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璇 岳涛 薛莉莉
【摘 要】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服务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统战部门应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助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文通过发挥统战的广泛联系优势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速度的中小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结合困境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助力献策。
【Abstract】An important work content of the united front department is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ouble circulation", the united front departm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boos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different scales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rates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united front,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united fro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ifficulties,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關键词】统一战线;“双循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Keywords】united front; "double circul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6.3;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109-03
1 引言
聚焦“双循环”,中小企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明显的科技创新困境,统战部门要发挥统战优势力量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实际困难,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促使中小企业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受疫情的影响,传统产业需要加速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业态模式,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中小企业只有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才能抓住机遇向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促使中小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但是总的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收益少、人才与资金等资源不足问题,其科技创新发展受到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融资贵和融资难的问题对其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大困扰,而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如纺织、机械电子、家电等行业曾面临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低端同质化的危机,其未来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化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地政府也注重创造各种条件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使其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动下,山东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度较高、资源消耗较少、效益大,并能够驱动山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中小企业主动创新能力不足
调查研究发现,山东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科研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科研活动范围较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较浅,因而主动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中小企业因为担心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经营风险,不愿主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宁肯选择采取常规的经营手段来规避风险。
在具体的实践中,山东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对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系统理论和实践经验等,导致中小企业缺乏进行科技创新改革的主动性,科技创新能力较差。
3.2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不足
资金紧缺和融资难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难题,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瓶颈。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的极大困扰。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开发,这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研究开发并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但中小企业往往由于缺乏充足资金而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难以获得投资回报。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着融资能力较差的问题,其与国有企业相比,因为抵押物不足,缺乏足夠的金融知识和政府信用担保,向银行贷款的成本高、难度大。
3.3 中小企业缺乏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就是缺乏优秀科技人才,中小企业想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性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实力较弱和抗风险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吸引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深,导致其科技创新支撑力量不足。
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家在管理模式上仍然采取家族式管理,自身素质也不够高,任人唯亲,使得企业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大多中小企业一方面因为在科研技术环境、人才待遇、技术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使得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端人才和研发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无法长期在企业里任职,高端人才储备受限。
3.4 中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
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经营规模较小,实力不足,进而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技术基础支持,例如,因为技术基础薄弱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较大劣势,难以投资建立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依赖外部技术因而其技术再开发能力差,同时中小企业也会因为技术垄断的存在难以获得现成的成熟的循环利用技术。
4 统一战线助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4.1 统战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统一战线应积极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有效市场竞争提高其科技创新的能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传统粗放式企业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强化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第二,统一战线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培育申报工作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以此来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第三,统战部门发挥优势作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统一战线要牵手相关部门不断细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以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激情。统战部门要搭建各种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从各个方面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各种服务政策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例如,牵头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各种政策:健全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各种金融财税政策;改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信用;持续健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同时为了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统战部门和政府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降低相关政策门槛并拓宽相关政策的覆盖面,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上的支持,使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速度的中小企业均能享受到政策扶持作用,进而加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4.2 统战部门要为中小企业做好融资服务
统战部门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速度的中小企业拓展不同的融资渠道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积极搭建相关平台来促成中小企业与投资方的融资合作意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统战部门可以牵头组织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知识培训,来提高中小企业运用公司债、企业债的相关能力;统战部门还可以为中小企业引进金融管理和资本运作人才做好服务,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此外,统战部门还要及时跟进了解融资畅通工程的推进情况,积极了解各项优惠政策是否真正落地、企业债务风险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管控。统战部门要着重监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全力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
4.3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优化人才管理制度
聚焦“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统战部门要引导中小企业把引进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中小企业进行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并协助中小企业制定优秀科技人才专项发展战略与规划;出台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的相关政策;创造适宜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等;引导中小企业选拔优秀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者进行培养以储备高端人才资源,可以推荐这些优秀的人才参加相关的科技论坛、座谈会以及工商联或者党校等相关部门的培训班和高级经营管理者研修班等。统战和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中做好带头作用,联合推动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及时共享人才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前靠的是拼搏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和创新。统一战线想要助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去关注前沿的科技动态和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通过自主创新来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战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要创造并支持中小企业进行自主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环境,如加大相关融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持,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家充分发挥领头人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优化科技人才管理制度,以更好地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学会真正科学地运用和管理人才,让优秀的科技人才在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作用。中小企业优化科技人才管理制度要学会打破束缚优秀科技人才发展的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破除发挥优秀人才价值的制度障碍。统战部门可以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来寻找优秀的科技人才,并帮助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科技人才到企业中发挥价值作用;统战部门也可以引导中小企业优化人才激励制度,除了建立相应的物质激励机制,还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留住优秀的人才,对优秀的科技人才进行股权激励,让他们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并获得相应的股东权益,将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会让员工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进而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后续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企业自主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另外,除了股权激励还可以通过职称评定和升职等方法对优秀人才进行激励,从更高层次上激励员工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同时,统战部门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去积极引导协助中小企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即能够提升员工凝聚力的文化,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文化,最终能够使企业所有员工愿意接受并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增强员工对中小企业的使命感。
4.4 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提升研发组织能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约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其技术研发环节薄弱,需要统战和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通过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来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如搭建各种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引进高端技术资源,来进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持中小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引导中小企业构建高效的技术研发体系,并不断创新中小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技术研发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研发条件,进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水平,挽留住优秀研发人才。
统战牵手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完善的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在政策上向中小企业的科研建设倾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引导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及产业,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以及对研究成果的控制能力,持续研发具有竞争力和技术含量的产品。
统战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中小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了解和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如引导中小企业了解建设自我研发机构的资金优惠政策、国家对研发机构的认定政策和国家关于建立研发机构的相关扶持政策,以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的科研机构建设。
【参考文獻】
【1】何晓.民营经济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着力点[J].中华工商时报,2021(3):2-3.
【2】李顺毅.推动民营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20(12):21-22.
【3】程树平,刘良军.以统战部门新作为引领民营企业新发展[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8(1):12.
【4】王丽辉.“双循环”格局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2):4-6.
【5】谢桂芬.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12):134-135.
【6】陈俊营,屈彦伟.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融资举措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21(7):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