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维度、价格结构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2021-01-09 08:31曹畅刘津
天府新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维度交易

曹畅 刘津

在完美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在“无形之手”的自发调节作用下可以实现一般均衡,达到帕累托效率。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获得了最大化利益,供求双方都无动力改变这种状态,因为这是一种最优的状态。市场机制就是“无形之手”的具体化形式之一(1)杨春学:《关于“无形之手”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2期。,而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机制是市场机体内的竞争、供求、价格、利率、工资等要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2)韩志国,洪银兴,魏杰:《市场结构与市场机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页。,市场机制包括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3)萧成:《市场机制作用与理论的演变:西方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页。吕萍,周涛,等:《土地城市化与价格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价格机制只是市场机制中诸多机制之一,这些机制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了市场主体的行动,实现了市场主体行动利益的最大化,使市场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如果以完美市场经济为参照系,那么,我们的经济活动是在市场失灵的环境下进行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经济人”总是在市场失灵的环境下根据有限的知识来采取获得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但是,获取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总是在代价的约束下采取的,人们行动的代价有价格、时间、权利、资产、信誉等。因此,在现实经济环境下,价格机制也只是协调人们实现最大化利益的诸多机制之一。

在完美市场经济和现实市场经济里,价格机制都只是协调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行动的机制之一,在市场机制中,除价格机制外的其他机制也发挥着协调人类获得利益最大化的行动的作用。在此先不严谨地使用非价格机制来代表市场机制中除价格机制之外的机制,对非价格机制以及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严格定义与分类将在下文进行说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在完美市场经济和现实市场经济中所包含的内容和作用是有差异的,因此,探索这些差异的来源以及产生的影响是本文的起点,分析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如何实现市场主体行为的协调、获得最大化利益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此外,本文还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第二,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与其他机制是什么关系;第三,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与主要作用。

一、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的关系的讨论

讨论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的关系,核心是要回答什么是非价格机制和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与市场的其他机制是什么关系以及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如何分类,并且说明这些机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一)机制与市场机制

“机制”一词起初是用来说明机器运转的,随着这个词语在生物学、医学中的广泛使用,后来被引入经济学当中。机制在说明机器运转时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如何运转的以及为何如此运转。因此,思考机制问题需要对对象进行解剖,了解对象内部的结构,掌握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和机制的运作原理。

纪宝成认为, “所谓市场机制,其实就是价值规律通过市场而发挥出的调节经济运转的作用”(4)纪宝成:《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5年第2期。;韩志国、洪银兴、魏杰认为, “市场机制是市场机体内的竞争、供求、价格、利率、工资等要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5)韩志国,洪银兴,魏杰:《市场结构与市场机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页。;萧成则认为, “所谓市场机制,是在市场运行并发挥一定作用的一种经济机制”(6)萧成:《市场机制作用与理论的演变:西方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页。;穆鸿铎、曹建军、张宇认为, “价格、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在实质上是相同的,这几个概念可以交替加以使用”(7)穆鸿铎,曹建军,张宇:《价格机制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7页。。综上所述,市场机制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和财富分配的基础上对市场机体内的行动主体的行为进行协调的经济机制,市场机制为市场行动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提供了现实路径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和分析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

市场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机制的运行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和财富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之所以做这样的限定,是因为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财富分配的基础上运行的市场机制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奴隶制社会环境下,奴隶可以合法地作为一种物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奴隶甚至不被认为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但现在奴隶买卖却被认为是违法的了;又如,有些国家的土地是私有的,土地在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但是在有些国家,土地被规定为国有,并且不可以买卖。在此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市场机制运行,而不是具体制度环境和财富分配下的市场机制的运行。

