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斌
摘要:跨学科整合作为科学探究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基于项目学习或处理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个阶段,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正在从“科学探究”逐渐转变为“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更多地关注学生对项目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社会认知,聚焦实际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育理念;小学科学实践;课程探索
引言:科学知识,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等是科学探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际科学教育的概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交汇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小学科学教育融入科学探究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科学探究教学理念,教师将利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有趣而全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学习,体验快乐,共同创造学习成果,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科学探究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经验,情境性是科学探究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必须运用科学,工程,技术,数学问题分析等知识,根据设计,构造,分析,查找和解决问题等方法,明确提出科学问题。利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处理关键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这塑造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群体团结互助的精神。传统科学教学以老师对专业知识的解释和示范实验为主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很少,学习效果较差。科学探究教育必须在学生,老师和父母之间相互合作,根据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学生以各种方式处科学课中的问题。
二、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探究成效低,小学生缺乏探索精神
在传统填鸭式教育核心理念下开展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建立更好的应试能力,鼓励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忽视探索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在教学中无法感知自己的内在魅力,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单方面传递阻碍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注意力不集中。
(二)创新意识弱,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科学教师往往过分压制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当小学生触及科学课程时,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在低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必然干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也严重制约了学生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小学科学教学融入科学探究教育的策略
(一)从实验入手,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学习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总体目标,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式。”因此,科学探究必须以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为贯穿。科学实验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学的天赋。教师可以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整合数学,工程,技术等相关知识,整合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创建全面而系统的科学探究思路。
例如,在《斜面》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明确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阐明科学研究的主题:斜面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对探究主题进行了对比实验,比较了垂直向上的物体和沿斜面拉物体的力证明了斜面更能够节省力。学生还发现,坡度不同,节省地力也有所不同。对此,学生明确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一些学生认为用斜面提起悬挂的物体与斜面的高度有关。一些学生认为这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这与斜面的坡度有关。在这些假设问题的基础上,学生阐明了不同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根据实验,学生了解到,斜面的坡度越低,所需的力就越少。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接触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命和自然是科学创新的源泉。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心理专家皮亚杰说:“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取决于塑造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祖先所做的事情。”如今,道德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重点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技术,工程,科学课程的内容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讲授《星空》这一章节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纸质火箭,探索火箭生产的奥秘,以更好地延伸学生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纸和双面胶制造火箭,以及将空气压缩为动力,制作完成后到操场进行飞行试验。当踩学生踩下作为助飞动力的塑料瓶,不起眼的纸火箭瞬间达到了二,三十米的高度,直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整合学科,增强数学运用
数学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小学科学教学与数学思维密不可分,正确运用数学思维来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思维,不仅可以提高科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简单的机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必须先提及杠杆的原理与作用,教科书对于杠杆的解释过于浅显,只是让学生明白距离支点越远的物体产生的重力越大,并没有做过深探究。为了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究出深层次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推动课堂教学高效率发展。
结束语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學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探讨了科学探究教学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并从实践教学的关注、学科融合指导、教学与生活的关联三个层面提出了小学科学创新优化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38.
[2]茅青云.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8(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