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谢璐
摘 要: 在与青春期学生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共情为媒介进行有效沟通。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共情式沟通为教育载体,在相互理解中建立交往理性,在真实生活中提高共情能力,在商谈原则中提升沟通有效性,以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
关键词: 青春期学生;情绪问题;共情;沟通;师生关系
一、研究缘起:青春期的共情式沟通
共情,又称为“通情”“移情”“同理心”等。其涵义是指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1 共情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于:教育者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从而能更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学生感到自己被悦纳、被理解,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师生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师生双方更深入的交流;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学生,共情会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具备共情特质的教师能切身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与苦恼,并能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可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联结起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如果把德育过程看作一条“线”,那么每一次共情沟通都是其中的一个“点”,德育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点”聚集而成的,那么每个“点”的质量都影响着德育这条“线”的整体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重视有效沟通的力量,与学生达成共识,努力在“点”上下功夫,才能以点及面。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共情式沟通为教育载体,以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
二、个案分析:师生共情式沟通的过程与效果
笔者任教的是上海市一所普通公办初中的七年级某班,班级共有19位学生,其中上海学生为4人,外来务工子女为15人。上海学生当中有2人是随班就读的学生,外来务工子女中有一人是听障学生。19位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性格迥異,但普遍都缺乏自信心,对外界始终处于戒备状态。尤其是两位随班就读学生,他们都有轻度抑郁倾向。在这样的特殊学生群体中,笔者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尤其是一位夏同学。
夏同学非常害怕与他人交往,她的右手始终缩在袖管内。每一次与她交流,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说,夏同学一直是低着头默默地听着。针对很多学生存在缺乏自信心,戒备心理较强,并且对班主任缺乏信任度这些问题,笔者在班级中放置了一本“每日与班主任说说心里话”的本子。当时把它称为“我的贝壳”。每一次结束谈话时,笔者总会提醒她尝试着在“我的贝壳”中交流。通过笔者耐心的引导,全班19位学生在“我的贝壳”中总结自己每日所见所闻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1.关注学生情绪,寻找教育契机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多用一些学生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语气,这样才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师的意思,从而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笔者在关注夏同学的同时,努力地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终于在一次全班大扫除的时候,笔者抓住了一个契机——表扬夏同学的劳动品质。当时大家都对她非常敬佩,她即刻感受到了大家对她的认可和友善,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她的笑容就意味着她愿意接受他人的赞许,也表明她可以有情绪表达。情绪是每个人必需的,教师要学会利用好学生的情绪显现。情绪的反应往往比语言更可靠,更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因此,要打开一个孩子的心门就是应该耐心地等待,寻找契机与她共情。每次与夏同学共情式的沟通,让教师和她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学生的情绪会在一颦一笑中表露无遗,其中的细微差别需要教师敏感地捕捉,以此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在劳动中,夏同学为了把书橱擦干净,非常卖力地撸起两个袖管,这时笔者突然看到她的右手——一只布满术后疤痕的右手。笔者顿时了解到这个孩子很不容易,这只右手背后肯定有隐情。
2.开展积极沟通,提升共情能力
人的行为本能意识就是要保护自己,因此,经常会通过一些表象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如果想要让教育有的放矢,教师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学生呈现的一些外在特征,来触摸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当时,笔者一边握着她的手一边说:“能不能跟我说说右手的故事?”夏同学当时有点受宠若惊,但她强忍着眼泪离开了。在那天之后,她在“我的贝壳”中说道:由于一生下来自己的右手就是长了六个手指,需要进行切除与整形手术。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修复手术,其中的痛苦难以想象。夏同学在那一周,几乎每天在“我的贝壳”中写她手指的故事。就这样,夏同学的心门在被慢慢打开,每次与她的眼神交汇中,笔者感受到她开始信任教师,她愿意走出阴影,走向集体。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通过共情式的沟通方式帮助学生去除他们心中的阴霾,其次再引导、激励学生发现内在的“我”,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鼓起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如果学生没有接受自己,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情绪化的状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3.发挥同伴作用,传播爱的力量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想更多地了解世界,想快快长大,希望得到成人或同伴的尊重和认可,不想让别人再把自己当成孩子来看待。在班主任的不断鼓励下,她终于愿意与同学们分享她曾经久久不能释怀的心结。通过每次与她的共情式沟通,笔者感受到她终于可以勇敢地正视自己那难以释怀的痛点。在某一次班会课上,夏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自己的故事,全班学生听完之后都沉默了,甚至有学生默默地流着泪,说明夏同学的故事已经触碰到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
自从那天班会课后,好多学生都在“我的贝壳”中谈到夏同学。与此同时,他们都觉得自己之前从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很幸福。他们甚至自省道:自己今后不该有那么多的抱怨。教师在学生的每一本“我的贝壳”中留言道:既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不妨把爱传递出去。于是,“发现身边之美”班级活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与坦诚,这就是共情式的沟通所带来的学生变化。当每位学生都想把爱传递给对方时,对方会很快感受到。看着夏同学的笑容,看着班级每位学生的那种友爱、包容,让笔者更加深信:共情式沟通是可以传播的。
三、反思:共情有效化解青春期学生情绪冲突
共情能够让教师更加准确地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学生与他人的情感关系。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微妙反应,要不断地调整与他们的关系,进行共情式沟通。
1.在相互理解中建立交往理性
师生交往理性意味着人的主体性,无论是 “传道授业解惑” 的教师,还是 “求知若渴” 的学生,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交往中不能抹杀任何一方的主体性。交往关系不仅强调的是师生准确地表达想法和倾听意见,更强调师生间彼此理解、相互尊重与和谐共进。1教师自觉或不自觉的共情式沟通方式,无形之中会大大激发学生情绪上的积极性,直至打开他们的心门。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勵、唤醒、鼓舞。教师用鼓励与赏识的语言来与学生共情,尤其重要。因此,师生交往关系应坚守交往精神,确保交往理性的长存,让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融洽与自然。
2.在真实生活中提高共情能力
当今,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科学化、程序化、规训化的教育。沟通内容侧重学习和考试,涉及学生的兴趣、理想和信念的内容较少,脱离生活的交往内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会产生有效的影响,甚至会对学生的生活能力产生消极影响。通向青春期孩子的心灵的捷径是: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让学生信任你,愿意向你倾诉。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群体中的特殊学生,并根据其特殊性采取相应措施,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帮他们走出误区。师生之间共情式沟通是一种让教师与学生保持情感平衡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彼此的共情能力。
3.在商谈原则中提升沟通有效性
“商谈原则”扎根于生活世界,是由人们的理性论辩所达成的共识以及理解的交互性支撑着的方法论原则。2 共情式沟通一定要遵循商谈原则去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夏同学的案例中,教师其实一直在使用真诚、真实的言语,它能拓展师生交往的空间,规约师生交往的动机,削减无效沟通给师生交往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促使师生关系共存与共长,最终实现人自由、自觉活动的愿景。
只要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孩子的内心世界便会自然敞开,这就是共情式的沟通带给教师的教育力量。回顾20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所接触的学生形形色色,如何因人施教,开展智慧教育,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引导和共情式的沟通,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看似简单却仍需不断探索的教育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