A和B是市场机体内的行动主体,A和B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前提是A、B都有交易的需求,市场需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当我们无法有效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会通过寻求与他人合作来弥补,而交易可以视为一种合作的方式。既然是交易,那么就需要交易双方付出代价。交易能够实现,对A、B双方来说,所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大于所收获的东西。也就是说,选择的机会成本不会大于收益,否则A、B不会选择交易,至少不会选择在A、B之间进行交易。另外,在交易过程中,A、B是平等的,A、B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交易、交易多少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完成交易。在交易前,A、B会接收到来自市场的价格信号,A、B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决定是否提供市场交易的产品以及各自供应的产品数量,A、B决定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A、B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时候,货币会成为他们交易的媒介,以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被认为是交易成本较小的一种方式。如果交易在A、B之间达成,那么A、B认为彼此之间的交易是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最优的(8)满足:MRSA=MRSB, MRSTA=MRSTB, MRSA=MRTB。,A、B双方都无动力就当前的情况做出调整。双方通过交易获得了彼此需要的东西,改善了各自消费集合里的产品组合,提高了各自从产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

(二)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

讨论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的关系,是要说明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四个机制(市场的价格机制、市场的非价格机制、非市场的价格机制和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机制如何运行。

1.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之分

市场机制的概念在前文已做出界定,在此主要对非市场机制进行说明。借鉴市场机制的定义,非市场机制也是协调资源配置的机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方式是非市场的。要深入认识并区分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需要从对市场的认识开始。市场是由交易形成的,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条件是交易双方地位的平等、决策的独立、参与的自由、交易的互惠与自愿(9)杰克·赫舒拉发,阿米亥·格雷泽,大卫·赫舒拉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李俊慧、周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5页。(10)约翰·麦克米兰:《重新发现市场:一部市场的自然史》,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6页。,若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则为非市场的交易。市场并不仅仅是交易发生的场所,还是一种交易方式和行为方式(11)新古典经济学家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对市场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狭义地将市场理解为交易的场所的时候,就会对市场中的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行为、慈善组织的行为以及政府的干预行为感到困惑。若从交易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待市场,就可以看到,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独裁式的、慈善组织的行为是非互惠性的、政府的干预对很多行为主体来说可能并不是自愿的。因此,虽然这些主体的行为都在市场这一场所内出现,但都是非市场行为。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市场的对面不是政府,而是非市场;政府的对面不是市场,而是非政府。非市场包括了政府,但是非市场除了政府还包括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俱乐部等。

因此,非市场机制就是以非市场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对人类的活动进行协调的机制,非市场机制的目的也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人类行动达到最优状态(12)此处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争议,这里没有详细说明“是谁的利益最大化”。。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差异在于交易方式与行为方式。

2.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在讨论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关系时,首先对市场的价格机制的内涵进行说明,然后说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内容,本小节的核心是说明何为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说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主要作用。在分析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时,需要注意两者在完美市场条件和现实市场条件下的差异。

韩志国、洪银兴、魏杰认为, “价格机制是价值规律运行的内在机制”(13)韩志国,洪银兴,魏杰:《市场结构与市场机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9页。,从机制作用的具体层面上来认识价格机制。他们认为,价格机制是作用于商品市场的机制。价格机制的现实表现是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同价格的有机联系和运行。而穆鸿铎、曹建军、张宇把价格机制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将其描述成一个运动过程,认为价格机制是指与价格有关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特定经济功能的运行过程(14)穆鸿铎,曹建军,张宇:《价格机制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27页。。构成价格机制的基本要素有价值、货币、供求、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买者和卖者。吕萍、周涛等从价格机制的结构角度来认识价格机制(15)吕萍,周涛,等:《土地城市化与价格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2页。,他们指出: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由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价格信息机制、价格调控机制等组成。结合前人的认识,本文认为,市场的价格机制是市场中价格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机制,市场的价格机制是以价格为信号来调节市场资源的配置、协调市场主体的行动,目的是实现市场出清,实现行动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何为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前文在论述市场机制时指出,市场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价格机制、工资机制等,若按照对“非”字的理解,那么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是否就是市场机制中除价格机制外的所有机制的集合,即由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等组成?这种认识可以视为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广义理解。那么,何为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狭义理解?狭义的理解来自对“价格”本身的结构和作用的认识。本文所认为的资源配置的非价格手段,是在市场中不以价格为手段却发挥着与价格相似作用的手段,那么,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则是以非价格手段调节市场资源、协调市场主体行动的机制,并且这种机制发挥着与市场的价格机制相类似的作用(16)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回到对价格结构、产品维度的认识上去,具体说明将在下文进行。。例如,市场信息传递功能的广告机制,信息显示功能的品牌机制、质量保证机制、信誉机制,具有筛选功能的信贷配给机制等。

