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央视综合频道热播剧《觉醒年代》可谓一时间名声大噪,作为中国共产党华诞献礼之作,该剧可以说是从人物的选择、剧集分配、剧情的演绎皆属优质。该剧完整再现了国家以及人民的觉醒历程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从《觉醒年代》视角看待党史前期探索中的“觉醒力”,借助先进革命者、青年学生群体、工人阶级及社会团体等各阶级的逐步觉醒视角,即抓住历史的脉搏,深入了解中国发展的步履维艰,党史前期探索的困境之难,利于我们建立忧患意识、奉献意识在何时皆是不过时的,同时,党史前期探索中“觉醒力”实质性内涵的把握,更加利于当下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而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关键词】《觉醒年代》;各阶级觉醒;“觉醒力”
前言
央视播出43集热播剧《觉醒年代》,很直观的将百年历史尽显眼前,让我们随着剧集主旋律回到当时的年代,意蕴深切,感触颇丰,更加真实的感受着“觉醒”的力量。而党史前期探索阶段的“觉醒”便是借新文化运动这股东风得来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状态,国内一切展现积贫积弱的衰败景象,而此时扭转局势的引路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一批先进青年给疲于反抗的中国带来曙光。虽说《觉醒年代》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剧集不多,但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各阶级的逐步觉醒层次感凸出,足以将党史前期探索演绎到位,从中亦突出党史中赋予的“觉醒力”。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就意味着我们应当永远“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1]。不论是民族的凤凰涅槃还是党史道路前期探索,“觉醒力”必然发出的是时代最强音。
一、先进革命者的觉醒
《觉醒年代》主要是通过“觉醒”来反映一个年代的觉醒、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觉醒。其起始点便是定在1915年,当时出于北洋政府迫使签订“二十一条”,激发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革命志士的愤慨,李大钊选择退学和陈独秀从日归国。因而,党史前期探索首先在于先进革命者的觉醒,称其为“先进”是相对于林纾、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一批守旧主义者而言的,但是新旧主义之争,主要是学术之争,只因时代的不同两者便会处于不同的“位置”变换,理应辩证地看待问题,毕竟守旧者身上,通过人物鲜明的塑造演绎其两派间的学术刊登较量,可见其同样是一群饱学之士,所以对于国家的建设同样是有益处的。归国后的陈独秀认识到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归因主要是理念、思想的落后,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在于国民思想的转变。于是新文化运动应用而生。关于先进革命者的觉醒,主要通过新青年为根据地,通过新思想的宣传来启发民众。陈独秀经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赴北京大学教书,借此机会通过北京大学作为后盾宣扬新思想,北京大学作为了新文化的中心,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之后将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干人引荐到北京大学,正如鲁迅曾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2]志同道合的先进革命者开始共进启发民智的任务。但是值得一提的便是,陈独秀一批先进革命者反对旧文学宣传民主科学,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旧文学,而是反对孔教三纲,认识到孔教三纲致使国民民智不开、民力不足、国家衰败,因而就中国必须要改变思想观念,造就一代新人,有新思想的新人才能够有望建设新的国家。再则,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支笔,笔锋犀利,直戳时势,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弊端在于,新文化提倡白话文,却是以文言文撰写达到启发民众的目的。于是,随着白话文《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杂志的刊登问世,剧情演绎通过镜头的切换,由近及远、从室内到室外,表现即便鲁迅身处屋内,但是关乎时势了如指掌,尤其是结合鲁迅人物出场时,菜市口砍头,而民众用馒头沾血治病哄抢的场面,鲁迅的淡定从容与该镜头相互呼应,同时还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直逼人物内心,尽显新文化运动带来的震撼,这是文化界的第一次“觉醒”这也就为党史前期探索附有了“觉醒”的因素。
二、青年学生群体的觉醒
