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与韦勒克学术研究比较分析

2021-01-10 16:14罗新河
西部学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比较文学钱钟书

摘要:钱钟书与韦勒克是二十世纪中西学术界的两个大家,他们在文学思想和比较文学观念等一系列学术问题上都存在相似之处。钱钟书文本对韦勒克著作存在大量参考和征引,显示了在对文学性、科学主义、比较文学等问题上的接受与影响。同时他们之间也是一种平行关系,各自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面对共同的时代问题和情境,不约而同做出了相似思考和贡献,体现了中西学术“骑驿相通”和莫逆冥契。

关键词:钱钟书;韦勒克;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3-0142-03

一、钱钟书与韦勒克的相似之处

在致力于钱钟书研究时,涉及当代西方学者韦勒克的资料不少,然而当真正结合钱钟书所论述的内容,全面深入地考察韦勒克时,不禁深深感叹,刚从一座“文化昆仑”出来,又涉足一座新的文化宝山,同样的博大精深,同样的富丽恢宏。让人惊讶的是,钱钟书与韦勒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一)两者都是博学鸿儒,学界通才,在中西文化、文学史上有杰出建树,地位举足轻重

韦勒克是捷克裔的美国著名学者,精通捷克语、俄语、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出版《文学理论》和八卷本的《近代文学批评史》等“经典性和里程碑式的学术论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最博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家”[1]。钱钟书以学识渊博著称,是中国公认的大学问家,中文之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终其一生以博览中西文学哲学等书籍闻名,出版有《谈艺录》《管锥编》等煌煌巨著,被中国学界誉为“文化昆仑”。

(二)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

二十世纪全球化的大语境是他们共处的世界环境,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汇通交流成为文化活动的常态。钱钟书与韦勒克正是生长于这样一个文化开放与交融的时代。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都负笈他乡,广泛融入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西欧。他们的文化文学研究,更是顺应这一时代特征,自觉地进行比较文学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新的学术动向,他们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平行研究,将文化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研究引向更开阔的局面,都成为中西文学理论与批评和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理论以及实践上具有风向标式的开拓型大学者。

(三)两人的文艺观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惊人的相似、一致,或者说可以相互参照和沟通的地方

他们都猛烈批判过实证主义、社会学文艺观、文学进化论、印象批评等,都提倡文学研究的文学性、审美性,在诸如文学的分期、事物的永恒性与历史性、文体的常与变以及新历史主义、阐释学等观念上的看法,高度类似。可以说,从文学的本质论到文学的接受论等文学理论的所有方面,都可以发现两位学者的诸多相似之处。

(四)两者都在学问上淡泊沉潜,寂寞自守,皓首穷经,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于名山事业

钱钟书所著《管锥编》几乎对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典籍进行了梳理研究;韦勒克所著《近代文学批评史》则将欧洲自1750年至1950年间凡是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上稍有成就的理论家进行论述、分析与阐发,沿波溯源、横向比较。这两部著作都成为中西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必备的参考书目,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

由上观之,钱钟书与韦勒克两者无论在中西学术界的地位、时代背景、知识修养、学术观点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相似之处,极具比较研究价值。

二、钱钟书对韦勒克著作的参考与征引

钱钟书与韦勒克之间的相似性并非偶然。尽管没有迹象表明,韦勒克提及和了解钱钟书,但后者却对前者非常熟悉,有着大量的参考和征引,显示了接受的痕迹。这主要体现在《容安馆札记》《管锥编》《谈艺录》(补订本)等后期著作中。

《容安馆札记》是钱钟书以阅读、评论、摘抄作家的别集为主要内容的一本读书札记,时间从五十年代初“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一直到六十年代“文革”,是一部“半成品的学术著作”[2]。其中关于韦勒克著作的“参观”有20处,分布于第五十三则、六十则、百十三则、百四十七(a)则、百八十七则、二百十则、五百八十八则、六百五十八则、六百八十九则、七百一则、七百十八则、七百二十一则、七三二则、七五○则、七五三则、七五六则、七六三(下)则、七六五则、七六六則等,主要参考的文献是韦勒克的《文学理论》和《近代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出版于1949年,《近代文学批评史》一、二卷1955年出版,三、四卷1965年出版,五、六卷1985年出版,七、八卷1991年出版。从时间上看,这两本书刚出版不久,钱钟书就有阅读和参考,表明他对韦勒克以及欧美学术动态时刻关注,反应及时,而且参考很多,他的学术研究多达二十条,持续时间很长,贯穿十多年的整个过程。