在此,将完美市场中的非价格机制与现实市场中的非价格机制进行对比,以形成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更深刻的认识。在完美市场中,信息是完全的,产品也是同质的,因此,广告机制、质量保证机制、用户反馈机制等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则不会存在,但是广义上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会存在,例如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利率机制等。在现实的环境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们获取市场活动的信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使是价格,其作为行动信号时也是有成本的。此时,广义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仍然在发挥作用,但是这些机制可能不如完美市场中所论述的那样有效,而狭义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也会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在现实环境中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要比在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有更丰富的内容。但是,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与市场的价格机制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两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当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时,市场的价格机制也在发挥作用。例如,当我们在市场上进行产品购买时,往往认为同类产品中价高者质量更优,但是,若只用价格来显示产品质量,则很难让购买者相信产品质量可靠。因此,为了促成产品的交易,就需要质量显示机制的配合,我们往往会展示产品的权威部门质量检测报告、产品的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产品的质量认证等。第二,狭义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现实的市场环境(人们容易将现实市场环境与市场失灵联系在一起),但是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与市场失灵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将价格失灵等同于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丰富的问题(17)这一问题将在文献评述部分详细说明。。

3.非市场的价格机制与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对非市场的价格机制与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讨论不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这两组关系的介绍服务于对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关系的说明,因而本文在此仅做简单介绍。

非市场的价格机制可以认为是在非市场的环境下,以价格手段来调节市场资源配置、协调人类行动的机制。而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则是在非市场环境下,以非价格手段来调节市场资源配置、协调人类行动的机制。非市场的价格机制包含税收机制、政府补贴机制、救济机制等,而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有层级决策机制、管制机制、配给机制等(见表1)。表1中的四大类机制都是调节资源配置、协调人类行动的机制,它们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关系,现实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各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且各种机制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各类机制的作用发挥是以现实的环境为前提的,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采取不同的机制,经济机制的运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有效的机制,也不会有绝对无效的机制。

表1 各类机制分类表

(三)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

本文在此讨论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主要是从狭义视角进行的。若从广义视角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进行分类,会导致本文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内容。但是,本文在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过程中,会对广义视角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进行简单说明。

首先,在广义视角下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前文的分析已指出,从广义角度可以将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定义为市场机制中除价格机制外的所有机制的集合,所以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包含了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等,本文在此借鉴韩志国等对市场机制的分类方法(18)韩志国等将市场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在一般层面上的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等,所谓的一般层面上的机制是指在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机制;另一类则是在具体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如在商品市场发挥作用的价格机制,在劳动力市场发挥作用的工资机制,在信贷市场发挥作用的利率机制等。,将广义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划分为一般层面上的非价格机制和具体层面上的非价格机制。一般层面上的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具体层面上的非价格机制包括质量显示机制、广告机制、信贷配给机制等。这里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来理解价格的,将利率理解为使用资本的价格,将工资理解为使用劳动的价格,因此,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也被视为价格机制。

其次,在狭义视角下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这一分类视角来自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狭义定义,市场的非价格机制被认为是发挥着与市场的价格机制相似作用的机制,只是它使用的手段是非价格的。因此,对价格在市场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则很有必要(这一部分内容在第三部分:产品维度、价格结构与超微观分析)。价格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传递交易信号的低成本方式,但是,揭示产品价格中所包含的信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人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有免费试吃、免费体验的原因)。因此,在市场中配合价格传递产品信息的机制有广告机制、经纪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等。另外,买方在市场上购买产品是用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质量高的产品能够带来更大程度上的满足,所以购买这种产品也会被索取更高的价格。但是,在市场中同类产品标价更高的并不一定就是质量更高的产品,因而需要质量保证机制、品牌机制、信誉机制等来协助价格机制显示产品的质量。还有一类机制为筛选机制,我们在出售产品时,通常认为应该与出价高者进行交易,因为高价格与高的净利润是联系在一起的(同一件产品出售的时候),但是当你在借钱给别人的时候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其中的原因是,利率通常与风险联系在一起,高利率确实可以带来高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因此,仅仅以价格为标准来做出高收益的选择是不够的,还需要筛选机制配合价格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将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分为三类:广告机制、质量显示机制、筛选机制。

