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策略探究

2021-01-08 11:08陈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化信息技术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创新的背景下,恰逢大数据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也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任务,对其进行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所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信息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思政教育 信息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实践活动,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不断注入新的要素。大数据信息化为其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各要素带来了深刻影响,是推动其创新的重要力量。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面临的实际问题,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将信息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结合,从而抓住信息化大数据带来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变革,在实践中取得实效。

一、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脱轨”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出现了两面性的问题。一方面,信息技术让教育教学过程更为丰富,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授课课件更为形象生动。但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那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承效果将大打折扣。

思政课是要与当前社会形势密切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社会的时势热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灾难事件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等及时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这种价值观的传递和传播,需要授课教师从中提炼并在课堂上讲授出,才能达到“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信息技术上,追求课件的好看而非实用,出现了信息技术“喧宾夺主”的现象。除此之外,有的课件重复利用好多年,即使有新的社会热点出现,也不在课件中融入新的内容,授课内容中列举的案例过于陈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很难相长,授课效果并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盲目追求信息化忽略学生学习的本质

如今,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疫情出现后,中国教育更多是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教学任务,推动着我国的教育教学进行变革,以适应疫情常态化下我国教育教学秩序的良性运转,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使得教学质量可以再上新台阶,实现教学目标。以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为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打开思政学习软件后并没有真正学习,而是把手机放在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思政课与信息化结合以后,依然保证课程的趣味性,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依然能够坚持上完课程。

目前传统的思政课堂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以信息化带动思政课改革是迎接挑战的重要举措。诸如企业微信、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平台成了当前思政课的重要形式,它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所以,研究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对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的对策

(一)加大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宣传力度和使用方式

创新推广理论认为,一个新事物要想被人接受,必须通过一定的宣传。宣传有两种传播途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能够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信息,而人际传播劝服人们接受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两种传播途径需要同时使用。

1.学校宣传

学校宣传属于大众传播,它能够使学生迅速获得有效信息。学校宣传具有组织性、广泛性、迅速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学校向学生宣传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效果显著。首先,学校相关部门以文件的形式将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简介和使用说明下达给各院,各院组织师生共同学习。其次,新生是使用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后续力量,在开课之前学校可以统一对入校新生进行宣传。

2.教师宣传

学校可以大力向学生提供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在这方面,学校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劝说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方面,教师的作用更加明显。教师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课堂提及思政課网络教学媒介或者是平台的优势。将思政课网络教学媒介或者是网站、平台的使用纳入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使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完善教学过程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如果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运用教学平台纳入师生的考核机制,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中取得收获,提升师生的思政信息化素养,继而能够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增加师生培训机会

培训是对相关人员传授正确的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为使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得到有效运用,必须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基础培训对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思政课网络教学媒介、网站、平台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基础条件利于思政课网络教学媒介、技术及平台作用的发挥。

(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越便捷,师生使用的频率也就越高。反之,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如果操作复杂,师生在使用时,就会生出一些抵触情绪。如学生通过平台上交作业或教师上传资料、批改作业操作复杂时,就会觉得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是浪费时间或多此一举。因此,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必须要简便。

保证网络教学平台内容的质量就是要提高资源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对于从权威渠道得来的资料一定要确保与思政课教学目的一致,能够满足学生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以及提升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在其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者不断地呼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并不断为之努力,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发展极为有益。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对其创新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并取得诸多成效。信息化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成为研究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创新的切入点。

在新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环境的变革,面对来势之凶猛,影响之广泛的信息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应当汲取信息化的价值优势“为我所用”,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对“因势而新”原则的遵循。面对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以理性态度不断解决新问题,做出新判断,制定新策略,这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对“因事而化”原则的遵循。综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大数据创新不仅是其自身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彰显,也是对时代发展的现实呼唤和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将大数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继续深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思政课是传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因此,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智慧课堂,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思政课更生动、深入,更有感染力,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钰《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科教文汇》2019年第7期。

[2] 康安娜《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国际公关》2020年第6期。

[3] 莫亚辉《分析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讯世界》2019年第12期。

[4] 劉珊珊《融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中外企业文化》2021年第4期。

[5] 王丹《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陈旭,1982年生,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宣传统战科科长,中级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政研究)

(此论文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2021-ZZJH-099)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化信息技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