借助直尺进行测量。夜间施工时,应注意测量结果,并用照明设备观察。正式施工时,第一步是将混凝土插入下一层约50mm的位置,然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其目的还在于消除每层混凝土之间的冷接缝。此外,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3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楼板浇筑时,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作业流程进行施工。施工方在每项浇筑工程中配备4臺振捣器,振捣器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卸料口安装两套,中间设置一套,斜角安装一套,以振捣大体积混凝土。

振动可根据混凝土的流动程度进一步确定。振动频率应与设定频率一致。合理控制振捣工具的工作方式,确保在不振捣前一层混凝土的前提下,及时排出下一层大体积混凝土气泡。同时,还应允许混凝土填充所有空间。在大体积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随着振捣器的运动,混凝土强度逐渐增强。在振动过程中,大多数保持单行和列的形式,以避免交叉。其目的是有效避免振动泄漏。振动点时间也需要合理控制,避免过长或过短;一般控制在20秒到30秒之间,反复循环,直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有泥浆,没有气泡,没有下沉。

3.4收缩裂缝控制技术

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水化温升、延缓冷却速度、减少混凝土收缩等方面综合考虑,提高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并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技术措施。

3.4.1降低水泥水化热

优选水化热或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拌制混凝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加或减少Lokg/m3水泥的水化热都会增加混凝土温度;应增加或减少1℃。尽量选用粒径大、级配好的粗骨料;加入粉煤灰等外加剂或外加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3.4.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工作,缓慢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降低温度应力,并采取保温覆盖措施,避免温度梯度急剧变化。随时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C范围内,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使混凝土温度梯度和湿度不太大,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在测温过程中,如果一些测温孔内外温差大于20℃,则需要在这些测温孔所代表的区域铺一层草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料过度堆积。在结构完工后,及时回填,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3.4.3改善约束条件和降低温度应力

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各浇筑长度的约束程度和蓄热,防止水化热积聚,降低温度应力。

3.4.4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

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确保施工质量。采用二次进料方式,二次振动。浇筑后及时清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4结论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地下室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而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多种影响因素的结合,不断改进各种问题,合理控制施工技术,为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建华,曾红炉,魏廷灿.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新材料新装饰,2021,3(2):160,162.

[2] 程帅,周永红.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40–41

猜你喜欢
原材料水化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上海建材(2022年2期)2022-07-28 03:15:54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硅酸盐通报(2020年9期)2020-10-17 08:13:38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观点
中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11-13 01:00:50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知识无穷尽
意林(2019年16期)2019-09-04 21:00:12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