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急症处理

2021-01-10 13:26邓艳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外伤康复情况

邓艳芬

手外伤为创伤急救常见损伤类型,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手外伤约占总急诊创伤17%-2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手外伤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创伤发生较为突然,手部生理解剖学特殊性,末梢神经分布较多,在初始创伤后伴有明显疼痛症状,对临床治疗时机要求较高;同时因手腕伤导致剧烈疼痛,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情况发生,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呼吸、脉搏、心率等,互为恶性循环,是导致不良预后发生的主要因素;需有效明确手外伤临床急救治疗需求,开展针对性护理管理对策,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以满足手外伤早期治疗需求,促使其预后功能修复。手外伤急诊处理影响因素较多,与患者因素、医务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具有高度关联性,为确保最佳预后效果,加强急症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

1、手外伤致伤因素

手外伤发生主要是在无防护措施或操作失误状态下,因设备因素或操作不熟练导致意外损伤,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们工作压力增大,记忆力不集中,于工作中出现疲劳作业,导致职业性手外伤几率占总手外伤几率较大;另外,因动物致伤占有一定比例,与养宠物人群增多相关;主要受损伤类型可见皮肤损伤、神经损伤、肌腱损伤及骨折等,于临床治疗时需依据不同损伤原因及种类,开展针对性治疗。

2、手外伤急诊评估

手外伤接诊后需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估,了解临床治疗问题、治疗目标,以制定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精神状况、受伤部位进行全面评估,于入院初始,医务人员需配合患者进行相关检测,观察患者受伤部位,借助温和亲切的态度,开展护患沟通,询问患者创伤发生情况,快速检出多发性损伤,辅助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测,以作为临床诊断参照数据;医务人员对患者既往史、现病史进行详细询问,针对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失血过多患者,需快速进行血型交叉实验检测,给予患者血容量补给,避免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情况发生;针对合并心脏病患者,快速实施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心功能;针对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需开展针对性检查,了解患者生命体征状况,仪开展对症治疗,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同时加强患者一般资料观察,了解患者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受教育程度、文化信仰、经济水平、医疗保险等相关情况,为患者制定病历资料,于后续诊疗工作中与患者检查资料共同进行交接,有效提高急诊效率。

3、急诊手术护理

3.1术前心理护理,考虑手外伤发生较为突然,患者初始创伤后伴有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医疗进展,易导致不良医患纠纷情况发生,患者对伤情关注过高,于临床护理时,需有效安抚患者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可采用面对面宣教、察言观色,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同样可借助汉密尔顿心理评估量表,了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发生情况,以上述检评估结果为参照,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加强认知教育,帮助患者科学正视手外伤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需求,分享临床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分析病情,了解急诊手术开展必要性及可行性等,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信心,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提高预后转归期待性。同时加强患者家属宣教,告知患者心理状况对家庭关怀的需求,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避免与患者谈及伤情、残疾、瘢痕等,以免增加患者身心负担,鼓励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患者切身感受到家庭关爱。

3.2术前疼痛管理:手外伤伴有剧烈疼痛,疼痛作为机体主观因素,会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影响疾病进展,于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给予患者疼痛管理,针对患者疼痛耐受度开展分级管理对策,针对疼痛耐受度不佳、疼痛感受强烈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随着近年药学快速发展,自控镇痛泵于手外伤术前镇痛中取得较好疗效反馈,可让患者依据机体疼痛状况进行使用镇痛泵,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缓解疼痛感受。同时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借助交谈、观看视频、听音乐等方式,转移疾病关注度,可有效提高机体疼痛耐受度;可在患者自觉疼痛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缓解疼痛感受;加强环境干预,确保室内环境安静、清洁干燥,适当调暗室内光线,合理调节温湿度,以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建议患者采用自主体位,以机体舒适为宜。

3.3加强手术室管理:待患者确定开展门诊手术后,快速联系手术供应室,提供相关器械,确保手术于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于手外伤手术治疗时,加强环境管理,要求手术室内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感染情况发生;针对手术室使用一次性物品,需检查其外包装是否完整,避免机械污染,于手术操作时,熟练递接手术器械,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考虑患者意识清醒,可与患者进行沟通,予以患者语言鼓励,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信心。

3.4康复护理:手外伤术后康复周期较长,为确保术后功能恢复,需引入早期功能锻炼,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完成功能锻炼;于患者术后一周,需采用限制性活动,避免影响伤口愈合,可采用被动运动方式,由康复师或家属辅助患者手部关节活动,有效避免废用综合症情况发生;待患者术后一到两周,开展限制性早期活动,可指导患者自主进行功能锻炼;待外固定去除后,需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引入抗阻训练,借助健侧手辅助患侧关节进行活动,每次活动两到三次,每次时间五分钟为宜,以免影响创面愈合情况,并观察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在不影响外固定使用的同时,开展腕部关节活动,活动次数由少增多,力量由小见大,以提高其手部功能。

3.5开展出院指导:考虑手外伤康复护理周期较长,于患者出院时,采用强化健康教育,针对康复开展重要性、必要性等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以加深患者健康认知,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要求患者熟练掌握手部康复训练内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于患者出院时通过发放康复锻炼手册等,预留患者联系方式,定期采用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开展远程指导;引入多媒体为主的线上管理手段,可通过组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患者线上咨询提供更多途径,通过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表,确保康复护理有序开展,提高患者康復效果。

猜你喜欢
外伤康复情况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