其中,《管锥编》关于韦勒克的参考有五条。具体如下:

第629页:“叙物以言情”非他,西方近世说诗之“事物当对”者是。注明参考《近代文学批评史》。

第749页:取譬于家常切身之鄙琐事物,高远者狎言之,洪大者纤言之。注明参考《文学理论》。

第889页: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七《文辨》:“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不啻为张融语作注。注明参考《文学理论》。

第1421页:稗史传奇随世降而体渐升,“底下书”累上而成高文。注明参考《文学理论》。

《增补》第90页:文由情生,而非直情径出,故儒伯、席勒、华兹华斯等皆言诗生于后世回忆之情而非当场勃发之情。注明参考《近代文学批评史》。

《谈艺录》参考或征引有三条。

第321页:近世俄国形式主义文评家希克洛夫斯基等以为文词最易袭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须使熟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注明参观《文学理论》。

第362页:法国Brunetière以强记博辩之才,采生物学家物竞天演之说,以为文体沿革,亦若动植飞潜之有法则可求。所撰《文体演变论》中论文体推陈出新诸例,如说教文体亡而后抒情诗体作。【补订】时人评伯吕纳吉埃尔之《文体演变论》,亦举其谓“法国十七八世纪说教文遁入十九世纪抒情诗”。为武断强词之例。注明参观《批评的概念》。

第522页:“看了上句,想不出下句,”即约翰生所谓:“使观念之配偶出人意表,于貌若漠不相关之物象察见其灵犀暗通。”注明参观《近代文学批评史》。

钱钟书在《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里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状时,谈到当时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对实证主义的造反”。这一提法源自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的一篇文章:“大家都知道威来克的那篇文章《近来欧洲的文学研究对实证主义的造反》;他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文学研究被实证主义所统治,所谓‘实证主义’就是繁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3]179在访美回来的总结报告《美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简况》一文,钱钟书谈到对美国学者的“晤见”,特别提到:“以五卷本巨著《近代批评史》闻名世界的耶鲁退休教授R.Wellek恰恰旅行他住,否则也会晤面的。”[3]185这句话表达了钱钟书对韦勒克的高度评价,也显露出不能相见的遗憾。

钱钟书是解放后开始关注韦勒克的,在解放前的作品中没有发现他对韦勒克的参考与征引,韦勒克的主要学术建树,如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独著的《近代文学批评史》《批评的概念》等重要著作都在1949年以后出版,它们都是钱钟书做文学研究时的必要参考书目,尤其在《容安馆札记》《管锥编》《谈艺录》等后期重要学术撰述或修订中有大量体现,这表明韦勒克是钱钟书学术理论建构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

三、钱钟书对韦勒克的接受事实

由对著作的考察可知,钱钟书对韦勒克有着大量的接受事实,它们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文学的文学性

韦勒克是一个文学的审美形式主义者,强调文学的“文学性”,其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突出文学的独立性和自身的价值,称其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文学的本体,具体而言包含八个层面:声音、意义单元、意象和隐喻、象征中的世界、形式技巧、文学类型、文学评价、文学史,前六个层面属于广义的形式,并对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如果说《文学理论》一书是对文学理论根本问题、文学性、审美性的理论阐述,那么《近代文学批评史》就是对其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审美实践上的运用。

钱钟书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独立价值和审美性的批评理论家。他的《容安馆札记》《管锥编》和《谈艺录》就是具体的文艺审美鉴赏和评价,涉及一系列文学的内部问题,如文学的语音、意象、修辞、类型、文体、表达技巧、陌生化、语言的多义性、象征等。由前一节的梳理可知,钱钟书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充分参考了韦勒克《文学理论》《近代文学批评史》《批评的概念》等著作的相关论述。可以说,韦勒克关于文学的具体认识,对于钱钟书分析和评价这些问题是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借鉴的。

