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实践探索

2021-01-08 09:27张玲玲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实践探索会计专业

张玲玲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积极落实相关职业教育政策,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扬工院)开展了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项目试点。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情况与中高职衔接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扬工院所采取的措施及收到效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会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 实践探索

一、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3+3”分段培养现状

(一)学情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为农村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大部分学生父母进城务工,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自觉性较差。2021年“3+3”分段培养会计毕业班40名学生中父母离异或重组家庭的学生有16人,留守儿童7人,单亲家庭4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二)课程设置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较少,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符合考纲及学生培养目标,但学生对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较为困难,基础较为薄弱。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按照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二者缺乏有效沟通,造成课程设置上出现重复的现象。一方面造成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较差的学生极易出现厌学情绪,学习好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基础知识薄弱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弱,学习自觉性较差,与同时入校的普高学生相比,有明显差距。尤其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较为困难。

(三)培养目标缺少层次性

我国同类专业的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培养目标没有层次性,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基层会计人员,从事相关基础工作,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是以基层为主,毕业后需要有初级会计证书,而很多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已经以考初级证书为目标了。

(四)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院校一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但很多课程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重视操作,以致出现中职学生不会点钞、小键盘录入,高职学生拿到原始凭证不会填、不会编制科目汇总表等情况。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所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3+3”分段培养现状,扬工院积极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扬工院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专业导师定期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实战经验丰富,也主持专业的教科研课题,专业知识扎实。笔者所在学校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岗位实践工作了解较少,为解决此问题,扬工院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设计实践课程、提供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课程体系的衔接

在建设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扬工院根据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高职阶段学生的培养方向,对课程进行重组,形成知识与技能的“高移”。为了方便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安排学生于4月份提前入学,开设高数、英语、经济法等课程,帮助学生提前学习知识点,缩小其与普高生源的差距。

衔接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由于部分核心专业课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设过,扬工院将原中职与高职专业课程重复内容较多的基础课程部分进行删减(如会计学基础),并適当加深学习的深度(如财务会计学改为中级财务会计),开设中职教育未涉及的专业课程,适当合并或缩减课程数量,整合课程内容,并增加职业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难易结合、梯度明显,能够让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实践环节形式多样,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实训利用学校实训室资源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可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技能演练。

(三)情境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

考虑到笔者所在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有限,开设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较少,扬工院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开设了一系列实践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一上学期开设语文、高数、英语和经济法等课程,下学期以基础会计实训为主;大二除开设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两门专业课外,还开设了财务管理实训课、会计实训课、Arc企业仿真实训和会计技能实训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岗位角色转换。

四、小结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与扬工院会计专业合作进行的“3+3”分阶段培养,试点班级学生已是大一、大二学生。后期回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操作能力明显提升,与普高班分开上课,单独成班,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学生所需。笔者所在学校后期会继续追踪回访,为中高职衔接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应樱.在会计职业岗位层次变化中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经济生活文摘,2013(2).

[2]宋艳华,刘娜,常存芳,等.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4).

[3]郭志成.浅谈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衔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

[4]张怡.会计行业中、高课程体系衔接的探索[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3).

[5]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业论坛,2012(13).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实践探索会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