最后,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进行总结。对比以上两种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分类,由于前者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并且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后者具有范围更小、更加具体、与交易行为直接相关的优点,因此,本文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论述使用狭义视角下的分类。

二、文献评述

根据笔者所阅读的有关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文献,本文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三点失误来进行评述,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更深入的认识。

失误一,以市场失灵为切入点来研究非价格机制以及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模糊性认识。这一失误包括两点:第一,对非价格机制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没有具体区分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第二,以市场失灵为背景来研究非价格机制,认为非价格机制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第一点失误是第二点失误的原因之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合为一点进行文献评述。

排队配给(Rationing by Waiting)被认为是非价格机制,尼古拉斯(Nichols D.)等研究认为,排队可能是有效率的(19)Nichols D.,Smolensky E.,Tideman T.N, “Discrimination by Waiting Time in Merit Good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1,No.3,1971,pp.312-323.,货币价格加时间价格的手段可以作为一种供给公共物品的手段。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从产权属性视角进行了分析(20)Barzel Yoram,“A Theory of Rationing by Waiting,”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ncs,Vol.7,No.1,1974,pp.73-95.,他指出,通过排队来获取置于公共领域内的产品的部分产权,会使得产品的产权带来的剩余在排队中耗散掉。尼瑞和罗伯特(Neary & Roberts)研究了数量配给问题(21)Neary, J. and K. Roberts,“The Theory of Household Behavior under Rationing,”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No.13,1980,pp.25-42.,哈罗德(Harold)为排队配给提供了经验证据,证实了排队配给不一定会使穷人获益(22)Alderman Harold,“Allocation of Goods through Non-price Mechanisms: Evidence on Distribution by Willingness to Wait,”Journal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Vol.25,No.1,1987,pp.105-124.。杜帕(Dupas)等人通过随机控制实验证明了在肯尼亚进行健康补贴时采用“票券配给与免费供应”的机制(23)Dupas P., Hoffmann V., Kremer M., et al.,“Targeting Health Subsidies through a Nonprice Mechanis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Kenya,” Science, Vol.353,No.6302, pp.889-895.,这种非价格机制是相比之下最有效的机制。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认为,产权方法是一种非价格配置手段,它可以实现市场均衡。巴泽尔指出,对产权施加约束,实际上就是绕过价格机制而分配资源。穆鸿铎等认为,价格机制与市场机制实质上是相同的,两个概念可以交替使用(24)穆鸿铎,曹建军,张宇:《价格机制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也有观点指出,价格机制失灵等同于可观察到的市场失灵,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容易造成对现实问题分析的混乱。邢祖礼研究“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的切入点是“价格神话”的非现实性以及价格机制的局限性(25)邢祖礼: 《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他的理论视角是价格运行的成本、合同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和社会规范,他在文中着重论述的非价格机制有行政命令或层级结构、合同中的非价格条款、信用机制、租金和库存调整。段文斌等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非价格机制进行了经济分析(26)段文斌,陈国富,谭庆刚,陈瑞华:《组织、激励与制度——对非价格机制的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他们的切入点是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产权与效率,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企业组织、激励机制和产权制度来克服交易成本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产权与效率问题。周俐萍以市场失灵为切入点指出市场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因而需要非价格机制(政府干预与非政府组织)来完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27)周俐萍:《从非价格制度谈对市场经济内涵的再认识》,《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3期。。