(二)关于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韦勒克本着文学的本体主义认识,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诉求,因而他一生都在就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文学的越界侵犯进行批评。这集中体现在《批评的概念》中的《文学史上的演變概念》和《近年来欧洲文学研究中对于实证主义的反抗》两文中,前者批评了文学进化论,后者批评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钱钟书在《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中严厉批评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征引《近年来欧洲文学研究中对于实证主义的反抗》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繁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进而指出:“文学研究是一门严密的学问,在掌握资料时需要精细的考据,但是这种考据不是文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不能让它喧宾夺主、代替对作家和作品的阐明、分析与评价。”[3]179这里实际融合了韦勒克关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观点。对于文学进化论的批评也是钱钟书学术实践的一个重点,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他参考了韦勒克关于进化论的批评观念。他在《谈艺录》中,针对近代以来中国学人以进化论作为理论根据,论述文体的演变有如动植物的更替演变、推陈出新、后来居上的理论操作,特别援引了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的《文学史上的演变概念》的观点“时人评伯吕纳吉埃尔之《文体演变论》,亦举其谓‘法国十七、八世纪说教文(pulpit oratory)遁入十九世纪抒情诗’。为武断强词之例”。

显然,韦勒克的相关论述是钱钟书关于科学主义的批判重要的参考对象和理论支撑。

(三)关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

韦勒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比较文学的杰出代表,是美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创立者,提出了“平行研究”的方法。他强调,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伦理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它的目的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因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它的研究范围既包含“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也包含历史上的渊源和影响;不但研究文学史而且也研究理论和批评,也可以是一种诗学研究,通过不同语言现象和表达方式探索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4]。韦勒克的比较研究,内含着一种“外部研究”的视域,谈论跨学科的内容,研究的是文学与传记、文学与心理、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思想、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钱钟书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杰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比较文学思想。他指出:“‘比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互相阐发,是比较诗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他也指出“文学之间的比较应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虑到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各门学科的联系”[5]。

最能反映钱钟书比较文学理念的著作是《管锥编》,它全面、丰富、完整地体现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最广阔,最开放”、最边缘化的学科特点。这部著作纵观古今、横跨中西,从具体文化、文艺现象之中总结出人类文学共同规律。也就是突破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语言),打通整个文学领域,以寻求共同的“诗心”和“文心”[4],是一种典型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典范之作。

钱钟书关于比较文学的理解和实践,显然接受并融入了韦勒克的相关思想和理论观念。

的确,钱钟书对韦勒克有着较为明显的接受事实,然而他们之间的这种相似性并非完全影响的结果,而是体现了中西学者的平行思考和学术的莫逆冥契。考察钱钟书早年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论复古》《论不隔》《小说识小》《徐燕谋诗序》《谈艺录》等论著,关于文学的审美本质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以及以“打通”为主要手段的比较文学研究法已初步展现,后来在《容安馆札记》《管锥编》《谈艺录》(补订本)中所显示的文学思想、文艺理论和实践,不过是在前期基础上的丰富、加强和发展。钱钟书与新批评派有着较为深刻的渊源,该学派的早期代表瑞恰慈是其清华大学的授业老师,其著作对新批评派早期代表瑞恰慈、艾略特等人的思想理念,有过大量的参考、征引与评述,他早年关于文学的理解与新批评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韦勒克是新批评派的代表,也深受瑞恰慈等人的影响,他们在文学的认识上有着类似的倾向和追求。这种共同的学术背景,也是两者相似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钱钟书与韦勒克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直接的借鉴和参考的影响关系,同时也存在类似师承,还有各自立足共同的開放交融的世界文化潮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时代的共同问题和情境进行相似的思考,共同为人类文化和文艺理论做出杰出的贡献。不过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两者的倾向并不一样,钱钟书强调中西平等对话,在互证、互识、互补中达到对文学普遍规律的认识。韦勒克的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观念及其实践,则基本上排除了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化视野,一定程度体现了他潜在的欧洲中心主义意味。参考文献:

[1]马丁·巴科.韦勒克[M].李遍野,译.远达,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

[2]王水照.钱钟书的学术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20:241.

[3]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1986(2).

[5]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J].读书,1981(10).

作者简介:罗新河(197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影视传媒。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钱钟书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高校瑜伽形体选项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