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号角》:讲述晋察冀战地记者的英雄故事

2021-01-10 00:34陈明岩左钊
综艺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号角河北红色

陈明岩 左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历程,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无数革命前辈流血牺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興,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其精神、其事迹彪炳史册。这其中,新闻战线的战地记者和编辑,在战争年代一手握笔、一手拿枪,用一篇篇文章、一张张报纸,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书写了中国军民奋勇杀敌的英雄史诗。

河北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的二十集系列微视频《红色号角》于2021年11月8日“记者节”在河北卫视、河北公共频道、冀时客户端同步推出,讲述20位晋察冀战地记者以笔为枪,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冲锋陷阵的历史往事。节目以融媒传播的方式,讴歌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无畏生死、赤胆忠心、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

深入寻访战地记者的英雄传奇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尚不被大众熟知的新闻战线英雄,《红色号角》摄制组访故地、找专家、查文献,调查采访足迹遍及延安、山西、浙江、武汉、江苏、北京、河北等地,发掘出了大量史实和精彩细节。

在晋察冀日报社、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等新闻机构,曾经有一群有信仰、有理想的年轻人,离开生活条件优渥的家庭,毅然投身抗战前线。创造了十年游击办报奇迹的杰出新闻家邓拓;四赴前线、一心让祖国未来充满阳光的战地记者华山;16岁回国抗战,胸怀满腔报国之志的归侨记者仓夷;毁家纾难、先人后己的摄影记者雷烨;宁死不屈、壮烈跳崖的新闻女杰黄君珏;能文能武、威震敌胆、血洒冀中的诗人记者陈辉;中国红色摄影事业划时代的开创者、对工作充满狂热激情的战地摄影师沙飞……《红色号角》用二十集的篇幅,将这些新闻战士在晋察冀边区报道战斗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生命史诗。对于我们新时代记者来说,晋察冀战地记者群像,也是我们不断成长进步、见贤思齐的镜鉴和榜样。

艺术再现生动感人的历史场景

这些战地记者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文字记述和口口相传流传至今,面对影像资料的不足,《红色号角》主创在制作过程中,将采访同期声、解说词和音乐有机结合,利用声音的感染力将观众带回当时的情境之中。节目采访对象包括亲历者、子女后代和新闻史专家等,不同人物基于不同身份带给观众多重视角的讲述,将红色新闻战士的故事完整、精彩地展现给观众。例如原《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今年104岁高龄的刘江,在采访中讲到《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的困难和战友的牺牲时,潸然泪下,引人动容。

在后期制作中,节目主创运用多种方式,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如,根据编导整理挖掘出的史实和知情人讲述,片中运用插画和沙画,通过艺术加工,重现战地记者故事中的历史场景和重要瞬间,弥补了影像资料匮乏的遗憾,也生动诠释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呈现插画时,节目通过动画分层等技术,使画面由“静”转“动”。比如,魏巍笔下晋察冀战地记者穿着“牛舔鼻子山鞋”的形象,让晋察冀战地记者“青年飞行军”的称号直观生动;丁一岚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广播开国大典的历史瞬间,弥补了新闻播音人员历史资料缺失的遗憾;归国记者仓夷被敌人阴险暗害的情景和茅盾女婿萧逸在和平到来前壮烈牺牲的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在对先辈的追忆中,《红色号角》还选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唤起观众的心灵共振。比如,1942年首次刊发在《晋察冀日报》上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从抗大走向战场的《八路军进行曲》,伴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定地奔赴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

融媒体合力打造立体传播效果

《红色号角》每集用7—8分钟的时长讲述一个人物故事,每个人物之间相互串联又彼此独立,故事精彩又不冗长。节目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形成多样态、立体化传播,在建党百年这一特殊年份的“记者节”时推出,引发了记者群体的强烈共鸣。

11月8日开播以来,节目先后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和新华网等平台上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媒体平台、上海青年报、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等大量转载、转发,截至目前,相关视频播放量近千万。

《红色号角》聚焦相对小众的新闻战线共产党员,生动呈现了新闻战线革命战士身上不朽的家国情怀。节目多渠道挖掘历史素材,积极尝试新兴创作方式,在时代浪潮下持续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实现党史文化的深度传播、立体传播。

(作者系河北广播电视台导演)

猜你喜欢
号角河北红色
胜利的号角吹响了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我们的探险计划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追忆红色浪漫
节日乐曲
梁丛
孙婷婷
效率神器吹响成功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