对现有的研究,本文分两点进行评述:第一,市场失灵与非价格机制的关系。以完美市场为参照系,现实的经济活动是在市场失灵的环境下进行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征税、补贴、产权交易、政府干预、管制等,被认为是非价格机制的有产权机制、 管制机制、 政府干预机制等,但这只是部分的非价格机制。根据前文对非价格机制的分析,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在市场失灵的环境下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它们的存在与市场失灵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机制的运行效率与市场失灵有关。非价格机制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如图1所示。非价格机制有部分区域与市场失灵的区域相重合,这意味着非价格机制中只有部分机制与市场失灵有关。图中的NPM区域表示市场的非价格机制(Non-price Mechanisms of Market), NPM是非价格机制的子集,因此包含在非价格机制的范围内。NPM与市场失灵区域有交集,说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部分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发挥作用的, 如广告机制、 质量显示机制、 品牌机制等。因此,以市场失灵为切入点来研究非价格机制,只能看到非价格机制的一部分,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认识也是如此。

图1 市场失灵与非价格机制的关系图

第二,对非价格机制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些思想上的借鉴,但是本文的研究限定为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对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本文不做深入分析。例如,巴泽尔等人对排队配给问题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分析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虽然有些对配给问题的分析是在非市场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当我们在思考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贷配给时,前人有关配给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启发的。

失误二,将制度环境与制度环境下的行动者的行为混合在一起。

科斯(Coase)开创性地从交易成本视角研究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并且指出市场的运行和价格机制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28)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No.4,1937,pp.386-405.(29)Coase, R.H,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No.4,1992,pp.713-719.。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从交易成本视角研究了市场、混合制和层级制,他认为层级制是一种契约机制,是对市场关系的延续(30)Oliver E. Williamson,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Vol.22,No.2,1979,pp.233-261.。

迈克尔·詹森和威廉姆·麦克林(Michael C.Jenson & William H.Meckling)将企业视为契约网络(31)Michael C.Jenson, William H.Meckling,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3,No.4,1976,pp.305-360.。张五常进一步指出,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应该理解为一种契约对另一种契约的替代。桑福德·格罗斯曼、奥列弗·哈特(Sanford J.Grossman, Oliver D.Hart)等人对企业契约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了一体化问题、资产专用性问题和激励问题(32)Grossman, Sanford J., Oliver D. 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e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4,No.4,1986,pp.691-719.。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有专用性投资、契约的不完备性、道德风险、外部性、制度适应等。

沿着交易成本和产权交易的思路,马林沃(Malinvaud)注意到商品的质量维度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家注意到商品质量维度的不确定性,并将质量维度与生产和交易的组织形式联系起来(33)Malinvaud Edmond,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Theory,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1972.。思拉恩·埃格特森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形式与商品形式、商品所处场所及商品生产时间有关(34)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吴经邦、李耀、朱寒松、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2页。。詹森和麦克林(Jenson & Meckling)则将产品交易与产权联系在一起,他们指出,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依附于产品的权利束,转让权利的体系(价格机制)无须他人指导,它具备超越任何单个人的能力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35)Michael C.Jenson, 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3,No.4,1976,pp.305-360.。科斯(Coase)指出,在没有可供购买的产权的情况下,价格机制不能起作用。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对产权的分析则更加细微,他指出,市场上的产品交易不是产品全部产权的交易,而是部分产权的交易(36)Barzel Yoram,“A Theory of Rationing by Waiting,”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ncs,Vol.7,No.1,1974,pp.73-95.。巴泽尔对产品的产权进行细分后指出,由于交易成本、技术和能力的限制,往往会有一部分权利置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属性应该给予那些承当更多变化性的人,而产权属性的边际调整可以替代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均衡。

戴维斯和诺斯(Davis & North)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37)Davis,L., North D.C.,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0,No.1,1970, pp.131-149.。对企业、产权、一体化、资产专用性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属于对制度环境的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为社会经济提供一个更加基础性的理论支持。对交易成本和产权的分析也延伸到了产品的结构和产权属性方面,产品结构和产权是与产品交易直接相关的问题,这又与非价格机制联系在一起。因此,前述研究将对制度环境的研究与制度环境下的行动者的行为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这不免给人带来混淆。以企业为例,企业为什么会存在(来自交易成本、契约等方面的解释)是制度环境问题,但是,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交易的行为就不是制度环境问题了,而是制度环境下行动者的行为。前者不是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研究的内容,后者却是。例如,银行在放贷过程中进行的信贷配给,是为了使贷款给银行带来最大化的收益;又如,企业为了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就会采用广告机制,为了显示质量信息就会采用保修机制、品牌机制等。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研究的重点不是现实的市场环境本身,而是在现实市场环境下市场行为主体的行动的协调机制。