除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革命者之外,《觉醒年代》还成功塑造了一批青年学生群体,他们可谓时踏着新文化运动的坚实之基逐步成长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郭心刚、陈延年、陈乔年等,其坚定不移的走上宣传新文化的革命道路,跟随陈独秀、李大钊的步伐,为中国社会的改造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他们的觉醒,为未来新中国的创建带来新生力量。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的觉醒,特别是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从坚持“互助论”、“无政府主义”向坚信“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剧集通过演绎毛泽东通过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先后影响,后期陈望道执笔翻译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由初期关注“无政府主义”的书籍、材料等,转向逐步获取关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等资料,相较于对其之前坚信的“无政府主义”,更加接近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的实践研究,毛泽东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为后续共同以相同的信仰投入到革命作了很好的过渡与铺垫。此外,本剧还有一大亮点便是陈延年、陈乔年与其父剑拔弩张的关系,介于陈独秀放荡不羁的性格,一味的只搞革命而忽視家庭,致使陈延年、陈乔年对此积怨比较深,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陈独秀送两个儿子赴法留学之时,表现出来的为人人父的不舍着实让观众泪目,此刻点出陈延年、陈乔年在1927年、1928年为革命献身。这也就说明陈延年、陈乔年思想在后续的转变,起初两人因坚信“无政府主义”,最终选择追随其父走向革命之路,可谓点睛之笔,突出带给青年学子们的“觉醒力”有多强大深远。 这一代人的初心便是在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磨砺中产生的。该剧沿着新文化运动为主要线索,从新文化的剧情到五四运动,之后到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刊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一定不负中国”就是他思想上最根本的想法,也就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就为党史前期探索中由“觉醒”带来的理论支撑。
三、工人阶级及社会团体的觉醒
觉醒只有面对全民族方可发挥效力,《觉醒年代》中工人阶级的演绎,主要以葛树贵为代表、以北京长辛店为工人阶级主要的代表性“營地”。工人阶级的“觉醒”源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大爱国青年学生群体纷纷走向街头,通过抗议阻止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行经,并且罢免卖国贼曹、章、陆三人职务。此时的工人阶级还没有实际的行动,就剧情的推动,李大钊多次去往长辛店进行革命演说,深受李大钊关照的工人阶级凭借对他的信任,并在李大钊演说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国家已经陷入危难之中,加之五四运动发展到白热化阶段,各地出现学生街头宣传爱国运动被捕陷入囹圄,以长辛店为镜头的工人阶级终于在各地工人罢工声援学生的运动中加入浪潮,也就表明工人阶级的全体“觉醒”,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同样对于社会团体的“觉醒”,剧情并没有过多剧情演绎,通过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各地的演说,以唤醒民众,使得更多的民众加入该行列为目的,透过赵世炎与陈延年人物之间的对话中提到的三点 “一是军警上街不再抓人,因为已经没有地方容纳关押”并且点出证实反动派害怕的实际现状;“二是指出当前不光是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全部上街请愿”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是全面的民众“觉醒”;“第三上海发来通电,商务印书馆、五大纱厂、中华书局、码头工人全部罢工,南京路各大商店全部罢市,就连理发店门口也贴着---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标语”,这就说明各地形势发展已经成功形成“三罢”,即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同时还说明学生运动性质的转变,所有人、各个阶级都站了起来,参与到爱国运动之中。这必然也就体现出社会团体的“觉醒”。总之,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也就为党史前期探索中由“觉醒”带来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
四、“觉醒力”实质性内涵
