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看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

2021-01-08 11:08刘卓一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王弗江城子展板

刘卓一

摘 要: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藩篱,在《江城子》这一经典作品的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来组织教学环节。教师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围绕这一情境设计三个学习活动。学生完成这些学习活动,并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习。任务驱动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群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09

一、学习方式确立与学习框架搭建

《江城子》是悼亡词中的经典篇目,大家都被苏轼与王弗之间的深情打动。然而中学生并未经历过这样刻骨铭心的感情,也缺乏成年人的阅历见解,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词中蕴含的厚重而又深沉的情感呢?

笔者认为,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朗读和师生问答串联起整个课堂,固然能够将这首词分析得深入细致,但未免稍显沉闷和呆板,学生与文本之间始终隔着一定的审美距离,无法真正走入诗境。那么,跳出传统的课堂,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带动单篇文本的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语文学习,“不仅要学有关汉语言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静态性知识,还要将这些静态性知识转化为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性运用表现。”教师围绕文本的教学,要创设一个情境,并在该情境下设置若干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深入探讨、分析文本的过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在于吸引学生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笔者要在课前把这首词的阅读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完成三个学习任务。这三个任务围绕诗词基调、意象、意境而设置,从情境创设、阅读交流、写作实践等方面展开,以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进行深度的思考,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二、学习情境创设与学习任务实施

1.学习情境创设

情境任务:常州东坡公园即将举办“东坡文化月”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苏轼诗词作品展,请你协助主办方布置《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块展板。

苏轼与江苏常州的渊源颇深,这一情境任务的设计很好地与家乡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此外,设计展板这一任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板上的文字和图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彰显了学生对这一作品的深入思考。

2.学习任务实施

本节课围绕情境任务,从“定苏词基调,着展板色彩”“赏苏词意象,绘展板图案”“品苏词意境,写展板文字”三个活动入手,带领学生层层深入解读文本。学生通过确定配色,设计图案,撰写导语等活动深入体会苏轼与王弗之间的情感。

活动一:定苏词基调,着展板色彩

请结合《江城子》的内容,说说你认可的展板色彩方案,并说出理由。

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体会苏轼对王弗的深切思念。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分析意象、意境和情感。请看课堂实录片段:

生1:我認为展板应该是暗色的,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晚上的梦境,而且给人的感觉非常悲伤,暗色调既契合了时间,也契合了人物暗淡悲伤的心情。

师:很好,你抓住了这首词的内容和人物情感。还有其他同学来说说看吗?

生2:我认为整体应该采用冷色调。这首词写的是晚上的梦境,词中写到了“夜来幽梦”“明月夜”“短松冈”等语句,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受。而且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正月二十日,大家都沉浸在春节和元宵节的欢乐祥和氛围中,唯有词人想起了已故的妻子,在本就寒冷的冬天更加伤感,因此这块展板整体应该是冷色调的。

师:非常好,你关注到了写作时间和词人当时内心的感受。

生3:我倒觉得并不一定都是暗色的,可以加上一抹亮色。比如词中写到“小轩窗”“明月夜”“短松冈”等语句,这都是亮色的意象。王弗当年对着小轩窗梳妆,这一场景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他的梦境中出现的是王弗年轻美好的样子。然而醒来却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这样的今昔对比,其实是以乐景衬哀情,更能显现出当下的悲痛万分。

师:你说的太棒了!你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而且剖析得很有道理。

课堂上,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这些观点的得出,在感性的情感体验之外,不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例如第三位同学说到词中的亮色,并分析了具体的意象,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活动,顺利推进课堂教学。

活动二:赏苏词意象,绘展板图案

展板要求图文并茂,请结合《江城子》的内容,画出展板上的图片(图案、元素),并说说你的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词中的意象入手,体会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以及蕴含的深层心理。同时,了解词人在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不同艺术手法,以及各自的表达效果。

预设一:画面上是梦中苏轼和王弗相逢时的场景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苏轼和王弗不同的人物形象,他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引导学生分析“无言”的原因并不是不知道说什么,恰恰是情感太饱满丰沛,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引入杨绛《走在人生边上》中的一段话:“我想我大概是要走了,可是没有悲哀,因为我会见到我死去的女儿和丈夫。可是我又开始害怕,我应该用什么样子去见钱钟书?”再补充古诗词作品中“无言”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样的情感。

预设二:画面上是梦中王弗对镜梳妆

短短六个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王弗在苏轼心中永恒的印象,尽管世事变迁,但她在苏轼眼里永远是最美好的模样。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样深沉、厚重的情感。

预设三:画面上是现实中的场景,明月照在矮小松树的山冈上

词人想象妻子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肝肠寸断,其实是自己难抑怀念亡妻之情。更加突出词人对亡妻的思念。

从学生的发言来看,他们理解了词中的意象,揣摩了词作的意境,体现了审美参与意识,领悟了词作的内在美感和深层意蕴。

活动三:品苏词意境,写展板文字

请为《江城子》这块展板写一段推荐语,100字左右。

这一活动旨在总结这节课的感悟与思考,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实现“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写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并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融合在这一活动中。

以下是部分同学撰写的推荐语:

千百年前的一声叹息,叹出了才子佳人的遗憾。

似真似幻的一段奇梦,见证了至死不渝的浪漫。

生死相隔只得梦中相会,相顾无言只得无声对泣。

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一场金风玉露的离散,

一篇传颂千古的悼词,一个历经坎坷的文人。

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推荐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不仅要简述词作的内容,还应包含推荐人的评议,语言表达要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将自己对这首词的解读转化为展板上的推荐语,实现从读到写的提升。

三、教学补充说明与教学实践反思

1.情境任务应指向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初衷在于讓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文本,解决问题,提升语言、知识、技能、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无论何种情境任务,都不能脱离文本而开展活动。本节课无论是情境的设置还是学习活动的开展,无不围绕词作的内容、意象、意境、情感展开。学生在设计展板时,必须要依据文本阐明设计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文本与任务之间的纽带。这一纽带既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又防止学生信马由缰,脱离文本。

2.学生活动应成为课堂主体

新课程倡导“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教学,学生在情境任务的统摄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意味着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知识解析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给学生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同时已经对文本产生了深入的思考。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应提供给学生分享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适时点拨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坤《寻求语文的“宁静”——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8期。

[2] 李松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与培育路径》,《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王弗江城子展板
江城子·春潮不息
从人出发——评陈其钢《江城子》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江城子,秋日送战友
以“情”之钥匙开启《江城子》感人之门
诗书未终老,梦里自难忘
两点思考
红袖添香