失误三,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缺少系统性的梳理和说明。

罗斯柴尔德和斯蒂格利茨(Rothschild & Stiglitz)研究了如何在存在私人信息的保险市场筛选出

不同风险的投保人,指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观察投保人对不同投保契约的选择来获取投保人的私人信息(38)Michael Rothschild and Joseph Stiglitz,“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ce Insurance Markets: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0, No.4,1976,pp.629-649.。冈萨雷斯·韦加(González-Vega)认为,信贷配给可以理解为,在给定利率水平下,贷款者基于非价格条件分配贷款,从而导致实际贷出的数额小于能够放贷的数额(39)引自刘西川,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6期。。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 & Weiss)从不完全信息的现实市场出发,指出高利率也意味着高风险,市场出清的利率并不能给贷款者带来最大化的收益(40)Stiglitz J. E,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1,No.3,1981,pp.393-410.。因此,他们认为利率是一种筛选机制,贷款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利用信贷配给机制,但是,配给均衡可能并不满足帕累托效率。韦特(Wette)进一步讨论了信贷配给中贷款者的风险偏好问题(41)Wette, Hildegard C., “ Collateral in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Not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3,No.3,1983, pp.442-445.,指出借款人可能并不愿意将抵押物作为配给工具。萨洛普和斯蒂格利茨(Salop & Stiglitz)研究了在信息不均衡的环境下,有信息的人对无信息的人具有正外部性,这会迫使垄断者改进质量(42)Salop S., Stiglitz J. Bargains and Ripoffs,“A Model of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Price Dispers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44,No.3,1977,pp.493-510.。赫舒拉发(Hirshleifer J.)等人认为,价格往往会揭示质量差异,但是价格作为质量信号时具有正外部性,此时的信息是一种公共物品(43)杰克·赫舒拉发,阿米亥·格雷泽,大卫·赫舒拉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李俊慧、周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阿维沙格·扎哈维(Avishag Zahavi)首次提出了累赘原理(The Handicap Principle),累赘可以视为一种能力的显示,如广告一样(44)Zahavi A., “Mate Seletion-a Selection for a Handicap,”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Vol.53,No.1,1975,pp.205-214.。斯宾塞(Spence)将受教育水平视为显示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信号(45)Spence M., “Job Market Signaling,”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7,No.3,1973, pp.355-374.。纳尔逊(Nelson P.)认为,广告是信息,声誉效应机制使得广告可以给质量高的产品带来比低质量产品更高的收益(46)Nelson P.,“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78,No.2,1970,pp.311-329.。桑西塔(Samhita L.)则将累赘原理运用到对生物现象的分析中(47)Samhita L.,“The Handicap Principle,”Resonance,Vol.15,No.5, 2010, pp.434-440.。

前人对市场中的筛选机制、信贷配给机制、质量显示机制、广告机制等已有不少研究,这些研究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对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这些研究很多时候是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视角来进行分析的。因此,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整合在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框架下进行思考,将它们作为协调现实市场环境中人类行为的机制来研究。当然,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研究自然是不可能穷尽的。本文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研究只是从一个视角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中的一些部分进行思考,提供对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一种理解。

三、产品维度、价格结构与超微观分析

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都是为了协调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使市场交易更有效地达成。在市场交易中,获得需要的产品是目的,市场价格是媒介。但是,为何会出现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区别?产品维度、价格结构的超微观分析就是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市场上交易的产品不仅是物质实体,还具有产权属性,产品在交易的时候不仅是产品物质实体的交易,还是产品产权属性所有者的转换,因此,市场上交易的产品存在物质实体和产权属性两个维度。价格是交易的信息媒介,价格中包含产品的结构和产权属性信息、买方偏好信息、卖方的生产信息等,因此,价格具有结构性。买卖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都无法获取价格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因为使用价格信息是有成本的,获取越多的信息意味着支付的信息成本越高,从产品交易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少,甚至会使交易带来的收益为负。价格的信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产品的维度(产品的物质实体和产权属性),另一部分是买卖双方的逐利行为。通过对产品的维度、价格的结构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区别,为深入研究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发挥怎样的作用奠定基础。