谈到实质性内涵,“觉醒力”既是力量本身、还指代“觉醒”的“阶级”力量,这就是“觉醒力”加上双引号的原因。在此值得一提的便是辜鸿铭为典型的复古派,其与陈独秀为典型的矛盾,仅限学术间的争论,但是并不能够说明复古派不存在“觉醒”,他们只是反对新文化,但是关乎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子民是深信不疑的。剧集专门通过辜鸿铭的演说“中国人的精神”来展现,辜鸿铭讲到“中国人的生活在心灵得到世界里,富有心灵的激情与人类的情感,并且宣称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维护中国人的精神奋斗到底,虽九死而无悔”,很好的说明这部分人并不麻木,同样为国家之事尽心竭力。《觉醒年代》有一个镜头非常经典,那便是毛泽东的出场。在毛泽东的湖南老家,大雨倾盆的街道上,已经因“二十八画生”而小有名气的青年毛泽东身穿白色长袍,怀抱整摞《新青年》在大雨中穿梭,边跑边观察周围的各色路人,有沿街乞讨的乞丐、跪在大街被贩卖的孩子、还有坐在高级轿车里的富家贵公子,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更加说明国家内部的种种矛盾,而毛泽东街道穿越泥泞小路的镜头,也预示着未来革命之路的艰难。青年毛泽东奔跑的过程中,突显一个关于一条鱼缸里的金鱼,即便是游来游去,却始终无法游出鱼缸,这也就体现国之受困,找不到前方的路。毛泽东的出场进行精细化的演绎,也就象征着国家的未来还是寄希望于毛泽东同志,《新青年》便是毛泽东探求中国之路的萌芽阶段。如同毛泽东一样的青年人,一步步在探求中勇往直前,陈独秀由最初的“十年不谈政治”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看到饱受苦难折磨的贫苦大众,更是与李大钊约定建立一个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开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的历史性篇章,暗含带领穷人闹革命,从而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便是“觉醒力”给予的“阶级”力量。
“觉醒力”既是力量,还指代“觉醒”的“阶级”力量。《觉醒年代》该剧主要沿着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后两集更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将话题引到中国先进分子皆一致性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李大钊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与广大劳苦大众的情感是相通的,是为劳苦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理论,更是被压迫人民、民族谋取解放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真正意义上能够给民众带来希望的根本力量,彻底发觉醒归于民众的觉醒,这亦是理论赋予“阶级”力量的生动体现。“觉醒”的“阶级”力量,《觉醒年代》划分的比较清晰,以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为典型的青年学子的成功塑造,虽说剧集不多,但是那种意气勃发,精神的笃定将青年人应有的风采展现无遗,上街游行、演说、卖国货等皆表现出其学生“阶级”的力量。同样,以葛树贵为典型的工人阶级代表,他的出场基于为给孩子看病,妻子当众跪街乞求能够施舍些医药费,葛树贵打骂妻子并高呼即便是贫苦人也不能够跪,有的人说这部分是败笔。我并不认可,打骂妻子是社会背景下造就的,其本身因为生于贫困未曾接受教育,处理问题不可能选择用讲道理来解决,只有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但是剧情为其设置“高呼即便是贫苦人也不能够跪”,既是为之后李大钊演说激发工人阶级,实现长辛店工人罢工奠基,毕竟通过能够说明葛树贵等为代表的工人阶级,虽说长期受到压迫,但内心深处却有股子反抗的精神,透过葛树贵个体看待全部的工人阶级,以点画面的视角,点出工人阶级之后的整个“觉醒”罢工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续的“三罢”局面形成,全民的“觉醒”作了支撑。这便是强调的“觉醒力”给予的“阶级”力量。
结论
《觉醒年代》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即便不洞悉历史的人亦会震撼,主要是人物塑造很鲜活,不论是个性特色还是形象造就,皆如同历史人物从书中走到现实。此外整个逻辑框架安排很好,不会让观众意识错乱,以时间与思想的碰撞将整部剧“立”起来,基本每集当中都有振奋人心、震人心弦之处,让观众观看内容的同时,透过震撼的旋律下感受党史前期探索中的“觉醒力”,“以文化精神为主的‘软历史’描述削弱了‘硬历史’的说教感”,[3]更能使情感得以升华。这种“觉醒力”是一种精神觉醒、“阶级”觉醒。更将民众从之前的哄抢“沾血馒头”的冷血、麻木,逐步在“觉醒力”中实现彻底“觉醒”。党史前期探索直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其诞生做准备,“觉醒”便是如同一名肚子里有“有货”的待产孕妇,而中国共产党这个时代产儿,便是“觉醒力”赋予孕妇产下麟儿的动力。党史前期探索之路艰难,但是好在“觉醒力”在历史中充当了内在动因的角色,使得党史在前期探索阶段未受“重伤”,才使得后期中国共产党顺利诞生。《觉醒年代》看的不止是精神所在,更是党史前期探索中的初心与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3.
[2]鲁迅.我观北大[J].鲁迅研究月刊,1998(05):5.
[3]赵路平,周晗,王婷.《觉醒年代》的多重审美维度分析[J].现代视听,2021(02):23-27.
作者简介:李慧敏(1991.06-),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