(一)超微观分析方法的说明

何为超微观分析?超微观分析的思想来自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对产权属性的分割,以及后人对巴泽尔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48)Barzel Yoram, “A Theory of Rationing by Waiting,”The Journal of Law & Economincs,Vol.7,No.1,1974,pp.73-95.。巴泽尔认为,产品是产权属性的集合体,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产权属性的归属无法完全界定,未被界定的产权属性被置于公共领域,形成共同财产。崔兵、卢现祥、吴建奇、张润峰和李中秋将巴泽尔这一产权分割的分析方法称为“微微观分析”,用来说明巴泽尔的分析单元比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制度分析的单元更小(49)崔兵,卢现祥:《巴泽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研究》,《经济评论》2008年第5期。(50)吴建奇,张润锋:《论巴泽尔产权思想的独特性》,《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51)李中秋:《巴泽尔产权界定的逻辑思路》,《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阿罗曾经把新制度经济学所有特别或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极微观化的取向”(52)奥利弗·威廉姆森:《治理机制》,石烁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44页。。本文借鉴了这些思想,使用“超微观分析”来表示本文对产品维度、价格结构的分析方法。“超微观分析”虽然与“微微观分析”有联系,但是也有所区别。

超微观分析与微微观分析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受到巴泽尔的启发,将分析的对象细分到比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更小的单元。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超微观分析不仅仅是研究了一个更小的单元,它将“超微观分析”看作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将这种思考方式运用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以外的问题——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探索这两种机制的核心差异。因此,超微观分析的内涵更加丰富,适用于本文问题的分析。

(二)价格结构的分析

价格是产品的交换价值,围绕产品的价值波动。在古典经济学中,价格由工资、利润、利息等部分组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市场行动主体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并非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们都有影响交易价格的能力。哈耶克(Hayek)指出,如果我们想了解价格体系的真正功能,就必须把价格体系看作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53)美国经济学会主编:《美国经济评论百年经典论文》,杨春学、于飞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16页。。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 “价格是企业家在汇总了难以置信的大量价值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统计值”(5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 305页。。杰克·赫舒拉发等认为,从长期来看,价格会揭示质量,价格信息是一种公用品。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观点,从信息载体的视角来认识价格的结构。

就现实中产品价格的确定而言,主要有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加利率的方法、策略性定价方法、目标利润法等,因此,产品价格具备结构性的特征,不同结构的产品价格包含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就产品交易而言,价格既需要反映产品本身的结构信息,例如,产品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的组成状况如何、交易双方如何交易产品等;价格还需要反映卖方的行为信息,例如,卖方在市场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市场领导者还是追随者)、卖方的期望利润、卖方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是否打算长期从事本行业)等;价格也需要反映买方的信息,例如,是普通产品还是奢侈品、需要的急切程度、是耐用品还是易耗品等。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对市场价格的认知是不同的,其根源则是对价格结构信息认知上的差异。交易双方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解码价格中的信息。但是,基于能力的限制和经济性的考虑,它从价格中分解出来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通常认为的价格是低成本的信息传递机制的观点应该得到修正,价格只是部分类型的信息的低成本传递机制。为了促成市场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就需要其他类型的信息机制来协调交易行为,这就是市场中的非价格机制。

(三)产品的维度分析

纳尔逊(Nalson)从质量度量的视角,将商品分为搜寻型商品和纯粹经验型商品(55)Philip Nelson,“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8,No.2,1970,pp.311-329.。马林沃(Malinvaud)也提出了商品的质量属性维度的问题(56)Malinvaud Edmond, 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Theory,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1972.。詹森和麦克林(Jenson & Meckling)指出,产品交易实质是产品权利束的交易(57)Michael C.Jenson, 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3,No.4,1976,pp.305-360.。约拉姆·巴泽尔(Yoram Barzel)认为,任何商品都是属性的集合(58)约拉姆·巴泽尔: 《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钱敏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詹姆斯·布坎南讨论了成本计算的效用维度与商品维度问题(59)Buchanan J. M, Musgrave R. A,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Choice: Two Contrasting Visions of the State,MIT press,1999.。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两点认识:第一,产品是具有维度的;第二,产品的维度分为质量维度和权利属性维度。基于这两点认识,本文对产品的维度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进行分析。

买方在市场上交易得到产品(60)此处的产品是交易的物品的总称,它包括了物质产品、虚拟产品、生产要素等。的目的是获得产品的服务,影响产品服务量的因素有产品的质量(Qz)、获得的产权量(PR)、产品的数量(Ql)。用S表示产品包含的服务量,有:

S= Qz·PR·Ql

本文将产品的质量维度称为“实”维度,将产品的属性维度称为“虚”维度,产品的“虚”“实”维度是影响买方从产品消费中获得服务数的核心因素。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产品的两个维度如何影响市场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首先,分析产品的质量维度如何影响价格机制。产品的质量维度包括了:产品的外观(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产品的内在结构、产品的组成元素及各元素的含量、产品的功能等。交易时,我们会根据产品的介绍信息来判断产品的质量水平,但是我们很难就产品的真正的质量水平做出判断。因此,若每一个维度的产品质量都有一个价格,并由这些价格加总构成产品的交易价格,那么,买方很难判断产品的价格是否与产品的质量相一致。因为,有些产品的质量是买方无法有效判断的(耗费的成本过高)。张军指出, “商品的价格空间无法与商品空间一一对应,前者的维数在现实中远远小于后者的维数。这意味着,对于任一商品,订货者无论对商品属性做了什么样的要求,生产者依然有相机选择的机会,因为他清楚任何要求都不可能穷尽物质属性的方方面面……”(61)张军:《信息经济学与价格理论——从1996年诺奖看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1期。卖方将机会主义行为编码进价格后,价格与产品真实质量的匹配程度就更难以确定了。当价格与真实产品质量偏离的时候,用价格机制协调交易行为的效果就会变差,此时,买卖双方就会寻求其他辅助或者替代性的产品质量显示机制,在市场中的这些机制就是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随后,分析产品的属性维度如何影响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产品交易时,并不是产品所有权的全部都转移给了对方,转移的只是一部分产权。为了使本文的说明更加清晰,在此使用手机保修权的例子。购买手机为何要将保修权给予买方?如果买方没有保修权,厂家就会没有动力付出更大努力去保证产品质量,或者对产品的质量存在机会主义心理。买方承当了更多的产品质量的变化性,因此,需要将手机的保修权给予买方。但是,保修手机的时候,手机保修者一般是厂家或者是厂家合作的修理方,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更加熟悉,并且可以避免保修方的道德风险,因此他们来修理手机会更加有效率。此外,手机的保修权也是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的,手机的保修有时间限制,并且手机上不同部件的保修政策也不一样,对保修权做出限制是为了抑制消费者的道德风险,让消费者使用手机时更加谨慎。如果交易价格是每一种属性价格的加总,那么,价格界定的成本会很高。另外,就产品本身的产权属性的划分也是不完全的,存在一部分公共财产。因此,仅仅就价格机制来协调产品产权属性的配置也是不够的,巴泽尔提出了用产权属性的边际调整来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的应对方案是市场的非价格机制。

最后,总结产品维度与价格结构的分析。产品的多维度性决定了产品的交易价格具有结构性特征,而交易双方的主观行为又对交易的价格形成了干扰,这就使得市场的价格机制对交易行动的协调并不能让双方满意,这为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

四、结 语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协调的除了价格机制,还有非价格机制。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与市场中的非价格机制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共同发挥作用,实现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要深入理解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作用,就需要从价格本身的结构以及价格所标注的产品的维度来认识,而需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超微观分析方法。对产品的维度、价格的结构、超微观分析的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维度交易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大宗交易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